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有机成膜物、铁锈转化剂、溶剂等材料的有机组合,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带水带锈防锈涂料,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涂料铁锈转化能力强、各项性能良好,适用于钢铁件的防腐蚀处理。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种新型水性带锈转锈防腐涂料,用防腐性能优异的苯丙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利用物理性能优异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对其进行共混改性,合成出相对分子量较高、具有交联的树脂体系,交联结构稳定.并优选了无毒防锈颜填料和助剂,进行产品配方和工艺研究.产品是通过水性涂料中转锈剂与活性颜料和钢件中活泼有害成铁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惰性的致密稳定络合反应化合物,从而对钢件起到保护作用.水性涂料中各种适当配比的活性防锈颜料已及与填料的适当配合,保证带锈层能够具备较好的防锈性、耐久性和物理机械性能.其成分是环境友好型,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候性、耐腐蚀性、耐沾污性,还具有良好的耐水、耐酸碱性,而且节约能源、简化涂装工艺,不需要预先清除钢铁表面铁锈就可直接涂装.  相似文献   

3.
刘莹  顾瑾 《应用科技》1997,(2):13-14
全属设备涂漆时,事先要经过除锈,而除锈的工作量要占整个涂漆工作量的70%,真正刷漆的工作量仅为30%.带锈漆可在带有一定残余锈的金属表面施工,这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并改善了劳动环境.生产带锈漆的基本原理是把有害的铁锈一部分转化为漆膜中的防锈颜料,另一部分转化为对加强底、面漆有积极意义的磷化膜,变成漆膜中有用的物质,这就给铁锈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出路.目前带锈漆主要用作一般钢材构件和船舶、桥梁等水上建筑和构件防锈涂料.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03,(5):55-55
<正> 带锈防腐涂料是一种近期发展起来的油漆材料,是一种具有保护金属作用的底漆。它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可以在除锈不够完全或者无法彻底除锈的金属表面上直接涂刷,并且有良好的附着力,除此以外,涂料本身对锈有着稳定、转化和物理包封等作用,把有害的铁锈转变成有用的物质,从而提高了整个涂层的防腐性能。可以说,如果它的配套漆料选择适当的话,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底漆。铁锈是一种金属腐蚀产物,尽管它的组成是随着腐蚀条件(主要包括介质、温度、时间及湿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物体积膨胀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通电加速锈蚀法对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钢筋铁锈的体积膨胀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电流密度进行通电锈蚀时,钢筋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和FeO(OH),与自然锈蚀情况相似;通过推导分析得到了铁锈体积膨胀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及其变化范围,表明铁锈的体积膨胀率仅与其所含各锈蚀产物的密度、膨胀率和质量分数有关.利用所建立公式对本研究及不同学者的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表明: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后,生成铁锈的体积膨胀率在2.26~3.00之间;保护层锈胀开裂前后,钢筋铁锈的体积膨胀率对锈蚀方式不敏感,不同加速锈蚀法对混凝土试件内钢筋铁锈的体积膨胀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钢铁的除锈处理是涂装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腐蚀涂装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锈蚀产物的生成,分析了两种不同转化剂对锈蚀产物转化的作用机理,并对铁锈转化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概括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锈蚀碳钢表面,针对一种多功能型的酸性水性低表面处理涂料中主要防锈组分和配制工艺对涂料和涂层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考察涂层的防护性能,并与同类进口涂层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在基材表面处理等级为St1时,涂层附着力随着防锈组分含量的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螯合剂所含活性基团稳定了基材表面锈蚀,带来涂层附着性能的提高. 复合锈转化剂将基材表面锈蚀络合转化,进一步提高涂层附着力. 最佳配制工艺为后加复合锈转化剂与低速搅拌相结合. 所得涂层在基材表面处理等级分别为St1和St3时附着性能无明显差异,附着力达5 MPa. 涂层耐蚀性能也无明显差异:耐盐水1200 h,耐盐雾1000 h,耐紫外老化2000 h,远高于进口同类水性带锈底漆,适合应用于大气环境中复杂钢铁构件的维护.