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几种重要的气体传感器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气体传感器——CO传感器、CO2传感器、H2传感器、CH4传感器和最新敏感材料的特性,指出稳定性,灵敏度,选择性以及抗腐蚀性是决定气体传感器性能的四项指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气体传感器的广泛用途。  相似文献   

2.
路面车辙多路传感器检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车辙检测误差,分析了多路传感器车辙检测原理,通过研究车辙的统计分布,应用双余弦车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得出了传感器横向布置数目与车辙检测最大误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横向布置传感器数目较小时,车辙误差主要由采样点有限引起的不重合误差决定;当传感器数目较大时,车辙误差主要由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决定;随着传感器数目的增加,车辙测量最大误差在传感器数目小于21时减小较快,在传感器数目大于33时衰减缓慢。  相似文献   

3.
研究用微波衰减原理测量物质水分含量所用的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结构,利用场量匹配法求得传感器的传输系数和反射系数,并与测量结果做了对照,从而为本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利用本传感器测量了几种物质水分含量,并和其他方法所测得的结果进行了对照,证明了所研究传感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并结合二者各自的优势,针对传感器故障检测的特点,提出一种对传感器故障在线检测与预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在线学习训练网络,并给出传感器的预测信号,对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做出检测,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传感器的故障能在线做出准确的检测,同时隔离故障传感器并为系统和设备提供临时的预测信号。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检测系统,应用光纤SPR传感器与光度计测定了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检测条件相同情况下,光纤SPR传感器测定叶绿素含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建立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共振波长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可通过光纤SPR传感器快速、准确地测定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的性能,这里研制一种全新的、采用声表面波谐振器的传感器。该种传感器与基于声表面波延迟线的传感器相比,具有低噪声和高灵敏度等特点。经实验验证,该方法为研制谐振式传感器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把传感器单独作为一章来展开,如人教版A版选修3—2。传感器作为信息采集重要元件,在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技术是当今世界一项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也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传感器教学的引入也就成了高中物理新教材改革中的一大闪光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而近年来关于传感器的高考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将对传感器的原理进行分析以阐述传感器教学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械设备磨损在线检测系统存在的大流量和高灵敏度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对向布置环形磁铁的多通道磨粒在线检测传感器结构. 通过建立传感器磁特性及铁磁性磨粒磁化的数学模型,推导得到了磨粒通过传感器时磁场扰动的解析解;进而采用仿真与实验的方法验证了传感器结构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规律. 研究表明,铁磁性球体磨粒通过传感器时,其内部磁感应强度约为背景磁感应强度的3倍,且传感器感应线圈布置于磁铁外边缘比布置于磁铁内边缘时的检测灵敏度高约10.1%;同时,随着磁铁外径及两磁铁轴向间距的增加,传感器输出感应电压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采用优化后结构参数的传感器可实现直径80 μm铁磁性磨粒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在高精技术的发展中,离不开传感器的应用。通过运用传感器,就可以判断出当前设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是否具有高精度性。而传统的传感器由于稳定性不够、可靠性差、体积大等缺陷,影响了对设备测量。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传感器设计应用,通过两者的结合,使传感器的性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电容式两相流相浓度传感器的仿真及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有限元法,对电容式两相流相浓度传感器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电容传感器理论模型,对两相流各种典型流型进行仿真.分析了传感器各结构参数对测量的影响,为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研究了一种均匀旋转电容敏感场的多电极传感器,有效地减少了两相流流型变化和不同的相分布对测量的影响,使得传感器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在超硬粉体超微粉碎中,由于高振强而出现的系统激振力、振幅激增,导致系统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而无法正常工作.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进行高振强振动状态下的隔振分析与隔振弹簧设计.构建具有明显隔振效果的双质体振动结构与特殊的弹簧联接方式,在保障系统强度、刚度等性能参数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实施隔振弹簧优化.