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回放:2007年10月,凭借王君平的加盟,健道国际开始在直销界崭露头角,此后利好不断,一波一波的振奋人心的消息把健道国际推到民众的关注中。比如,2007年10月18日,健道国际与北京尼奥克斯公司全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九华山庄50号会议厅隆重举行,健道国际成为尼奥克斯公司精健动能、心健动能以及青春源素系列产品的全球(除美国)惟一代理商。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凭借王君平的加盟,健道国际开始在直销界崭露头角,此后利好不断,一波一波的振奋人心的消息把健道国际推到民众的关注中。 比如,2007年10月18日,“健道国际与北京尼奥克斯公司全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九华山庄50号会议厅隆重举行,健道国际成为尼奥克斯公司“精健动能”、“心健动能”以及“青春源素”系列产品的全球(除美国)惟一代理商。  相似文献   

3.
随着和骆超的分道扬镳,王君平先生也就渐渐淡出了直销界的视线。有一句话叫“他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有他的传说”,用来形容王君平先生给直销界带来的影响,再贴切不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7年,必将因两件大事载入健道国际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史册。第一件大事是,10月份,王君平先生正式加盟健道国际,出任公司执行总裁;第二件大事是,10月18日,“健道国际与北京尼奥克斯公司全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九华山庄50号会议厅隆重举行,健道国际成为尼奥克斯公司“精健动能”、“心健动能”以及“青春源素”系列产品的全球(除美国)惟一代理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健道未入道     
我的朋友给我讲过“剑道”的故事,深受启发。只有好剑、强人、好剑术、好经验四结合才能成为剑道第一人而无敌天下,不是吗? 为何健道未入道 为什么说健道未人道呢?理由有二,一是五人舞一剑,何为?何果?孙健峰、王君平、骆超三个都属于强人:各有自己的招法,又成型定位,秉性难改:孙健峰有老团队,王君平、骆超带进新团队,两个新团队更如更强的两个小巨人,但誓不两立,你死我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直销界又要添新丁了?一位徐先生日前告诉记者,美国直销界新秀爱身健丽(lsagenix)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正在积极申请注册。记者随后与几位自称爱身健丽经销商的人士取得联系,他们都表示公司目前的确在为进军中国做准备,但具体进度尚不清楚。另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爱身健丽已经任命了原美乐家中国区副总裁游淑惠为公司中国区总裁,且拟在长三角地区开设工厂。  相似文献   

7.
从王君平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直销业职业经理人的奋斗和成长史:豪门中历练,名门中成长,新秀中释放。王君平在安利中读懂直销和管理,在天狮中发挥和成长,在月朗国际和一群牛人们创造震惊业界的奇迹——每当我们描述和记录中国直销业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时,王君平的名字总是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8.
在直销进入中国后不久,便有大经销商与内资直销公司进军海外市场,不过这些活动大多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在业界形成影响力。直销企业初期的海外扩张更多的只是做出一种与国际化接轨的姿态,或者是宣传上的需要,其目的还是为国内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9.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48-49
王君平傲普伊康(国际)总裁 1992年进入中美雅婷日化有限公司;1995年加盟安利(中国),1997年进入了安利(中国)的高级管理层;2001年加盟露华浓(中国)化妆品公司,历任华东区和北方区销售总监;2002年6月出任北京三一盛世业务总经理;2003年被天津天狮集团聘为大中华地区总经理,一年之间使天狮集团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增长了300%,创造了大型企业销售管理的神话。2004年组建并出任傲普伊康总裁。王君平在中国直销界有“直销业最具实力的管理人才”之称。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载:"东南有怪鸟,三年不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个传说曾唤醒楚庄王和齐威王成就霸业的历史典故,如今在中国直销界真实再现——2009年6月,获牌后三年没有任何动作的中脉直销以中脉国际的名义正式爆发。随着道和系统的强势加盟,中脉直销的三年蓄势终成正果,王尤山以渠道创新再造民族健康产业的梦想有了最坚实的依托。  相似文献   

11.
解密傲普     
中国直销立法和拿牌风波纷纷扬扬,面对直销拿牌的高门槛和管理办法的严酷,老牌企业集体噤声,直销后辈无所适从。此时,因骆超和王君平的亲自操盘而名噪一时的傲普伊康也几乎销声匿迹了。是企业发展遭遇瓶颈,还是为躲避政策暗箱操作,甚或早已远离直销?  相似文献   

