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谭华健  吴昊 《广东科技》2011,20(21):97-98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中山高新区”)自1991年设立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园区形态、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31亿元,成为中山市首个“千亿工业强区”。2010年,中山高新区制定了《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描绘了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2.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中山火炬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排名第38位的国家级高新区。2017年,中山火炬开发区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家,总孵化面积达55.8万平方米。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区之一,中山火炬开发区一直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开辟出了一条适合园区发展的道路,一跃成为各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称“高新区”)“二次创业”,进一步加强高新区管理工作,推动机制和体制创新,根据《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办法》(粤府[2002141号)和《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职能问题的通知》(粤机编办[2004]409号)以及相关工作文件精神,特提出加强高新区业务管理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与高新区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创建并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对高新区的支持和政策优惠日益弱化,高新区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为实现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其内生增长能力,应从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三个层面入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的产业集群机制和内生的创新机制,来实现我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自主创新的内涵与高新区发展的关系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5.
从政府参与角度思考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 《广东科技》2008,(9):46-49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国家级高新区54个。由于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的高新区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从政府参与的角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SWOT分析法,围绕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钻石模型”的六个要素,分析鞍山高新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机遇和竞争。阐述了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效整合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发展要素,从产业政策、政府服务职能、专业产业园区、技术和制度创新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加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 1988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是在开发区本身的科技及经济实力上 ,还是在对开发区的管理上 ,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将我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分为政府主导、政企合一和企业主导三种类型 ,逐一进行分析 ,并揭示出目前高新区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力图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 ,实现我国高新区健康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同于一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有明确的功能指向,已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评价高新区的成败得失,不能用评价新城区或经济开发区的标准来评价高新区,更不能用建设新城区或一般经济开发区的指导思想来指导高新区的建设。高新区要把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内涵,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创业的软环境营造,并在产业服务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心政策调研与统计处闫耀民副处长:国家高新区为科技创业者进入市场营造了一个安全、高效的发展环境,并能将分散的科技资源聚集起来形成合力。国家高新区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300家。每年有超过7000家科技小企业在高新区成立。国家高新区发展要实现由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以及由低端向高端的突破,必须围绕技术创业和集群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00,(6):39-41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山高新区无论是在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上还是在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等各方面,都堪称我省较为成功的范例。到1999年底,该区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1.08%。其中,  相似文献   

11.
陆勇 《广东科技》2007,(6):19-20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业已取得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2006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65亿元,出口创汇46亿美元;区内特色产业加速聚集,目前,区内五大支柱产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包装印刷、机电制造)产值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  相似文献   

12.
利用SWOT分析法,围绕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 "钻石模型"的六个要素,分析鞍山高新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机遇和竞争.阐述了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效整合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发展要素,从产业政策、政府服务职能、专业产业园区、技术和制度创新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加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省外姿讯     
《今日科技》2011,(7):23-23
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是上海市唯一由政府、企业和高校联合投资组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科技园区。经过近一年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是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并得到长足发展的。我国高新区大多采取政府派出机构的管理体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做出了不断的创新,但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在回顾我国高新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高新区现有管理体制的类型、特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深圳、中山、广州、惠州、佛山、珠海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我省先后批准设立了汕头、东莞、江门等10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自此,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16个,成为全国高新区最多的省份。我省高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环境等六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铸就了十五年发展的精彩脉动。  相似文献   

16.
《太原科技》2011,(10):106-106
近日,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举行“助推高新企业全面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这次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合作,将进一步完善天津滨海高新区投融资平台建设,活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金融环境,进而推动区内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更趋活跃,  相似文献   

17.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与提升集合产业集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开发区生命力的源泉。开发区多产业集聚,即集合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各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带动作用。然而,在一些开发区仍然存在着产业集群中“有企业,没产业”,或者有产业集聚,但产业与产业之间缺乏关联度、甚至没有关联度,使区域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提出,开发区应结合区域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定位和规划产业布局,并通过创新招商模式,有机聚合主导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区域集合产业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一五"以来,辽宁省高新区积极打造内生动力发展模式,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高新区已成为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发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技》2011,(10):10-11
近年来,杭州市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创新创业”总战略、首个国家技术创新112程浙江试点省,和杭州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要求,着眼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发展规划、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科技十大平台、引进科技创新载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等内容,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辽宁科技参考》2006,(2):16-24
科技创新是国家高新区诞生和发展的灵魂与精髓。辽宁省的七个高新区,通过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和谐环境.深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各自走出了一条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激活内外科技资源、培育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在近几年来,省内各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得到了快速增长.各个高新区以其较强的科技创新活力加速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支撑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形势下,全省各个高新区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使命、大力推进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分别确定了2006年工作思路与安排。[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