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综述,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腐败现象进行解读,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腐败主体的社会需求异化、社会关系异化、道德异化以及腐败动机、腐败机会和制度约束等对人的异化的加剧来论述异化和腐败之间的关系。笔者结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理论来详述在外部权力异化和制度异化导致腐败机会遍布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腐败主体如何发生道德异化、欲望异化,社会关系发生异变,最终走向腐败,充分论述腐败也是人的一种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是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一种异化理论,他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曲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以此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异化看成是人作为人的存在的必然遭遇,这与其深受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卢卡奇的黑格尔人道主义,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观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把一切异化现象归于劳动异化,把异化的产生归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本身,指明了克服异化之路在于废除私有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而马尔库塞则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以存在主义观点为基点,割裂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关系,把劳动异化曲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向存在主义方向发展。因此,马克思劳动异化论和马尔库塞总体异化论之间有着原则性界线。  相似文献   

4.
“异化”第一次以哲学的维度独立登上历史的舞台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从费希特对异化的初步涉足,到黑格尔系统地阐述异化的思想,从布鲁诺·鲍威尔和费尔巴哈仅在宗教领域中的片面理解,到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本质人手以及对前人的批判基础上对异化的考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可以说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本文就从异化的起源到马克思形成异化理论的过程做简要地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把一切异化现象归于劳动异化,把异化的产生归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本身。指明了克服异化之路在于废除私有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而马尔库塞则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以存在主义观点为基点,割裂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关系,把劳动异化曲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向存在主义方向发展。因此,马克思劳动异化和马尔库塞总体异化论之间有着原则性界线。  相似文献   

6.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提高,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愈加贫乏.异化问题不仅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为进一步了解这样的现状,需要再次深入探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赫斯作为与青年马克思并步前行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货币异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遥相呼应,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理论拓展.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赫斯的货币异化理论进行比较,在分析两者的共性与差异的基础上,可以深化对异化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与卢梭的异化思想具有二重关系:继承渊源关系与创新超越关系。两者的异化理论,无论在理论阐释还是在解决方式等层面,都有一定的差别。但马克思作为成熟的异化理论的创立者,其异化理论实际上是对卢梭的批判继承和超越,两者的异化思想又同样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来源与内涵的分析,揭示异化概念中的内在矛盾,以明确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批判性理论品格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人的需要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异化理论交汇的一个关节点,对这一思想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理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辩证地看待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异化的思想,既要看到这一思想表现出来的局限性、矛盾性,又要看到这一思想对马克思日后研究工作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集中表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并且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由四个方面构成,然而,异化的前三个规定是如何直接导致第四个规定的呢?这个问题的解决隐藏在手稿的附录之中。这样,事实就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立足于劳动和交往两个维度来提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的,正是这两个维度才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现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化发展过程,是马克思思想理论发展脉络的鲜明体现.马克思异化理论从受黑格尔精神异化观影响,到接受费尔巴哈和空想主义的思想,再到异化理论的形成,再成为论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具体环节,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列斐伏尔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了El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异化,从与马克思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生存异化的含义、异化产生的根源、异化理论的内容以及异化的消除等进行了探讨,把马克思只应用于经济领域中的劳动异化扩展到日常生活领域中,丰富了异化理论的内容,但他把异化普遍化和永恒化了,最终陷于困顿而无法突破。  相似文献   

13.
自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创立后,很多思想家对这一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用于揭示异化现象,提出解决措施。只有消除异化现象,合理地解决社会矛盾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异化理论的精神实质依然闪烁着现实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异化"是一个古老而时新的话题,有其独特的渊源,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是对以前的"异化"概念的继承和发展,以劳动异化为主要内容和显著特征的,是马克思前期著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路径,具有穿越时空的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当代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异化在萨特和马克思的哲学中都是一个重要概念.萨特受马克思主义的吸引,把存在主义导入马克思主义,开创了现在西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先导,但是萨特的异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根本上讲还是有区别的.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异化的概念、产生异化的根源和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阐明两者的区别.萨特把异化的产生归于匮乏,匮乏是永恒的,是始终伴随人类社会的.而马克思则认为异化是劳动的结果作为一种异己的对象同劳动者相对立的过程,他把异化的产生归于私有制,从而指明了消除异化的途径,即大力发展生产力,废除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发展的不和谐问题,我们将之称之为异化现象,并试图运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从物化现象或异化现象的批判入手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而且这一批判都与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联系在了一起,这并不是说他们的理论没什么区别,相反,他们在异化或物化的理论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包括对象化,也包括异化,并没有区分二者;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异化和物化(即对象化)却有了明确的界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既是人的异化的结果又是人的异化的原因。卢梭也看到了私有制使人产生异化。从这一点上 ,可以看出马克思与卢梭在思想上的联系。然而也应该看到 ,在私有制与人的异化的问题上马克思的思想远远比卢梭要深刻得多。卢梭虽然猜测到了私有制是人的异化的根源 ,但由于时代的局限 ,只能提出平均主义的解决办法 ,因而无法消除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只有彻底扬弃私有制 ,才能消灭人的异化现象 ,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9.
人是交往中的人,目前我国社会交往存在交往异化的客观事实.现代西方哲学家历来关注交往异化问题,形成各具特色的交往异化理论.从现代西方哲学交往异化理论中汲取科学养料,扬弃我国交往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着重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为异化劳动给出了四个规定:一是人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二是人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三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人同人相异化。其中,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是前两个规定的结果,也是人与人相异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