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港口为核心的多式联运系统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为了解决干支线运输系统高效运营和协调的问题,在考虑托运人、支线承运人、港口、干线承运人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补贴模型,提出了一种实现系统协调的港口补贴激励策略.研究表明,干线港的补贴策略影响市场运价均衡、支线承运人间竞争,以及干支线运输系统整体效益.选取干线承运人作为补贴对象,有利于港口的市场份额和运输系统的总收益,而对托运人提供补贴,则能更有效地降低市场运价.因此,在考虑系统内各环节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港口可以制定最优补贴策略以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的供需缺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港口正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与港口投资激烈竞争带来投资过热的问题. 研究借助非均衡分析框架,建立了基于非均衡分析理论的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供需结构及其缺口模型.对2000-2010年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供需失衡的形成过程和缺口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供需已经进入供给超过需求状态,而且这种供大于求趋势不断在扩大. 最后,提出了我国集装箱港口建设过热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业务外包的集装箱港口车辆调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集装箱港口自身运输车队能力的限制,提出了一类基于业务外包的车辆调度模型并对其求解方法进行研究。在详细分析集装箱港口各种业务订单特性的基础上,依据作业订单信息对集装箱港口作业任务进行分类;抽象出了描述此类基于业务外包的车辆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业务外包定价策略,设计了一种禁忌邻域搜索求解算法;通过对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通过与其他算法处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的邻域搜索算法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对集装箱港口作业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业务外包规则。  相似文献   

4.
全球海运CO_2排放体系对航运公司设计轴-辐式集装箱海运网络具有直接影响.通过度量集装箱运输成本、港口挂靠成本、CO_2排放成本,结合集装箱流量守恒与枢纽港口容量限制两个约束,构建了考虑CO_2排放的轴-辐式集装箱海运网络优化模型.运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也表明CO_2排放成本与枢纽港口利用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枢纽港口容量影响着航运公司的港口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仿真和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节省费用和快速有效地满足集装箱运输的需求,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高效利用人力、泊位、堆场和装卸设备等资源,近年来,仿真技术和优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集装箱码头的设计者和管理者用来解决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决策问题.归纳了在国内外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研究中采用的仿真技术和优化技术,分析了它们在集装箱港口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决策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展望了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和优化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具体地指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运输过程是货主和承运人两者市场博弈的结果.从货主和承运人两者经济行为的Nash均衡出发,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和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港口集装箱的运输模型,用于分析和计算集装箱在港口的箱源分配和货运量,并以亚洲主要港口为对象进行了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港口的实际货运量基本一致,所建立的港口集装箱的运...  相似文献   

7.
基于系统动力学机制的组合港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燕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5):1289-1294
为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现代港口在竞争与合作中,建立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组合港。剖析组合港的概念及内涵,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仿真方法,分析组合港发展的因果关系、运输需求、能力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反馈关系等,建立组合港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苏州组合港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为港口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6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港口的数据,在考虑非期望输出的情况下将网络DEA模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评估样本港口的生产效率和环境效率;第二阶段考虑货物种类分析样本港口集装箱化效率。随后对样本港口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港口效率的空间分布无明显特征;将样本港口按各自所属港口群分类,比较分析各港口群效率,得出:环渤海港口群的综合效率在三大港口群中处于中间水平,长三角港口群在港口生产效率和环境效率上更具有优势,而珠三角港口群则在集装箱化效率上更具优势;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对港口在港口群内的功能定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技术在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仿真是目前对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流程、工艺进行规划的有效手段,本文把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机械设计技术相结合,以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虚拟现实仿真软件Multi-Gen,建立了包括岸桥、堆场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船舶、集装箱拖车以及集装箱等在内的三维场景,通过人机交互驱动仿真对象的动作,实现对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流程的三维动态仿真,同时通过人机交互可实时调整各对象的机械和运动参数,达到装卸过程仿真可视化、参数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港口竞争的特殊性在于,港口企业不但面临着市场需求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岸线资源竞争.本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黄海地区港口间的竞争与合作.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地区港口群内的无序竞争将导致黄海海岸线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部分港口采用合作策略不仅能提高合作港口的总体收益,也能够提高非合作港口的收益,从而实现地区港口群整体收益提升.  相似文献   

11.
Many ocean transportation hub systems consist of two container ports that share the container handling business in the area. The container flow passing through a port is the main measurement of the port’s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we adopt a Hotelling model to study the container port competition in a so-called “dual gateway-port system”. The system contains two ports and two terminals, one belonging to each port. The two governments in which the two ports are located compete on cargo fees and the two terminals determine service price and service quality. We study two model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erminals. In the first model, the two terminals are owned by two different operators and in the second model, the two terminals are centralized under one operator. The second model exists in practice but is not well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We derive the cargo fee, terminal service price, and service quality equilibria for these two models. We investigate the competition outcome sensitivity with a numerical study. The 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governments prefer terminals t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If the terminals do not ha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ir service quality, then terminal centralization brings more profits to the terminal operator than the competition case.  相似文献   

