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沉降室是余热锅炉中关键的除尘部件,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进入沉降室的换热烟气会夹杂大量烟气颗粒,高速的烟气颗粒撞击烟道壁面,造成了烟道壁面的磨损。本文基于EDEM-Fluent耦合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余热锅炉沉降室内烟道的磨损特性,设置烟气流含尘浓度为55 g/Nm3,烟气颗粒粒径为1 mm,密度为2500 kg/m3。对比分析了0.8Vt, 1.0Vt和1.2Vt三种不同进气负载下烟道各截面的流场特性与烟道内的颗粒分布,同时引入Archard磨损模型得到烟道各部位的磨损量分布。结果表明,二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28%增加到37%,挡灰板上部的相对磨损量由20%增加到27%,而一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17%下降到9%。磨损量变化的原因可归因于烟气流速和颗粒分布的变化。烟气流从入口处进入沉降室后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在二号灰斗以及挡灰板处流速达到最大值,且二号灰斗处形成了纵向的旋流,一部分颗粒随烟气流快速上升与壁面发生碰撞,这使得在各工况下,二号灰斗的处的磨损程度均明显大于其余部位。同时负载的增加还使得颗粒的分布呈现向三号灰斗处积聚的趋势,从一号灰斗处沉降的颗粒减少,磨损量降低。大量积聚的颗粒与三号灰斗壁面的碰撞使得三号灰斗的磨损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煤炭的燃烧效率,研制了煤炭助燃固硫除灰多功能促进剂,并在130 t/h煤粉炉上进行了应用效果试验.试验表明,促进剂按优化配比用于燃煤锅炉,具有助燃、固硫、除灰、提高锅炉热效率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石化新材料公司非光气法聚碳酸酯项目研发设计的重力除灰式废气废液焚烧装置,有害物质去除率≥99.99%,且排放尾气粉尘≤20mg/m~3,SO_2≤50mg/m~3,NO_x≤180mg/m~3。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地沉降烟气中大部分的粉尘,减少余热锅炉积灰、堵塞的可能,也可降低后期除尘装置的除尘压力,减少投资,延长除尘寿命,广泛适用于化工、冶金等工业行业废气废液焚烧处理及余热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4.
劣质煤的燃烧所产生的灰分不仅带来工业窑炉本身的清洁问题,而且使其余热锅炉在利用尾部烟气的同时受热面积灰严重.应用适合的除灰技术,减小吹灰开支,保证良好的除灰效果,就要选择必要的除灰手段.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锌厂109㎡沸腾焙烧炉系统余热锅炉,将原有的蒸汽吹灰装置经改造后,置换成以乙炔为燃气的高能脉冲爆破除灰装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TGM—R3锅炉具有供饮用水,蒸饭和供浴室用水三项使用功能。该锅炉规格:φ700mm,H1810mm,容水量320kg;钢材耗量:338kg;燃料种类:烟煤型煤;供开水量:300kg/h:常压蒸发量:38kg/h;排烟黑度林格曼级:0—1级;排烟含尘浓度:13mg/Nm~3;热效率:  相似文献   

