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成了世界血液/肿瘤科医师研究热点,其中检测细胞凋亡的手段和方法是研究的关键之一.项目研究组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肯定了AO/EB双荧光染色不仅能清楚地鉴别被检细胞群体中早、晚期凋亡,还能定量分析凋亡细胞的百分率.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极低,既能定性又能定量,有一定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缺氧缺糖(OGD)损伤大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探讨TMP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体外原代大脑皮层神经元OGD模型,利用MTT法和LDH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毒性;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的含量;实时-PCR检测细胞内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mRAN(PGC-1α,TFAM)的表达量.结果:经OGD损伤4 h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细胞释放的LDH含量升高;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明显,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ROS含量增加,同时PGC-1α和TFAM 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少.TMP预保护后,可以明显提高OGD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降低LDH的释放,改善细胞核形态变化,并且减少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提高PGC-1α和TFAM的表达.结论:TMP对OGD损伤的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凋亡和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因子(PGC-1α,TFAM)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建立鱼藤酮(rotenone)诱导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PC12)损伤的类帕金森病细胞模型,探讨益智仁中的原儿茶酸(PCA)对该类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采用四唑盐(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并且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方法作为细胞活力的进一步验证;对于细胞形态变化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进行观察;采用细胞内常见的抗氧化酶试剂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分别检测细胞内各抗氧化酶含量的变化;对于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DA)进行检测;用Caspase-3/CPP32 Colorimetric试剂盒检测细胞内Caspase-3的活性.将0.5μM鱼藤酮作用于PC12细胞48 h后,诱导其产生典型间接氧化应激过程并产生凋亡特征,益智仁中的1 m M原儿茶酸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明显的抗凋亡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增强细胞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力,抑制活性氧的产生,阻止Caspase-3的激活途径,从而达到减少或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探讨龙葵碱对HepG2细胞形态及细胞内[Ca~(2 )]i的影响,揭示龙葵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采用AO/EB双染HepG2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Fluo-3/AM单染HepG2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 )]i的改变.结果发现龙葵碱作用于HepG2 48h后,细胞形态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细胞内[Ca~(2 )]i浓度明显升高.表明龙葵碱升高细胞内Ca~(2 )浓度启动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刺果紫玉盘素J(Calamistrin J,Cal-J)诱导人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Hoechst33258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DNA含量变化及计算凋亡率.荧光酶标仪检测DCFH-DA荧光探针标记的活性氧(ROS),以DiOC6(3)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改变.结果:Cal-J作用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等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FCM检测可见Lovo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具有时间、剂量的双重依赖性.Cal-J处理Lovo细胞12 h后,可剂量依赖性地增高胞内ROS水平,Cal-J 100 μg·mL-1作用于Lovo细胞,可时间依赖性降低△ψm.结论:Cal-J具有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作用,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与提高细胞内ROS水平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形态解剖、免疫组织化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等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复眼的胚后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的复眼产生自幼虫头壳表皮的眼分化中心.在3龄幼虫出现的形态发生沟沿背-腹轴方向扫过整个复眼发生区,其后部细胞聚集成群,最终形成光感受器.细胞的增殖从幼虫早期开始,到末龄幼虫达到高峰;活跃分裂的细胞主要集中在两条形态发生沟外侧的增殖细胞带内;那里的细胞凋亡也非常活跃.中华蜜蜂视觉细胞发出的视神经进入前脑大约是在蛹发育的第5天.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的方法,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外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Giemsa和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的增加,B16F10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减弱,细胞外乳酸含量和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降低。同时,细胞出现典型凋亡形态,细胞体积逐渐缩小,胞核皱缩,碎裂,呈现致密颗粒状荧光,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由此可知,甘草查尔酮A能抑制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葡萄糖饥饿对HeLa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影响,采用噻唑蓝法检测了细胞活力;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细胞微丝与微管的分布.结果表明:葡萄糖饥饿能够抑制HeLa细胞增殖,破坏细胞骨架,改变细胞形态;使细胞皱缩、染色质凝集,出现凋亡小体,微丝微管解聚,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且细胞凋亡程度呈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和处理时间依赖性.总之,葡萄糖饥饿能抑制HeLa细胞活性,改变细胞形态,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研究藻红蛋白调控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MTT法检测藻红蛋白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藻红蛋白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Ho-echst33258单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藻红蛋白作用MCF-7细胞的形态学变化;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藻红蛋白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凋亡率;TMRE单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CF-7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藻红蛋白对MCF-7细胞的IC50为81.60μg/L;形态学观察在作用48 h后,随给药质量浓度增加细胞生长密度逐渐变疏,细胞变小,细胞皱缩,高质量浓度组大部分细胞破碎,贴壁减少.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藻红蛋白与MCF-7细胞共培养后,随着剂量增加细胞呈明显的固缩状,细胞核出现碎片和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现象;藻红蛋白作用48 h后的细胞出现凋亡的亚二倍体峰,DNA复制下降;凋亡率分别为25.18%、55.45%、83.94%.不同质量浓度藻红蛋白对MCF-7作用48 h后,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分别为24.40±0.21、20.45±0.24和19.77±0.27.藻红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诱导MCF-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的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到细胞内许多复杂的生化过程.