12.
贾玉鹏  尹勇  朱忠显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10):1910-1917
针对神经网络自主靠泊控制器只能完成特定港口的靠泊,而无法拓展到其他没有训练数据的泊位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以泊位顶点为原点,岸线为y轴的坐标系(泊位坐标系)。采用泊位坐标系中相对位置来训练神经网络控制器,在V.Dragon-5000航海模拟器中选取集装箱船“银河号”,在大连港进行靠泊训练后,成功将靠泊控制器拓展到没有训练数据的深圳蛇口港与新加波樟宜港。仿真验证了采用新建立的坐标系可以拓展神经网络自主靠泊控制器适用范围,减小训练数据所需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客观评价"一带一路"战略对沿海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和港城发展的政策效应,对其本身实施和完善,以及节点地区经济与港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量化中国八个沿海节点地区的港口区位商、辐射强度与港城协同度,以此表征节点地区港口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DID模型评价"一带一路"战略对沿海节点地区经济发展和港城发展的综合政策效应.为克服内生性和共同趋势假定无法满足等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PSM-DID方法对DID模型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剔除其他因素影响,观察"一带一路"的净效应.发现城镇化建设目前是沿海节点地区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实现快速发展的短板;虽然"一带一路"战略对沿海节点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显著,但在剔除共同趋势和冲击等其他因素后,"一带一路"战略对沿海节点地区经济发展的净影响效应为负.沿海节点地区港口和港城协同发展无论是在综合影响还是剔除其他影响情况下都落后于非节点地区.因此沿海节点地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完善港口合作体系,提高港口企业竞争意识,扩大港口辐射范围,加快港口信息化建设,发挥港口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同时将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港口物流发展共同规划,积极调整港、城发展以适应和更好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港口集卡路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港口中存在的集卡拥堵问题,在集装箱龙门吊装卸工艺系统下,探讨了影响集卡作业效率的因素和集卡路径构成成本, 建立了面向"作业面"的港口集卡路径成本优化模型. 针对这一模型设计了遗传蚁群算法并结合实例对问题求解, 且从集卡路径收敛、可变成本、惩罚成本和总成本的变化四个方面将该优化结果与蚁群算法的寻优结果进行对比, 证明遗传蚁群算法能够较快地收敛于最优解且所得成本更小.  相似文献   

15.
港航EDI信息增值原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对港航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信息增值原型系统的开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港航EDI信息增值系统的功能界定、港航EDI信息转换与组织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以及港航EDI信息增值原型系统的实现.从研究中,我们发现:1.基于港航EDI源信息的数据挖掘,可以实现集装箱市场分析、集装箱运价指数编制及分析、集装箱运营管理优化等信息增值功能.2.港航EDI信息源基本覆盖了集装箱运输流程中的各个业务环节,但比较分散,因而必须对源数据进行二次转换,形成元信息和增值信息.3.港航EDI信息增值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是N层的B/S结构,具体实现技术以PB为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中同时引入港口硬件竞争力和软件竞争力指标,进一步完善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国内9大港口综合竞争力与其腹地发展的协同机制,基本克服了现有港城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单角度、单维度和单主体问题.研究表明:港口综合竞争力存在惯性,较弱港口实现超越较难,但可通过充分结合腹地供需结构和贸易特色提升软实力来以长补短.腹地经济结构以及贸易和物流发展水平对港口综合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又会改善腹地经济结构,而腹地区域产出水平并不是港口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揭示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应从以基建为核心的要素驱动转变为结合创新和服务驱动,通过整合港口与腹地资源来优化港口竞争力结构,做到港口-腹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Guo  Libin  Li  Jian  Liu  Qing  Xing  Wei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2020,33(1):146-166
Facing with increasing competition, many ports are taking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profits. Among a variety of methods, introducing external terminal operators(ETOs) while the port acts as a landlord to collect "rents" from those operators for conducting terminal activities inside the port is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way and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practic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cisions of two competing ports about whether to introduce their respective ETOs using a three-stage non-cooperative game model when there already exists a port's self-operation terminal operator(STO). At the first stage, the two ports simultaneously decide whether to introduce an ETO. If a port decided to introduce an ETO, at the second stage, it will further decide the unit fee to charge from the ETO. At the third stage, the two ports and the introduced ETO(s) simultaneously decide their respective profit-maximizing output level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e equilibrium is both ports will introduce their respective ETOs, but when the ports and ETOs are substitutable in the sense of having the same level of productivity, the equilibrium solution is only one port should introduce an ETO.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even if one of ETOs is inefficient this still hold tr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