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湖北省为实证区,选取湖北省2006年~2011年17个市州的入境旅游人数,运用年际集中指数分析了湖北各市州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动态变化;运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及位序—规模法则对近6年来湖北省入境游客规模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演化分析,并且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湖北省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北省大部分市州入境游客随时间变化稳定,潜江市、神农架林区与随州市随时间变化波动最大.②湖北省各市入境旅游规模为首位分布,首位城市发展快于中小层位城市,处于中间层位市州的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中间层次的市州数量增加,湖北省入境旅游规模分布趋于分散,入境游客分布朝非均衡化方向发展.③旅游服务设施、区位条件及交通、三产业发展对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发展对入境旅游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有效的发挥出来,并且还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2003年~2014年广西入境旅游人数作为衡量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的重要指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绝对集中指数和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研究了广西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 1) 广西入境旅游等级规模结构虽处在优化进程中,但仍处于演进过程中的初级阶段.2) 广西入境旅游目的地和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都属于典型的首位度分布,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等级规模体系发育不完善.3) 广西入境旅游目的地等级规模结构相对稳定,其演化进程优于入境旅游市场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以2001-2013年新疆旅游收入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以及首位度,对新疆15个地州市国内及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国内及入境旅游发展很不均衡;(2)新疆15个地州市国内旅游规模差距较大,国内旅游规模分布过度集中,但也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国内旅游竞争较激烈,竞争力优势明显的是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竞争力下滑明显的是喀什地区;在入境旅游规模方面,新疆15个地州市差距大,集聚化明显,但有扩散的趋势,入境旅游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竞争力优势明显的是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哈密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竞争力下滑明显的是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喀什地区;(3)新疆国内及入境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国内旅游规模由集中型分布向首位型分布演变,入境旅游规模呈首位型分布,但有向集中型,甚至分散型演变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调整新疆旅游规模结构失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洲内旅游一直是世界入境旅游的主体。为揭示大洲尺度下国家间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利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1998—2017年亚洲国家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和规律,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探讨影响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亚洲国家入境旅游空间差异可大致分成两个阶段,即波动阶段(1998—2004年)和持续下降阶段(2005—2017年);入境旅游高值国家和低值国家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态势,并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少部分国家一直处在高或较高等级,而大部分国家一直处在低或较低等级;21世纪以来,亚洲国家入境旅游重心在加速向东偏南方向转移,在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形成"入境旅游高值集聚区";外国直接投资、航空运输能力、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对亚洲国家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演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杜丹  张辉 《河南科学》2014,(4):668-672
以1997—2007年我国39个典型旅游城市的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为基础,运用标准差(VOC)、变异系数(CV)、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n)4个指标分析了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发展总体不均衡,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为探究产生上述差异的背后机制,运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位序规模分布,发现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规模基本符合位序规模分布,位序变化呈分散均衡分布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区位交通、消费偏好对差异和规模分布的影响,并对今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发展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21,39(1):122-131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2000—2017年中国大陆主要城市入境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借助UCINET6.0和ArcGIS10.2分析入境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空间格局的建议.结果表明:①以核心城市构成的"金三角"空间格局仍保持稳定,先后带动东部和中西部城市间的入境旅游经济联系增强,整体网络趋于紧密.②核心区域范围沿南北纵向和东西横向扩大,促进东中西部城市间产生互动,空间分布差异缩小,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有所缓解.③凝聚子群空间格局经历了"核心—边缘层级明显"、"物理邻近性"、"飞地经济合作"阶段性特征,现阶段组团模式弱化了城市入境旅游分级发展的局面.④强化西部"增长极"作用以促进局部空间关联,构建"两纵一横"旅游轴带优化资源整合,制定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实现城市间更高效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段,对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长江经济带湖北段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锡尔指数等方法,对1998年~2016年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和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虽有小幅减小,但差异仍较大,入境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2)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均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东部城市群内部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旅游吸引物、交通可达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影响着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业还处于以极化为主的发展阶段,政府应从整体上进行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武汉的发展优势,将宜昌、咸宁、荆州和恩施培育成增长极,发挥“黄金水道”联动东西两大城市群的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景区分布格局及可达性状况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时空安排产生重要影响,引发游客的空间行为和区域旅游产业布局,最终影响旅游的经济收益.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百度地图API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测度4A级以上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各景区到景区间的可达性和客源地至景区间的可达性两方面综合评价重庆市景区可达性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旅游景区总体呈集聚分布的格局,这将有利于景区间的联动整合开发,且4A级景区的集聚程度高于5A级景区;景区至景区间的可达性水平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核心外围模式;景区到客源地的可达性水平呈现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带状递减,并出现2个低值核心.总的来说,景区可达性水平与景区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990-2004年入境的港澳台游客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变化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港澳台地区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稳定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对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认识港澳台游客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旅游空间位移特征、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及科学合理地确定旅游客源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以1990-200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待入境的港澳台游客数据为基础,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区域单元,反映了15a来港澳台游客数据变化及入境的港澳台游客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并与行政图进行空间叠加,得到港澳台游客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研究表明,入境的港澳台游客的空间分布受当地与港澳台经济联系程度的影响较大,呈集中型格局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及北方地区接待的港澳台游客较少,省际之间的差异较大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合肥经济圈五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与入境旅游收入作为基础数据,探索2009—2015年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国内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增大,入境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减小,但入境旅游是相对差异形成的主导力量;国内旅游经济的差异贡献率显著高于入境旅游。