12.
安然改制的经历,恰恰反映了当今中国直销的特点:概括一句话说叫做“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试想当今直销界,哪个公司不经历如此的过程呢?刚开始时采用的一般都是双轨制,公司发展快,经销商也赚钱!合作的蜜月期是不会有摩擦的!但过一段时间后,随着炒作制度的临近崩盘,各种矛盾也开始出现。我认为造成此类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又一家医药企业进军直销市场了. 近日,有经销商告诉《中国直销》记者,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进军直销,他用具有全方位的优势,拥有迄今为止直销界不可比拟的实力来形容这家企业.这家企业的市场形势究竟如何引起了记己者的好奇. 聚焦直销 从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这一企业名称的由来大致可以梳理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数位哈药经销商致电记者,询问哈药直销的现状,而这些经销商都没有选择平移三生. "有很多人告诉我们,哈药已经退出直销,但团队领导人告诉我们,这是谣言.  相似文献   

15.
案例回放:2008年底,隆力奇劲爆新闻不断,首先是自曝已获直销牌照,紧接着尹联接替陆金华出任隆力奇直销部营运总经理。据悉,尹联接管隆力奇,引起了很多前日晖经销商的兴趣,纷纷前往考察并加盟,原日晖顶级经销商傅以平也选择了加盟。尹联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出台了不少新政,刚刚加盟隆力奇的经销商们异常兴奋,下面一则这样的招商信息目前在业界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6.
由于封号事件,海王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从管理层到经销商的频频变故,回过头来看海王走过的路,实在有些差强人意。症结何在?本文试图通过海王直销路途中的几个焦点来剖析原因,而这些也是民族直销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生命点。  相似文献   

17.
业界最近的一桩整合大案.是宁波三生和上海绿谷生命的战略合作,合作的方式主要为绿谷生命原有经销商嫁接三生。与其说是宁波三生并购了绿谷生命.不如说是绿谷生命为其退出直销而对原有经销商团队作出的善后。可以看到,随着直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总会有企业因为个中原因而离开这个行业。但是如何善后.如何给原有市场和经销商团队一个交代.则是这些有意退出直销的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绿谷生命选择的是找成熟直销企业合作.将经销商直接转嫁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否可取呢?该如何选择合作企业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直销20年,有太多的直销企业不断涌现。这些直销企业成为后起之秀。尽管他们在开业或起盘后表现出不同的发展之路,有的随着中国直销回暖的趋势走向正轨,有的却由于各方原因停滞不前,甚至逐步离开直销人的视线。在它们中,有的原本就是直销企业,也有的是从传统转型而来的新兴企业;它们中有外资,也有内资直销企业。无论走向如何,这些企业融入中国直销界,都为中国直销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直销添了新丁。在2009年,随着中国直销行业的整体回暖,新开业和新开盘的直销公司越来越多,这些公司为中国直销注入了新血液,让更多的人开始期盼他们的下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直销走过了漫长的10多年历程,有牛市,也有熊市,但至今仍是乱象环生,没有步入正轨,让真正想在直销行业创一番事业的人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自然很多,但归根结底一句话:缺少诚信。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由此可见,丧失了诚信的中国直销,乱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20.
5月底,直销学术界、直销界的朋友们都收到一封告别信,信件来自从事直销学术研究十几年的陈得发教授。陈教授于2007年年初从台湾中山大学退休,受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教授之邀来到大陆,任职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信中表明他将于6月1 2日左右离开大陆,回台湾去寻找教书研究的工作,原因是大陆政府目前不能出面协助成立"直销教育基金会",以推动直销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的工作;也没有一家高等院校愿意接收他继续从事大陆直销学术研究工作。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离开。信中还流露出他对大陆直销学术研究的不舍:"将来有适当机会的话,再来为大陆的直销学术研究贡献一点心力。"一直以来,大陆就没有几个从事直销学术理论研究的机构。在高校,仅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有学术研究机构,但都很少组织直销学术活动,只有北京大学搞过几次研讨会。可见,以陈得发教授为代表的直销学术研究,在大陆屡遭碰壁,多个大学最终放弃了直销学术的研究项目,直销学术研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与直销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并且发展势头良好走向了反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来解决?本刊有幸邀请到陈得发教授谈谈他这几年的感受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