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口译是双方进行成功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译的语言选择涉及语音、词、句、短语、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语码、语体、例题内容、语用意义、语篇等各个方面。顺应理论提出了口译在各个层次的译语选择,为分析口译中的语言选择提供便利。所以,口译要顺应语言选择的各个层次,尽可能再现原语的信息,并使译语得体、流畅,能表达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实现双方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孙大军 《科技信息》2009,(18):125-125
在口译过程中,恰当、准确地体现译语的语用价值,对于口译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语用价值在英语口译中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文化的可接受性、文体的可接受性与文字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3.
口译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交换和传递过程,此过程将语言承载的文化以12头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口译的转化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交换,还是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的传递。如果译者不能正确地选择语言,或是缺少跨文化意识,则容易导致语用失误。本文以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取综观的分析角度,从语言语境、语码和语体、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几方面对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存现句与一般主谓句的主要区别在于语用价值上,二者的信息焦点不同;存现句的选择有时是篇章衔接的需要,有时是心理视点的需要;存现句在不同语体的分布强弱序列是小说、戏剧、散文、诗歌。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说明关联理论对于口译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关联理论的阐释,分析了口译中意义的提取与传达过程,在语境假设的框架下,探讨了关联理论下的口译预测与意义传达,旨在说明语境预测与推理有利于选择最佳原语意义,优化口译者译语,保证口译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英莉 《科技信息》2010,(30):193-193
一、引言 口译的过程是源语信息听辨、信息理解、信息暂时贮存、信息再现、译语的组织、译语信息表达与监控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口译需要即时、即席地进行一系列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的信息处理加工任务,实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能顺畅地传递信息,彼此交流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述英语语体学与跨文化学研究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认为语体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改进大学外语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测试方法 ,而且有助于从宏观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口译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当今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学条件所限,长期以来英语教师都无法通过口译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口译课作为一门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口译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口译教学的技巧和训练,提出了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提高口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利 《科技信息》2008,(11):230-230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口译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口译中存在的几种语用失误现象的研究,探讨了口译中语用失误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成因,旨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进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0.
让语用激活修辞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现代汉语修辞教学仍然囿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和语体风格四大块平行并列的板块模式,而内容又跟现代汉语语言三要素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尚未建立修辞教学的新体系,修辞教学改革应突破传统的修辞教学的框架,坚持修辞适切性原则,舞语体的益,建立以语体为纲、着重语用、以修辞为目的的修辞教学体系,走独立设课之路。  相似文献   

11.
《独坐敬亭山》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着重阐释语言和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它主张从人的认知角度去研究语言。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图形—背景、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三个视角对诗仙李白的五言绝句《独坐敬亭山》的认知文体分析实例证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文本具有解释力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英语旅游标识语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强制和召唤等语用功能。英语旅游标识语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形态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本特点。在英译汉语旅游标识语时,可以采用交际翻译策略、语用翻译策略、反译法和词类转换法翻译策略,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以及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3.
吴玉玲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113-116
文体学是研究语言使用风格的一门科学。文体分析就是应用语言学理论揭示语篇的文体风格与特征。使用文体分析法可以将语篇分析由表层结构分析推进到深层结构分析,由语言形式的分析推进到语言功能的分析,并由此推导语篇的语用功能和语用效果。阐述文体分析的相关理论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高级英语语篇分析。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尤其是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静 《科技信息》2009,(11):177-177,169
From a cross-cuhural pragmat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ways of address, and finds that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languages differ in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address strategies and modifications, which leads to varied interactional styles, and thus holds that there exist distinctiv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actional styles of verbal behaviors, which challenges the universality of pragmatic rules among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相似文献   

15.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相比较语用语言迁移而言,社会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它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语言规则等方面。为避免社会语用迁移的发生,外语学习者应努力探寻目的语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掌握目的语独特的语用规则。  相似文献   

16.
郁俊玲  张武汉 《科技信息》2012,(35):1+22-I0001,I0022
广告语言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唤起人们的兴趣,激起人们的购买欲为目的,具有指示性(directive),提供信息(informative),询问(interrogative),表达主观的感情(expressive),唤起对方感情(evocative)以及行事(perfbnmdve)等功能及特点。在语言交际中,尤其是在广告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AIDMA(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ction)的语用目的,情感语用特色尤为重要和普遍。本文旨在从情感角度(即警策性、情趣性、抒情性等)探讨广告语言的语用特色。  相似文献   

17.
刘烨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5):92-95,105
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正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用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即展开对语用错误、种类及造成语用失误原因的分析;接着讨论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培养语用意识能力的迫切要求,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语用错误的严重后果、培养提高语用能力的方法。最后,再次强调培养语用能力的重要性、迫切性,并指出语用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陈雅婷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06-109
语际语用失误与语内语用失误是语用失误的两种类型。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阐释这两种类型的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都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的任何一方忽视了语言与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诸因素的动态顺应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FonFF的教学理念倡导在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引导学习者去注意特定的语用语言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语用功能,体现了意义、形式和功能的兼顾,对外语语用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基于FonFF的归纳型课堂语用教学模式旨在通过一系列意识增强活动来促使学习者进行语用形式和功能的认知匹配,由语用语言聚焦活动、社会语用聚焦活动、语用语言-社会语用匹配活动、元语用讨论活动以及语用意识强化活动等五个教学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利用好网络学习资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探究语用能力的理论渊源,结合网络环境下语言学习的特点,就如何利用好网络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