(2)合肥经济圈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核心城市是合肥市;国内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分布,入境旅游经济规模趋于从首位型向集中型的转变。(3)合肥市旅游经济发展速率最快,远高于滁州市和淮南市。(4)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当城市增加一个星级旅游景区、城市GDP增加1亿元、城市公路里程增加1公里时,总体旅游收入分别增加2.07亿元、2.04亿元、3.89亿元。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和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苏省2012年、2015年和2018年3个不同时段的4A级、5A级优质旅游景区,运用ArcGIS软件,通过最近邻点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从不同视角综合分析了江苏省优质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并利用优质景区密度指数及方向极化,分析了优质旅游景区的动态演变特征和演变模式.结果表明: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整体上呈现以苏南地区为核心的集聚分布态势;优质旅游景区的分布数量和分布密度呈现空间失衡,主要表现为由"点状"、"面状"向"片状"、"放射状"演化的阶段性递增特点.但从整体来看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从相对集中逐渐趋于均衡,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扩散特征.建议江苏省未来将优质景区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苏北等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并从打造旅游业态的空间差异性、发挥旅游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依托优质景区构建旅游综合体三个层面,有意识、有重点地加快推进资源禀赋突出的旅游地品牌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促使江苏省优质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朝着全面、均衡、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因素分析主要是依托Arc GIS软件,从空间类型、密度、关联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主要有:(1)集聚分布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2)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核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贵阳市、安顺市、黔东南州等三个市/州行政驻地周边,并且其空间分布与该省的交通分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3)A级旅游景区整体发展状态较为活跃,并且其空间分布模式表现为由点状到带状再到点状;(4)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深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其数量与人均GDP、人口分布等人文要素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交通条件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2002—2020年江西省438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其时空分布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i)在时序演变上,以2013年为分界点,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增长呈现前缓后陡的“M”型特征,不同类型旅游景区增长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ii)在空间维度上,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的高密度区经历单核状集聚—散点状分布—组团式结构的空间演化过程,并逐步形成环鄱阳湖的“O”型核密度结构,空间分布具有环湖、亲水、沿路等显著特征,空间方向分布在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重心随着时间演化由北往南迁移,标准差椭圆整体呈现小幅度逆时针旋转;(iii)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化主要受自然环境涵养力、经济发展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区位交通辐射力、旅游资源内驱力及政策制度调控力等多种内外部力量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2005,2010和2014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市圈25个城市的旅游效率。珠三角都市圈旅游效率逐步上升,区域内各城市旅游效率呈现一致的上升趋势,都市圈旅游效率空间格局出现极化结构;长三角都市圈旅游效率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同时期珠三角都市圈,区域内各城市旅游效率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都市圈旅游效率呈现空间分化格局;通过分析两大都市圈旅游效率空间格局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将都市圈旅游效率空间格局演化划分为空间极化、空间分化和空间一体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A级景区作为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其空间格局深刻影响旅游产业布局,本研究以新疆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年、 2007年、 2019年的截面数据,利用重力模型、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及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研究新疆A级景区空间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新疆A级景区重心与旅游经济重心演变呈现较大差异,景区重心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迁移并逐渐靠近几何重心,塔城、喀什、阿克苏等地区旅游资源禀赋丰富,但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2)新疆A级景区分布呈现"离散→凝聚"的演化特征和"分散型→一核多边→两核心三组团"的核密度演变特征.(3)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政府决策等多因素综合影响新疆A级景区空间格局并构建其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ArcGIS和地理集中系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等数理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将2004、2007、2010和2012年4个时间段A级景区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将新增景区与交通干线、重要水系进行叠置,动态分析 A 级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A 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分布,空间结构上呈多核-边缘结构,等级规模上为纺锤型结构,空间上呈现非均衡的分布态势,时间上呈现沿交通干线和主要水系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市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应用年际变动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市场竞争态、位序-规模等指标和理论,对2001—2015年广州市入境旅游市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港澳台市场规模持续大于外国市场,但外国市场增长率较高,二者结构由"七三"向"六四"转变.入境客源市场结构不均衡,香港、澳门、台湾是广州市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部分,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外国市场的主体部分.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差,主要集中分布在香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拓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定量分析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因素,是减少无效投资、降低成本、促进旅游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渠道.文章基于GIS地理信息技术,以云南省2017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云南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集聚型分布,且均衡性低,集中程度高;②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总体呈现"西北多,东部边缘少,中部多"的分布特征;③云南省旅游景区发展活跃,热点区域数量远多于冷点区域,且冷热点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西南—东北空间特征;④云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影响,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水系城市分布交通(公路、铁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口密度地形起伏(DEM).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旅游的发展定位和组织方式,对制定旅游发展目标,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帕雷托方程的分形演绎,构造出反映旅游流体系规模分布和等级结构变化的结构演化矩阵,并以1990-2007年中国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样本做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入境旅游流体系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旅游流等级差异缩小,规模分布更加均衡;其结构发育与规模分布具有高度同步的特征。旅游流体系结构演化矩阵能够清晰反映旅游流体系的演化状态,揭示旅游流规模分布和等级差异的变化情况,为旅游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年际变动指数、市场竞争态、位序-规模分布、地理集中指数、首位度等指标及其理论,对2001—2014年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增长率却呈下降趋势.外国和港澳台市场的规模均不断扩大,但2者的年际变动幅度均较大.外国市场规模持续高于港澳台市场,呈现"倒二八"结构.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和德国在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空间分布趋于合理,但首位国家的顶端优势呈现强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