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集除油—除锈—防腐于一体的可涂性好的水性转化型带锈防腐涂料的配制方法 ,采用自制的乙、丙乳液为成膜物 ,以天然植物多磷酸酯为锈层转化螯合剂 ,讨论了活性颜料、转化剂等对该防腐涂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周铜壶、西汉五铢钱、隋代铜镜等文物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铜器受土壤、水、氯化物等的侵蚀而产生锈蚀且容易蔓延的特点,研制出青铜器有害锈转化剂和青铜保护剂,可将有害锈转化为无害锈,然后再进行保护。用此方法对西安碑林傅物馆受粉状锈腐蚀严重的西周铜壶和隋代铜镜进行保护,在普通库房存放4年,保护完好,无锈点;又对49枚受粉状锈腐蚀的西汉五铢钱进行保护,在大气中存放7年,至今保护完好,无锈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圆孔扩张理论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过程进行分析,推导不同锈蚀率下的混凝土塑性区边界应力及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建立保护层锈胀开裂扩孔模型。依据扩孔模型导出与保护层开裂时刻对应的临界钢筋锈蚀率表达式ρ(t),并对临界钢筋锈蚀率模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界钢筋锈蚀率ρ(t)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对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速率和铁锈膨胀率相关;随着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增大,锈胀开裂临界锈蚀率ρ(t)快速增大;随着铁锈膨胀率增大,临界锈蚀率ρ(t)快速下降;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大,临界锈蚀率ρ(t)增加不明显。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碳化或者氯离子侵蚀的钢筋锈胀开裂寿命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集除油-除锈-防腐于一体的可涂性好的水性转化型带锈防腐涂料的配制方法,采用自制的乙、丙乳液为成膜物,以天然植物多磷酸酯为锈层转化螯合剂,讨论了活性颜料,转化剂等对该防腐涂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结构锈裂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钢筋锈蚀引发混凝土锈胀开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试验分析、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采用试验观测混凝土锈裂过程是直观研究手段,但是仅根据有限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的经验公式的普遍适用性还存在问题.混凝土锈胀开裂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理想圆柱体钢筋混凝土试件在均匀钢筋锈胀力作用下的锈裂行为,但对于钢筋非均匀锈蚀、受荷载作用的情况,还尚未建立完善的理论预测模型.将获取的钢筋锈蚀非均匀分布的实际情况,作为有限元分析的位移荷载输入,可对非均匀锈蚀混凝土构件锈裂过程进行模拟.钢筋/混凝土界面铁锈填充区的定量研究、钢筋非均匀锈层分布模型、荷载与钢筋锈蚀对锈裂的共同作用情况以及箍筋对混凝土锈裂过程的影响等方面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阻锈剂在混凝土中的迁移,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评估阻锈剂在模拟体系中的缓蚀效果,结合阻锈剂的缓蚀作用,研究了阻锈剂改善再碱化修复碳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效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3A/m^2恒电流密度形成的电场作用下阻锈剂通过30mm厚的混凝土速率明显高于未通电情况下的,说明电场作用对阻锈剂的迁移扩散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模拟体系中,随着乙醇胺及二乙醇胺浓度的增大,其缓蚀效果也逐步提高,相同浓度下二乙醇胺缓蚀效果更好,在二乙醇胺浓度为0.08mol/L时对Q235钢筋缓蚀率为93.24%;再碱化后在相同的弛豫时间内,采用添加二乙醇胺的碳酸钠电解液进行再碱化的样品腐蚀电位明显正移,腐蚀电流密度变小,阻锈剂能够改善再碱化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腐蚀性能,通过采用线性极化(LPR)与交流阻抗(EIS)2种电化学方法分别测试得到了经模拟海水侵蚀后混凝土中钢筋的极化曲线与阻抗复平面图,从而得到腐蚀电位、极化电阻、混凝土电阻、电荷迁移电阻等关键电化学参数,以此分析并讨论了4种不同阻锈机理的新型阻锈剂(SBT~?-KLJ(Ⅵ)疏水化合孔栓物、SBT~?-RMA(Ⅱ)混凝土高效防腐剂、SBT~?-ZX(Ⅴ)复合氨基醇阻锈剂与改性亚硝酸钙阻锈剂)对混凝土中钢筋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过程分为过渡期与稳定期2个阶段,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电化学特征;SBT~?-RMA(Ⅱ)混凝土高效防腐剂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腐蚀性能的提升效果显著,SBT~?-ZX(Ⅴ)复合氨基醇阻锈剂与SBT~?-KLJ(Ⅵ)疏水化合孔栓物的提升效果较好,而改性亚硝酸钙阻锈剂的提升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5.