综述了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各种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细胞色素C;caspase;bcl-2;p53;p21;survivin在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水平,它们在凋亡机制中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现就从它们在凋亡中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The secretion from cell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life activites and in the fields of neurobiology, cell biology, clinic, pathology, pharmacology etc. Thus to investigate the secretion at the single cell level with the developing methods is a frontier cross-discipline research activity. The contents, methods and new progress of this research have been reviewed by electrochemical monitoring combined with patch-clamp techniques, fluorescent detection and immunoassay, and the prospects on the frontier of the research area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为支架磁感应热疗预防和治疗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对临床常用的316L型不锈钢冠脉支架进行磁感应诱导升温,探讨加热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迁移、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将平滑肌细胞置于恒温水浴槽中,待其达到预定温度(43、47℃)后持续10min,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加热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加热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温度作用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发现,支架在交变磁场下可以升温至热疗所需温度,加热后细胞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43℃组细胞存活率为(83.23±2.87)%,47℃组细胞存活率仅为(37.58±0.78)%。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47℃组细胞凋亡率为(87.37±2.9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而43℃组的凋亡率为(6.00±0.2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细胞周期也受到抑制,被阻滞在S期。加热后随着时间的推移,47℃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而加热对43℃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PC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研究表明,临床常用冠脉支架在交变磁场下升温可行。加热显著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并促进了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且抑制了细胞的迁移。加热能显著抑制细胞PCNA的表达,这些可能是加热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绿豆BBI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光镜观察绿豆BBI诱导A549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绿豆BBI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绿豆BBI可以促使人肺腺癌A549细胞出现明显的染色质浓缩和凋亡小体,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说明绿豆BBI能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实验为绿豆BBI抗肿瘤效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人肝细胞HL-7702和肝癌细胞Bel-7402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法、细胞外部形态观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TUNEL法等方法,研究了腹泻性贝毒的主要组分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对其增殖的影响及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OA对人两株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4 h IC50分别为65 ng/mL和60 ng/mL,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OA导致两株细胞的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变圆,脱壁,细胞膜形成泡状突起,最终形成膜包裹的凋亡小体。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法及TUNEL法检测均发现:OA能够诱导两株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且凋亡细胞的比例与OA的浓度相关。以上结果表明:OA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而对人肝细胞和肝癌细胞造成影响,且这种影响的程度与OA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未修饰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制备技术的成熟和潜在应用的开发,CNTs的毒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就未修饰CNTs而言,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它们的细胞毒性的效果、机理、影响因素等.一种观点认为,CNTs通过影响细胞粘附、细胞周期或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提高等手段,导致细胞发生凋亡,存活率下降.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CNTs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没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存在对立的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影响CNTs细胞毒性的因素很多.CNTs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纯化方法不同,细胞培养环境的不同甚至生物终点检测方法的不同,都会影响对CNTs细胞毒性的判断.CNTs本身的性质,包括长度/直径、分散性等也都影响着CNTs的细胞毒性.为了更准确地评估CNTs的细胞毒性,建立标准样品,统一检测方法势在必行,即建立CNTs标准品和暴露剂量标准,发展适合CNTs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归纳总结了以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泛素连接酶Nedd4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小RNA干扰技术,通过慢病毒包装,侵染前列腺癌细胞DU145,达到下调Nedd4表达的目的.MTT检测表明,下调Nedd4表达可以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DAPI染色发现,下调Nedd4表达的DU145细胞对星形孢菌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更加敏感.这些结果都说明,下调Nedd4的表达不仅可以抑制DU145肿瘤细胞增殖,而且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胆汁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与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密切相关,还可作为激素样信号分子在胆汁酸、脂类与糖类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胆汁酸及其核受体法尼酯X受体(FXR)在细胞增生、分化、凋亡和肝再生的调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胆汁酸及其核受体FXR在细胞增生、分化、凋亡和肝再生的作用及机制,以及在寄生虫-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发育分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全部或部分重建皮肤、肝、骨髓、神经等组织一直是基础研究、临床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动物细胞与组织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综述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用MTT实验、细胞计数法检测吲哚乙酸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流式细胞仪(FCM)和DNA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IAA/HRP对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了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AA和HRP单独处理组对K562细胞的生长具有部分抑制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而IAA与HRP结合后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K562细胞阻滞于G2/M期.IAA/HRP具有明显的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且诱导凋亡的作用与IAA浓度呈正相关(r=0.971,P<0.01).IAA/HRP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生长,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tissue enginee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iomaterials and cells has been deeply studied. Viewing the cells seeded on the surface of materials as an organic whol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are analyzed to deepen the study of cell compatibility on biomaterials, whi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paper, hyaluronic acid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hitosan-gelatin system. Propidium iodide (PI) was used in cell cycle analysis and the double-staining of cells with annexin-V and PI was applied in cell apoptosis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orporated hyaluronic acid shortens the adaptation period of cells on the material surface, and then cells enter the normal cell cycle quickly. In addition, added hyaluronic acid inhibits cell apoptosis triggered by the membranes. Therefore, hyaluronic acid improves the cell compatibility of chitosan-gelatin system and benefits the design of biomimetic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