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环境质量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贵州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按综合质量指数的高低将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得到各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根据该结果,按照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贵州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区,将全省划分为3个生态环境质量区,并就各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建设保护的对策措施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环境质量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贵州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按综合质量指数的高低将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得到各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根据该结果,按照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贵州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区,将全省划分为3个生态环境质量区,并就各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建设保护的对策措施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甘南州生态质量状况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地反映甘南州近几年生态环境的质量,认识和定量描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进一步保护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文章就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五个评价指标作为生态环境质量的分指数,采用综合权重评价法对该区域内各县区近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评价等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指数法对济南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考核和评估 ,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不同生态水平的 5个等级 ,为各不同区域不同生态问题的识别、生态保护目标及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  相似文献   

5.
以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加权合成法得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并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得出预测值.研究表明:从199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的趋势是不断变好,但在不同的阶段生态环境质量所处的等级不同,从1990-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等级;从2001-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等级.通过预测得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不断上升,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到2016年环境质量开始进入优等级.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综合体,本文利用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绥化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绥化市生态环境质量EQI的范围在42.21~61.35,其中,绥棱和庆安两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最好,北林区、肇东和海伦三个县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安达、兰西望奎等五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  相似文献   

7.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并以此为评价主要基础数据,通过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水土保持指数和污染负荷潜力指数五个评价因子建立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小清河流域1984-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级别,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发展,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加大,客观、准确、快速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得极其重要.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对2000、2010、2020年间岳阳市MODIS影像进行优化重构,明晰反映岳阳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从长时间序列中探明岳阳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综合遥感图像衍生出的绿度、湿度、热度、干度4个指标,对岳阳市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土地利用开发程度的不断增强,岳阳市的整体生态质量发生了阶段性变化,RSEI均值先从2000年的0.588上升到2010年的0.650,再下降至2020年的0.637,生态指数为良等级的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42.3%上升到2010年的68.3%,再下降到2020年的55.8%.  相似文献   

9.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当前生态环境研究现状出发,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贡献大小评价、合成综合得分评估,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综合得分进行分类比较研究,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等级,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质量深刻影响着全球变化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了分析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特征,本文以1993、2006和2016年的Landse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借助RSEI指数,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RSEI指数可较好的反映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分异;(2)1993、2006和2016年RSEI指数均值分别为0.31、0.38和0.45,对RSEI指数进行分级处理后,发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差"等级居于主导地位,"优"等级等级急剧增加,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3)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MODS)内部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远大于变差的区域,生态质量变差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南部山区林地、水域、城市周边和部分耕地,生态质量变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绿洲内部及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