针对预应力钢绞线腐蚀引起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问题,考虑混凝土双向应力状态和钢绞线截面几何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微裂缝形成、保护层开裂及开裂至一定宽度的锈胀开裂3阶段计算模型,分析锈胀开裂对预应力等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并通过试验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会对锈胀开裂产生不利影响,与无应力状态相比,当钢绞线预应力为75%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时,微裂缝形成、保护层开裂和开裂至0.1 mm时的腐蚀率分别降低了46.14%,43.90%和9.42%;锈胀发展3阶段的腐蚀率均随铁锈膨胀率和钢绞线直径的增加而减小,随混凝土抗拉强度和保护层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钢筋阻锈剂的阻锈机理,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筋腐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钢筋阻锈剂是防止钢筋锈蚀有效、经济的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钢筋阻锈剂的阻锈机理,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在实际工程运用阻锈剂,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混凝土内钢筋的锈蚀过程及其内在机理,通过对不同锈蚀阶段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细观观测,描述了锈蚀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给出了钢筋锈胀力的分布形态,揭示了混凝土锈胀开裂过程和钢筋锈蚀速率的时变过程.结果表明:钢筋锈蚀产物的膨胀性以及钢筋-混凝土界面区的多孔性,为铁锈物向界面区孔隙内的扩散提供了条件,随着锈蚀的进行,原有的界面区逐渐演变为混凝土与铁锈物混合的锈蚀层.锈蚀层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会导致钢筋表面界面区逐渐密实,阻碍混凝土保护层中氧气和水分向锈蚀界面的输送,使混凝土内钢筋锈蚀速率下降,而且会使锈蚀物在钢筋表面产生对混凝土的膨胀力,最后导致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8.
阳离子型咪唑啉阻锈剂的合成及防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咪唑啉季铵盐钢筋混凝土迁移性阻锈剂,对其分子结构及其在含3.5%Cl-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对钢筋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其阻锈机理.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与设计的分子结构一致,合成产率达95%;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是一种阳离子型阻锈剂,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具有良好的钢筋防蚀效果,其掺量为1.0%时,阻锈效果略低于掺2.0%无机阻锈剂亚硝酸钠的效果,优于掺量同为2.0%的醇胺类有机阻锈剂;腐蚀早、中期(1、7、14 d),掺1.0%的阳离子型咪唑啉季铵盐的阻锈效果较好,28d后,掺2.0%阳离子型咪唑啉季铵盐的阻锈效果较好;合成的阳离子型咪唑啉季铵盐阻锈机理主要为在钢筋表面吸附成膜并抑制其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阴极反应.  相似文献   

19.
D-葡萄糖酸钠,以往主要用于医学和工业清洗方面用途。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混凝土配制方面,主要用作缓凝剂。而对其是否可用作混凝土阻锈剂,以往少有此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试验初步表明,D-葡萄糖酸钠有用作混凝土阻锈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钢筋锈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以及锈胀开裂为结构耐久性寿命的临界点的现象,假定混凝土满足双剪强度准则,利用厚壁圆筒理论,对均匀锈胀开裂过程进行弹塑性分析,建立了均匀锈胀厚壁圆筒模型.结合Faraday腐蚀定律,得到了锈胀开裂时间计算式.通过对计算式各主要参数的分析,发现增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减小钢筋直径以及降低铁锈膨胀率,能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结构耐久性影响较小.理论计算值与已有试验值吻合较好,计算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