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Pd-Bi/C催化剂的合成,Pd-Bi/C催化氧化葡萄糖的性能。结果表明:Pd-Bi/C催化剂催化葡萄糖的产率可达97%以上,选择性可达99%,且重复使用7次后,其产率及选择性仍然基本不变。另外发现:Pd-Bi/C催化剂中,最佳Bi/Pd(mol/mol)比为0.300-0.325。  相似文献   

2.
改进了用于垸基苯酚加氢制备烷基环己醇(酮)的Pd/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研究了Pd/C催化刺的再生方法.结果表明,以大孔径活性炭为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用浸渍法负载,以K2CO3为水解沉淀剂,HCHO和CH3OH混合溶液为还原剂,液相还原,水解还原一步进行,可以制备出高活性的用于烷基苯酚加氢制烷基环已醇(酮)的Pd/C催化剂;失活的Pd/C催化剂经乙酸处理,二氧化碳吹扫.氢气还原,可恢复原催化剂活性的77%.  相似文献   

3.
CFC—12的催化加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使CFC-12转化为HFC-32,为CFC-12的分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Pd/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而添加少量的V,既能提高Pd/C催化剂的活性,又能改善HFC-32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水溶性Ru/Pd—TPPTS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加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原位合成的Ru—TPPTS催化体系中添加PdCl2后,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尤其是0.50Ru/0.50Pd—TPPTS双金属催化剂表现出显著的钌和钯之间的双金属协同效应.在PB2=1.0MPa,70℃,反应70min的条件下,双金属催化剂0.50Ru/0.50Pd—TPPTS催化对-氯硝基苯中硝基选择性加氢反应时转化率达到100%,生成对-氯苯胺选择性为92.3%.对于取代基和取代位置不同的一些卤代硝基苯加氢,双金属催化剂0.50Ru/0.50Pd—TPPTS也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生成卤代苯胺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动法考察蜂窝陶瓷负载Pd催化剂催化氧化C3H8、C3H6和CO的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探讨了非贵金属氧化物、La改性以及水蒸气预处理等因素对Pd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为该催化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在乙二醇体系中采用有机溶胶法制备出了PdCo/C催化剂,XRD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粒度小,分散性好,同时元素钴的加入使催化剂的Pd-Pd间距缩小。采用电化学方法评价了催化剂对于氧气还原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PdCo/C催化剂具有比Pd/C要好的氧还原活性,同时具有Pt/C催化剂无法比拟的抗甲醇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7.
用铜做掺杂元素,采用浸渍法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贵金属载量为20%的Pd-Cu/C系列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比较了4种不同Cu含量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采用ICP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催化剂中金属元素的比例以及Cu掺杂对Pd/C催化剂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与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与预设值相近,Pd和Cu基本被全部还原;Pd-Cu/C催化剂为面心立方结构,元素铜的加入使催化剂的Pd-Pd间距缩小,从而HO2 ads和OO键能更好地吸附在催化剂金属表面;当采用NaBH4为还原剂,Pd与Cu物质的量比为3∶1时,催化剂(Pd3Cu/C)的平均粒径为3.4 nm,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AS达到38.9m2/gPd,电化学性能较Pd/C催化剂有很大提高,接近Pt/C商用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负载型铜催化剂中加入少量Pd后对其化学吸附性质和对顺丁烯二酸酐加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的引入使催化剂对一氧化碳的化学吸附量显著增加,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显著提高,并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范围降低。催化剂的组成、制备方法不同,其化学吸附性质和加氢活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对一氧化碳的化学吸附容量和其催化加氢活性之间显示出良好的顺变关系,催化剂在230—290℃温度范围内还原,对一氧化碳的化学吸附量最大,加氢活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9.
催化剂Pd/C的组成设计和制备方法是糠醛液相制四氢呋喃的重要因素。分析金属Pd的催化活化机理 ,确定以浸渍法制备负载型Pd催化剂。改变制备条件可以控制催化剂的结构型式 ,提高其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高活性Pd—Bi/C催化剂催化氧化葡萄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研制出的高活性,高选择的Pd-Bi/C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葡萄糖可使葡萄糖酸钠的产率达98%以上。选择性高达99.8%。在文中对何选择铋与钯组成双金属催化剂及其高活性的机理作了较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催化剂Pd/C的制备、回收使用及助催剂的情况, 并比较了Pd/C反应前后的XPS谱. 通过实验, 还发现PdCl2 和PdO 同Pd/C相比有相同的催化活性. 最后, 建议了氧化羰基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对浸渍法制备Pd/C催化剂表面积影响因素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c/C负载型催化剂,由活性组化Pd原子和载体活性炭组成,用于糠醛液相脱羰制呋喃。因为多相催化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上,所以催化剂的表面积,特别是反应可利用表面积决定催化剂的活性。根据EBT容量法,测定不同浸渍条件对Pd/C表面积的影响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pH值和焙烧温度是使Pd/C具有较高活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在乙二醇体系中采用有机溶胶法制备出了PdCo/C催化剂,XRD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粒度小,分散性好,同时元素钴的加入使催化剂的Pd-Pd间距缩小。采用电化学方法评价了催化剂对于氧气还原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PdCo/C催化剂具有比Pd/C要好的氧还原活性,同时具有Pt/C催化剂无法比拟的抗甲醇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氯离子对Pd/La-Ce-Al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在Pd/La-Ce-Al催化剂中的存在降低了催化剂对CO和C3H8的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胡劲召  李凤仪 《江西科学》2008,26(6):876-879
研究了氯离子对Pd/La-Ce-Al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在Pd/La-Ce-Al催化荆中的存在降低了催化剂对CO和C3H8的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As a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 palladium nanoparticle decorated nitrogen doped graphene (Pd/N-rGO) has drawn much attention owing to its high absorption capacity at moderate conditions. However, its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cycle performance, which is essential for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s been rare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redu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synthesize nitrogen-doped graphene decorated with Pd nanoparticles (Pd/N-rGO). Taken it as a representative, the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cycle performance of Pd/N-rGO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ree cycles the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dropped from 2.9 ​wt% to 0.8 ​wt% at 25 ​°C and 4 ​MPa press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hed from Pd/N-RGO sheet after cycle performance test, and then agglomerated. These phenomena will weaken the hydrogen spillover effect, leading to the decrease of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Meanwhile, decreased defects reduce the hydrogen absorption sites, which will thus deteriorate the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相似文献   

