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女星西游记     
龙隐 《世界博览》2012,(16):80-81
正中国投资方为女明星买好莱坞角色中国一线女星借助中国资本冲向好莱坞。7月28日,由《黑客帝国》三部曲导演沃卓斯基姐弟和《罗拉快跑》、《香水》的导演汤姆·提克威联合执导、监制并编剧的科幻史诗大作《云图》,在全球同步首发了5分40秒的预告片,预告片备受中国影迷关注,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女星周迅的亮相。周迅在预告片共有两个镜头,分别是她与汉克斯一同望向远处,眼神充满恐惧和惊奇;另外一个镜头只呈现周迅只露了半张脸,脸上布满了伤痕,汤姆·汉克斯非常悲伤地亲吻着她。据周迅工作室介绍,她在《云图》中饰演3个角色: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克隆人,全部是颠覆性的造型。周迅并非特例,近两年来,好莱坞大片中中国女星的作品数量和角色分量都上升。从周迅、李冰冰、余男到许晴中国女星纷纷亮相好莱坞大片,为什么最近好莱坞青睐中国面孔?这和之前闯好莱坞的华  相似文献   

2.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3,(14):8-11
1商业天空新闻网:中国电影票房繁荣本土电影今年的票房成绩斐然。中国电影票房正迅速发展,但推动增长的并非好莱坞大片,而是本土电影。艺恩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6月23日,中国国内票房总收入达到16.8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27%。值得关注的是本土电影的份额达到63%,而去年此时,本土电影收入仅占10%的市场份额。"这种现象给好莱坞敲响警钟,"美国"票房网"的编辑孔特里诺表示,"数据说明中国并不渴求美国大片。"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时常处于对峙局面,眼下中国电影正占据优势。因为市场发展迅猛,好莱坞依然能从中国市场获利。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通用汽车旗下知名品牌悍马的消息在业界引起巨大震动。这桩并购案涉及的资金总额并不算大,但作为“指标性事件”,其把中国企业急切要尝试的——海外并购“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这一话题,再次推到了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说美国大选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美国梦的"造梦机器"——好莱坞的作用。在美国,一个人爱不爱看电影,往往是判断他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支持者的依据。据统计,好莱坞的电影人多半是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的民主党人士。2011年上半年,民主党人平均观影5.7场,而共和党人还不到四场。原因之一是有52%的共和党人会因为不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世界博览》2012,(13):26-27
正1好莱坞英雄中国产中国参与投资了一部讲述中国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好莱坞电影。这部以"超能侠"为主角的3D影片,计划于2014年上映。国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国伟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超能侠在中国学习气功,之后来到美国,并在美国偶然成为了超能力者。他为整个世界——包括中国——化解了一场危机。影片融入了中国拯救世界的思想,以此对抗‘中国威胁论'。""超能侠"的投拍反映出中国在全球电影业中的影  相似文献   

6.
武淑玲 《科技信息》2010,(31):169-169,189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好莱坞电影的功能不仅是提供娱乐,而且还是美国政治的宣传机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中国的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中国形象不仅在西方文化中而且在好莱坞电影中都是一种低劣的"东亚病夫"的形象。正是李小龙这一功夫形象通过他的功夫电影和他精湛的武功洗脱了中国人"东亚病夫"的低劣形象,震撼了好莱坞,为好莱坞电影树立了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迟夕 《世界博览》2013,(10):80-81
几年前,谁也想不到法国会将国宝级的古堡交给中国电影人拍摄外景。法方想同中国联合起来对抗好莱坞,可行吗?欧洲视听观察组织最新发布的欧洲电影票房年度报告中清楚地显示,过去一年里,欧盟27个成员国共卖出9.33亿张电影票,相当于平均每人看过两场电影,比前一年下跌了2.2%。但同时,总票房收入却有所增长,达到创历史记录的85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联想斥巨资并购美国IBM的PC部门,是中国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迄今分量最重的一步,国内众说纷纭,美国人又是如何评价这一联盟的呢?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华东科技》2005,(9):14-15
这几年,类似于流行歌曲和时尚服装,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经济界似乎也成了时尚的大舞台,从“MBO”、“郎旋风”到“股权分置”,流行词语铺天盖地。最近中海油提出以全现金方式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更把“海外并购”推向讨论高潮。可是,海外并购真的是一本万利吗?中国的企业发展真的到了有资格走出去的地步了吗?  相似文献   

