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牡丹江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复合生态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牡丹江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对牡丹江市1995~2004年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牡丹江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结果表明,牡丹江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趋向好转.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促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岛市为例,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探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组成要素、结构状况和内部相关性,在青岛市2002-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分析模型,探讨生态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PSR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环境指标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参考现有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渝北区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其生态安全状态;并且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重庆市渝北区生态安全的27个单项指标,将其按照安全程度划分成四个层次.通过结果分析表明:渝北区生态安全状态处于"安全",影响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农药化肥使用量和水土流失.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及渝北区的现状,为重庆市渝北区的生态建设以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最具活力的经济圈,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呼包鄂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选取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环境治理4个方面40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分析法对呼包鄂地区1990-201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研究其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原因.结果表明,1990-2010年,呼包鄂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至2010年,三市生态环境质量均已达到等级良.其中,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好,包头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包头市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对包头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生态环境水平整体较高且环境质量整体向优,城市的污染物控制力度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成为生态环境评价的短板要素.据此提出加强对包头市的工业固体废物的控制管理,从而加快推进"绿色包头"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川省为例,选取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指标、地质环境指标、经济环境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将层次分析法(AHP) 运用于评价模型的建立,并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是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三个准则层共计28个子指标来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出了指标的权重,简要分析了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综合评判模型在城市滨河绿带景观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建立沈阳市南运河滨河绿带景观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由权重集和模糊评判矩阵构建AHP-Fuzzy评判模型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HP-Fuzzy综合评判方法在南运河滨河绿带景观综合评价中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滨河绿带景观综合评价得分为3.1843,综合评价为良,影响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水体和文化表达.该成果能够客观评价城市滨河绿带景观,并有效指导城市滨河绿带景观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市和深圳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角度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指标权重,并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机制,建立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模型,以期探寻最早经济特区2000-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主要表现为厦门市和深圳市均处于较高水平,且深圳市一直高于厦门市;另外,基于相对发展状态,厦门市和深圳市均存在滞后型、同步型和超前型,呈现不稳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利用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经济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以及低碳社会四大子系统、21个指标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根据上海市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上海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上海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喀什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7~2008期间12a的生态环境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喀什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生态因子的权重,得出了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并计算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最终对喀什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喀什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现波动性的变化特征,2002年前后的变化状况有区别,2002年以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比较低,而且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以下降趋势为主;2002年以后指数既有上升也有下降趋势,但指数比2002年以前的高,表明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总的趋势并不理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喀什市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整体上比较差,生态环境形势不乐观,因此喀什市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2.
福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提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模型评价了福州市生态环境.结果表明福州市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自然环境较差.并进一步分析了福州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对沈阳市城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收集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气候等条件和该地区降水量、蒸发量等影响地下水位的重要因子,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地下水位与各影响因子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对其地下水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及预测,为沈阳市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和分级量化,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白银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白银市合理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From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rbon dioxide and industrial pollutant emission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the case study of Shenya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w-carbon transition and evaluates the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and scenario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ity plays a key role in global low-carbon economic construction,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 urban scale can reduc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 to substantial extent. From the aspect of future development,the inpu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realiz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total amount reduction of pollutant emission.  相似文献   

16.
从地质环境条件出发,结合城市发展规划,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现有垃圾填埋场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初步选定景洪盆地东部团山新寨作为城市备用垃圾填埋场。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与AHP研究生态环境敏感度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要素,同时又需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格局.层次分析法在多要素综合评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GIS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将G1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重庆市丰都县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本文全面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丰都县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和分析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 引进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力, 得到以下结论: ( 1) 江苏省11 个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出现年份不一致,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 2)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趋好; ( 3) 江苏省11 个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驱动力是不同的, 存在客观差异; ( 4) 整体而言,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 其次是人口的增长与人地矛盾的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9.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ntegrate remote sensing with urban geography that the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urban land cover evolvement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Urban land cov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complicated artificial materials, which is the key factor to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technique. There are two main aspects in which the technique of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is applied to urban geography: one is to calculate vegetation fraction; the other is to build quantitative model of the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 obtained from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high albedo fraction and low albedo fraction. The technique of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is firstly applied to study urban renewal pattern, scale and mode which happened in Shanghai City from 1997 to 2000,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辽宁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DMSP,VIIRS夜间灯光与城市经济等数据,从城市人口、土地城市化、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固定投资等方面构建了异速生长模型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型,对其人地关系展开了长期的动态研究.对其人口-土地城市化及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做出了针对性评价.结果表明:辽宁城市群的人地关系主要受重工业经济与资源型城市开发影响,其中沈阳城市发展趋向扁平化,而葫芦岛、丹东等城市发展趋向立体化.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应该防止其城建用地粗放扩张,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城市应该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聚集.研究结果对于辽宁城市群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