17.
以添加Na2CO3和NH3.H2O为络合剂的微波多元醇法制备碳纳米管载Pd催化剂(Pd/MWCNTs),并考察了络合剂对催化剂甲酸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3.H2O络合剂制备的Pd/MWCNTs催化剂,其Pd晶粒平均粒径最小(5.2 nm),对甲酸氧化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好。NH3.H2O与PdCl2能形成络合物,可能会促进微波合成中碳纳米管上形成均匀分散且较小粒径的Pd粒子,因此提高了催化剂的甲酸氧化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对密闭容器中痕量氢气样品利用钯合金吸氢的特性进行浓缩的方法,对钯合金的吸氢容量做了理论分析,采用样品气透过钯管的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钯合金吸氢特性设计的透氢装置,以高纯N:为携带气,在温度390~450℃、适当的样品气流速条件下,H2渗透率达70%-80%且恒定,可用于氢的痕量分析;经稳定性、可靠性实验证明该分析方法具有精度高、简便迅速等特点,对痕量氢气的检测极限可提高10-100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掌握流动法—甲醇裂解实验中催化剂的活性,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CeO2-ZrO2(Pd/CZ)和Pd-Co/CeO2-ZrO2(Pd-Co/CZ)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储氧量测定、CO化学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催化甲醇裂解反应活性。结果表明,Co的添加不仅提高了催化剂的储氧性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程度,同时,使得金属和载体间相互作用增强,增加了Pd周围的电子密度,使Pd保持在部分氧化状态Pdδ+(0δ2),进而提高了甲醇催化裂解反应的活性,280℃时甲醇能达到完全裂解,实验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