6.
设备选择和经济性评估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ORC)热力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至关重要。文中以R123为工质,以某厂30t/h蒸发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作为案例,对ORC系统回收利用烟气余热进行了设备及热经济性计算分析,给出了具体设备热经济计算结果,锅炉烟道中换热管束的布置形式和尺寸。结果表明,系统单位装机容量成本为23 800元/kW,单位发电成本为0.285元/kW·h,投资回收年限为5.58年,净输出功为91.5kW,发电功率为88.5kW。考虑主要设备及运行维护费用,系统总投资约合人民币345万元。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锅炉总装机容量分析了回收锅炉排污热量的节能潜力,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回收锅炉排污热量的烟尘和SO2减排效果。以渭化集团动力车间220 t/h硫化床蒸汽锅炉技术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采用JRW-DN100型汽-水混合器回收锅炉排污热量的技术方案,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余热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根据该厂催化装置有关烟气参数、烟气余热回收状况及改造要求,采用国内成熟、可靠的管道式CO焚烧技术。改造后,催化余热锅炉可多产蒸汽8t/h,催化装置能耗降低753MJ/t原料;CO对大气的污染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针对干熄焦余热锅炉过热器的特点,建立描述其内部传热的简化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一台86.6 t/h的干熄焦余热锅炉二级过热器烟气和蒸气温度分布进行模拟,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过热器烟气进口温度和内部不同沾污情况对过热器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PG9171E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结构和系统特点,重点给出了汽包、除氧器水位控制、蒸汽温度、压力控制,最后针对机组的实际运行特点,提出了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热态启动时余热锅炉汽包的水位问题、变工况热力特点、燃气轮机负荷升速率对余热锅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浮头式废热锅炉工艺气侧的传热过程属于辐射状扩缩流横向冲刷管束的强迫对流换热,这种对流换热既不同于定截面流的横向冲刷管束的换热,又不同于一般的变截面流的横向冲刷管束的换热,文中用大比例尺(M1:2)模型测定了该换热过程的对流放热系数与雷诺数间的关孔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流动方式强化了对流换热过程,辐射状扩压流的放热系数比平行流横向冲刷错列管束的放热系数增加16%,而辐射状收缩流横向冲刷管束的放热系数比平行流横向冲刷错列管束的放热系数则增加4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气回收高温冶金渣粒余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采用自流床余热锅炉直接回收高温颗粒余热,用以生产蒸汽的技术路线.搭建了自流床余热锅炉换热实验平台,研究了换热管内水的雷诺数Re、渣粒流速和渣粒初始温度对余热锅炉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发现:渣粒侧的换热热阻值为水侧换热热阻值的55~100倍,综合换热热阻的大小取决于渣粒侧换热热阻的大小,换热管内水的雷诺数Re对综合换热系数和热回收效率几乎没有影响;随着渣粒流速和渣粒初始温度的提高,渣粒换热系数和热回收效率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干法粒化后的高炉渣颗粒余热回收工艺主要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由于空气的比热容小从而导致热效率低,因此,提出用自流床余热锅炉来回收高温炉渣颗粒的余热.基于CFD软件,将流动的颗粒当作连续的黏性流体,建立了一个三维数学模型,对颗粒绕流圆管传热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颗粒入口速度、水入口速度以及水入口温度对余热锅炉换热效果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颗粒和水入口速度,可提高换热效果;增大水入口温度,传热系数没有变化,但热回收率减小.  相似文献   

14.
新型吸附式冷管的最低制冷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余热固体吸附式制冷管.该种制冷管无节流装置、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强度较高,且每根管子自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制冷系统,所以其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研究了在吸附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剂(吸附质)充注量对制冷管性能的影响。由于该种制冷管的性能跟外部环境参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本文就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速和环境空气湿度等参数对其最低制冷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工质对为13X沸石分子筛-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运行情况,对不同工况下单根真空管的运行情况以及三根真空管串联运行的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主要分为吸热和放热两个阶段.单根真空管运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吸热阶段,晴天和多云工况下,日平均集热效率能够达到30%~45%;阴天工况下的日平均集热效率很低,只有6%左右,且在吸热过程中由于U型铜管中...  相似文献   

16.
提高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效率和降低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喷淋式助燃空气加湿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实验研究了助燃空气含湿量变化对燃气锅炉的烟气露点温度、系统热回收效率、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助燃空气的含湿量从3 g/kg增加到60 g/kg时,对应的烟气露点温度可提高8. 0℃;在维持喷淋水温度45℃、喷淋水质量流量0. 075 kg/s的工况下,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可达到8. 4%;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可从101. 6 mg/m~3降低到53. 3 mg/m~3。当助燃空气含湿量处于40 g/kg时,燃气锅炉运行比较稳定,排放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平均浓度为70. 1 mg/m~3。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不设埋管的流化床余热锅炉,分析讨论了该余热锅炉的设计依据,技术特点及有关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提出余热锅炉最佳排烟温度的确定方法,在考虑余热锅炉收益和投资的时间价值的条件下,建立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的优化模型;导出一定条件下余热锅炉受热面投资、经济排烟温度及余热回收系统年收益、净收益的计算公式,在多项工程设计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垃圾焚烧炉内传热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垃圾作为燃料具有水分高、热值不稳定等特点 ,给出了层燃和流化床燃烧方式垃圾焚烧炉的炉内传热计算。将层燃炉炉膛分为燃烧室和燃尽室 ,分别给出了燃烧室和燃尽室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 ,对高水分烟气的对流换热计算及黑度计算推荐了修正方法。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密相区和稀相区 ,针对各区受热面布置特点 ,总结了相应计算方法。该方法已经应用于垃圾处理能力为 15 0 t/ d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以及 5 0 ,10 0 ,30 0 ,80 0 kg/ h的系列层燃垃圾焚烧炉的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20.
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压省煤器,可回收锅炉烟气的余热,加热给水回热加热系统中的主凝结水,提高锅炉给水温度。低压省煤器连接方式有多种,针对霍林河电厂1#机组设计了6种连接方式,并利用等效热降原理对这6种连接方式进行了热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将低压省煤器与6#低加并联连接的方式节能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