研究表明,考虑系统必须的约束条件等因素后的优化设计结果,不仅能使弹簧质量下降44%,且能适应高振强振动磨机对超硬材料的超微粉碎,解决高振强磨机运行中的隔振难题,取得良好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汽车整车振动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汽车整车振动特性的研究进展,从振动的角度看,汽车振动系统可分为车自振动系统和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系统,在汽车车身振动特性的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对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研究主要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等研究方法,建立了较为理想的动力传动系振动分析模型,但限于分析条件,对汽车车身振动和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耦合的研究尚不十分完整,尤其在国内,这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汽车车身振动和动力传动系扭动振动特性的研究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汽车车身振动力和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耦合对汽车整车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车辆动力传动系振动的研究进展 从振动的角度看 ,车辆动力传动系可分为弯曲振动系统和扭转振动系统 目前主要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等研究方法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特性进行研究 ,建立了较为理想的弯曲振动分析模型 在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研究方面 ,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限于分析条件 ,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的研究尚不十分完善 ,尤其在国内 ,这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在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的研究已相对成熟的基础上 ,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扭转振动耦合对其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实验振动测试可以评价机床的抗振性能并对机床的振动情况做出分析诊断,因而成为解决机床振动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针对某超高速外圆磨床的振动问题,采用实验振动测试技术,制定测试方案并实施.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诊断,确定了振动产生原因,并据此给出振动控制建议,最终解决磨床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振动按激励类型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和参数振动。目前固有频率测量的两种方法:敲击法和扫频法分别基于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原理。提出基于自激振动的原理测量圆柱壳的固有频率与模态的方法。此处的自激振动是基于电信号反馈激励,从而导致圆柱壳的自激振动;而非普遍被研究的摩擦导致的自激振动或线的风激振。将其命名为电反馈自激振动法,通过该方法对一个圆柱不锈钢钢管的模态与响应幅度-激励频率曲线的测量。与敲击法、扫频法和ANSYS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测量固有频率及模态的可行性;并得到自激振动时的振型分布及稳定激振的频率与传感器的位置有关的结论。该方法相比敲击法和扫频法具有测量设备简单、测量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仿真振动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选择合适的小波分解尺度和小波类型,得到能够反映振动特征的小波系数图。由于系数图不能定量地反映机组振动强弱,需要人工介入辨识;于是在信号的特征提取中,引入"灰度矩",并把一阶矩作为定量指标,发现灰度矩数值能定量表征振动信号强弱。基于此理论方法,结合云南某水电厂的实际振动数据,提出一种建立水电机组振动区的新方法;并以上导水平摆度的振动数据为例确定出该机组的振动区;该方法比传统的仅仅通过振动峰峰值确定振动区方法更加准确,没有遗失振动的大量信息;而且以机组自身振动为参考标准,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车辆-轨道-隧道-土层-建筑物系统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对建筑结构的振动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共建建筑物近振源区域以竖向振动为主,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约为水平向的1.6倍;共建建筑物结构约束变化位置振动易发生突变;开间尺寸对结构振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振动主频上;隧道基底的加固程度对共建结构1~5 Hz的低频振动影响较大;建筑结构的振级对列车速度的敏感性随外部约束的增强而减小,降低车速可有效地减小建筑物近振源区域振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将混凝土板埋置在振源下或需隔振位置下这两种布置方式的隔振效果,本文采取试验研究的方法,测试了有无隔振措施时地表的加速度值,并通过两者加速度比值来衡量隔振效果。结果表明:混凝土板的埋深变化对隔振效果有较大影响,振源下混凝土板埋深参数为0.038时隔振效果显著,增大至0.153后隔振效果明显下降;隔振位置下板的埋深参数从0.019增加至0.076后板上方区域加速度比值明显增大。增大板的宽度有益于隔振,振源下板宽度参数从0.23提高至0.46后隔振效果得到了改善;同样隔振位置下板宽度参数从0.11增加至0.34后板上方振动明显减弱。增加板厚有利于隔振,但小幅度增加板厚对提高隔振效果作用不显著。此外还发现在不改变板总厚度的情况下,换用双层板的隔振效果比使用单层板要差,且双层板层间距的增大会使隔振效果变差。试验中存在当振源高频振动时隔振区内加速度比值较大的现象。由于将板埋置在振源下效果更好,本文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振源下混凝土板隔振效果最优的尺寸及埋深。  相似文献   

19.
根据梁的振动基本理论,寻求适合不同结构超声波电机的振动理论与振动方程,分析了环形和柱体两类超声波电机的振动特点、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研究得出:分析计算不同结构超声波电机的振动特性应采用不同的振动理论.伯努利欧拉梁理论可以用来估算大直径环形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振动特性,但计算柱体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振动特性时必须采用铁木辛柯梁理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大型半潜式濒海结构波激振动现象,分析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以后该结构的振动模态,找到了引起该结构发生波激振动的原因.为了控制其波激振动,应用深水调谐液体阻尼器方法对该结构的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抑制其主要模态(即第一阶模态)的振动,可以应用于该结构的振动控制.应用深水调谐液体阻尼器可以对某些濒海洞库防护门进行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