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法是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发展的产物,作为封建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起着管理宗族、辅助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家族法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起源于宗法浓厚的奴隶社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家族法的雏形,隋唐以后至清代逐步成熟直至完备。家族法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封建伦常秩序、财产关系、婚姻继承、祭祀、族谱及惩罚等。  相似文献   

2.
家族法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中国古代民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间法与国家法共同构成中华法系的完整部分。家族法经过了起步、发展、辉煌、衰退阶段。对家族法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探讨中国古代法制和法文化,还是对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玉环 《科技信息》2008,(30):204-204
家族主义法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家族等级制度,强调家族连带责任的行为规范。家族主义法发端于先秦时期,经隋唐时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对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瑞士的伯努利家族是科学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族之一,其家族成员在科学上颇有建树.尤其是在数学方面,更是人才辈出.这个伯努利家族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巨大.特别是在发展微积分理论及其应用上起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伯努利家族繁荣局面的出现是存在多方面原因的.本文试图就这方面做出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家族法研究领域,对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家族档案———《孔府档案》的研究尚显薄弱。而《孔府档案的法律史料价值研究》一书弥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突破了过去“断裂法史学”的藩篱,较好地阐释了古代国家法、家族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作模式,并指出了其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孝悌”观及封建家长制形成以父子为主轴的家族管理秩序赋予长子恪守家道、承担管理家族的重任,但长子不是创业者,而仅仅是守成者、延续者,在家族统治方面既缺乏财产控制基础又缺乏伦理控制基础。故时常徘徊于新思潮与旧观念之间,突围的欲望难以剥离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生命往往消逝于悲凉之中。  相似文献   

7.
农村家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异和调适;疏氏家族活动表现了家族文化的社会趋同;实现农村家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家族文化现代化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长期导向经常被认为是家族企业取得卓越绩效的重要解释,但实证支持不多.从跨时决策和跨代创业视角对家族控制企业的长期导向行为进行检验,并对家族传承意愿在其问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家族控制总体上会显著促进企业慈善捐赠这一长期导向的行为,而对研发投入力度并无影响.进一步对不同家族传承意愿分组的检验显示,家族控制的长期价值视野的运用是有条件的.在意图家族传承的企业中,这一机制才发挥正向的作用,而当家族传承意愿缺失时,家族控制更多表现出非长期导向的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9.
岭南词是清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一大特征即是家族性.清代岭南的词学家族共20个,其分布具有突出的地域不平衡性.家族词学传统促进了词人的产生与成长,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岭南词的发展.在岭南词学家族内部,词学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对此分析可以解释一些特殊的词学现象.对家族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清代岭南词进行更深入、准确的观照.  相似文献   

10.
华人家族企业从家族信任到社会信任的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主义、家族信任是华人家族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家族信任在中国民营企业创业发展的初期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信任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将家族信任扩展为社会信任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