10.
正《泰坦尼克号》导演要拍《孙子兵法》卡梅隆电影掀起的3D热潮如火如荼,中国电影能否借这把"火"出奇制胜?2012年4月可以称为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之月"。4月10日,正值沉船一百周年之际,《泰坦尼克号》再度起航,3D版在中国大陆上映。截至4月23日,大陆票房己经突破6亿人民币,相当于世界其他市场的票房总  相似文献   

11.
雷克 《世界博览》2012,(5):56-57
正面对来势汹汹的"好莱虎",中国电影有危险吗?更多的美国大片要杀进中国市场了!不久之前,一条新闻震撼了中美电影市场: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两国就放宽美国影片进口份额和增加分账比率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每年进口美片的份额从之前的20部增加  相似文献   

12.
电影不仅是一个产业,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好莱坞电影人不啻会遵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资本与利润原则,也可能集体无意识地推销隐匿于影片之中的美国支配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崛起的影响和困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自1992年出现中国威胁论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崛起或是中华民族复兴已经有了许多讨论,今天之所以再次讨论这个问题是希望能引起国内学者们从中国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而不是从外国的角度讨论问题。自有“中国威胁论”以来,中国一直都在讨论如何在国际社会上减少“中国威胁论”,如何让周边国家,特别是让美国别认为中国是威胁。阿富汗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一结束,美国就出台了大谈中国威胁论的国防部报告和国会中美关系评估委员会报告。这说明尽管我们一直想办法消除“中国威胁论”,但美国认为中国是威胁的观念是不断加深而不是日益淡漠。那么,中国实力的增长如果可以缩小了中美实力差距,这对美国和世界将产生什么影响呢?也就是说美国不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防范对象是否可能?中国崛起面临的最大国际困难是什么?是经济的,是政治的,还是安全的?中国应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这些困难?如果美国超强实力地位20年不变,其防范中国的战略目标又是既定政策,那中国应该怎么办呢?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这次宣传“中国威胁论”,东盟国家和欧洲国家都没有附和。这是不是说明情况已发生了变化,但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是中国实力增长的客观影响变化了呢,还是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阎学通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所奉行的"单边主义"对好莱坞的战争题材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美国国民对战争的态度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试图从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出发,对冷战后的好莱坞战争电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周密 《世界知识》2013,(20):13-13
在对美投资屡屡受挫的情况下,中国投资者把目光转移至了美国的重要邻国加拿大,去年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151亿美元的海外收购案引起了极大关注。今年2月26日中海油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这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然而随后传来消息:作为全球重要的矿业资产产权交易中心,原本较为开放的加拿大收紧了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16.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国内企业的并购总金额已经达到1200多亿元,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并购呈加速状态,中国并购的高潮正在酝酿。未来进行并购活动的买方和卖方都将呈现“爆炸性的增长”。 那么,我国的并购有什么特点?又将如何发展?最近,本刊专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胡爱本教授,他在企业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相似文献   

17.
江意 《世界博览》2013,(9):78-79
"中国特供"的电影,让我们错过了什么许多好莱坞大片引入中国放映室,删除了"引人入胜"但"腐朽堕落"的内容。近年来,甚至出现了专为中国市场修改的"特供版"。  相似文献   

18.
刘德斌 《世界知识》2008,(16):66-67
美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是影响世界经济、政治乃至文化走势的一个基本因素。无论你身居发达的都市,还是劳作于偏远的乡村,你都不可避免地要和美国的影响打交道。从好莱坞电影到微软视窗,从麦当劳快餐到SCI引文检索,从波音飞机的制造到因特网的发明,从行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可口可乐到吸引全世界目光NBA赛场,  相似文献   

19.
赵萌 《世界博览》2013,(4):76-77
好莱坞明星都是CIA?《逃离德黑兰》导演本·阿弗莱克在接受采访时语出惊人,称:"拍戏时我感觉好莱坞可能卧底着很多中情局特工,但现在想想我本不该如此惊讶的,因为这在那里似乎是个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在美国企业界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球财经领域的大事:当时的网络新贵美国在线与媒体巨擘时代华纳两家公司宣布合并。三年过去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TimeWarner)这家“航空母舰”级的企业,如今居然闹到了可能分拆的地步。在美国《财富》杂志2003年7月公布的全球“500大”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以其亏损额之巨,列居全球亏损企业之首。这桩并购案当初曾被许多人誉为“美满婚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要分道扬镳?它最终会给人们哪些有益的启示?企业并购的成败有哪些规律可循?这些都是本文要向读者加以介绍并共同探讨的问题。美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