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察六偏磷酸钠(SHMP)对聚环氧琥珀酸(PESA)稳定的SiC水基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高分子PESA能够较好地分散SiC悬浮液.分散剂总量一定,添加0.1% SHMP取代等质量的PESA,SiC悬浮液流变性得到明显提高.少量的SHMP占据了PESA分子之间较小的裸露空间,增加了体系的空间位阻与静电斥力,使得SiC悬浮液分散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304不锈钢为基体,采用电泳共沉积法制备复合涂层,并通过烧结方式实现涂层在基体的固化。研究电泳共沉积过程中不同悬浮液组成、沉积电压、沉积时间和Al3+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对涂层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并使用该工艺制备抛光盘,用于蓝宝石的抛光。结果表明:当沉积电压为50 V,沉积时间为6 min,添加质量分数为0.10%的Al3+时,可获得光滑、均匀的金刚石/Al2O3/玻璃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经450℃烧结3 h后,表面致密均匀,硬度达521 HV,复合涂层的耐磨性、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均良好;使用抛光盘对蓝宝石进行抛光,可将表面粗糙度降低90.2%。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燃烧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粉末,通过调节试剂配比、燃烧温度等实验参数,得出最佳的制备工艺,并对粉体进行了结构、粒度和比表面积的测试。采用电泳沉积法在经阳极氧化的钛板表面形成羟基磷灰石涂层,研究了电解液质量分数、电压、时间对氧化膜及涂层的影响,并进行了XRD和SEM表征;得出阳极氧化的最佳工艺:H2SO4电解液质量分数为20%,电压为120 V,氧化时间为10 min;电泳沉积的最佳工艺:悬浮液质量浓度为15 g/L,沉积电压为250 V,沉积时间为3 min。  相似文献   

4.
以低聚磷酸酯盐H3204为分散剂、Y2O3为烧结助剂,制备高固含量的AlN注凝成型浆料。考察pH、分散剂添加量、固含量对AlN水基注凝成型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浆料的pH为8.5,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9%时,制备了固含量(体积分数)为50.8%的AlN水基注凝成型浆料。浆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适于注凝成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胶体电空间稳定机制改善陶瓷粉体的分散性,以聚合物电解质PMAA—NH_4为分散剂,利用Zeta电位、沉降实验、粘度测定和粒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分散剂的用量和pH值对BaTiO_3水基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并在最佳分散剂用量和pH值条件下,制备出了高分散高稳定的BaTiO_3水基悬浮液。图4,参11。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量不同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和pH值以及纳米氧化锆悬浮液的流变曲线,研究了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和pH值对纳米氧化锆悬浮液分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MAA—NH4对纳米氧化锆有明显的分散效果,在pH值等于9以及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0.3%时,分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涂层裂纹控制和沉积速率的研究是设计和优化电泳沉积涂层的基础.悬浮液特性是影响电泳沉积涂层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不同pH条件下悬浮液的粒径、zeta电位、电导率和稳定性等参数的测定,探讨悬浮液特性参数对电泳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过程中涂层裂纹控制和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速率随悬浮液pH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并在pH 2.9附近获得最大值.此外,沉积速率还受陈化时间的影响.悬浮液pH对涂层裂纹控制有重要影响,在pH 2.9附近电泳沉积获得的涂层的裂纹最少.悬浮液在pH 2.9附近(电导率为11~12 μs/cm)且陈化1~2 d是电泳沉积针状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8.
CuO/水纳米流体悬浮液分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去离子水中添加纳米CuO颗粒,制备一种新型强化传热工质CuO/水纳米流体。采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纳米CuO颗粒进行分散,并对其zeta电位、粒度及吸光度进行测量。系统研究超声振动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和质量分数、pH值等对CuO/水纳米流体悬浮液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超声振动时间的延长、分散剂浓度及pH值的增加,纳米CuO颗粒的分散性均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纳米CuO颗粒的分散存在一个最佳超声振动时间、分散剂质量分数和pH值。纳米CuO在悬浮液中的最佳分散工艺条件为:超声振动时间1.5 h,pH=8,wSDBS=0.06%。  相似文献   

9.
以质量分数为10%的ZnO水悬浮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搅拌与分散剂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力沉降法为表征手段,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ZnO微粉分散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分散时间为1h,分散速度3000r/min,pH为11时均能得到较好的分散效果.对比3种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发现,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时,悬浮液的稳定性最佳.通过激光粒度仪分析得出,较未分散的ZnO微粉,颗粒的平均粒径从16.191μm降低到0.311μm,颗粒尺寸较小,团聚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氢氧化铝的分散与水悬浮液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碳分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铝(ATH)吸水质量高达200g,质量分数12.9%的水悬浮液是黏度极高的时变性非牛顿流体。应用激光粒度仪和一种流变方法筛选了分散剂,研究了添加分散剂前后水悬浮液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小分子试剂对ATH水悬浮液流变没有显著作用,而聚电解质等对纳米ATH有良好的分散和稀化作用。添加优化分散剂后的上述悬浮液黏度降低3个数量级以上,成为牛顿流体,黏度与改进的Einstein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获得质量分数高达60%的高浓度水悬浮液。添加分散剂极大改善了纳米ATH悬浮液的后加工/处理状态,并节省了设备和能源投入。流变方法筛选、定量分散剂快速简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