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半坡遗址参观保护大厅的建筑理念,探讨了新型结构在博览类建筑,特别是遗址保护建筑中的应用.利用膜结构的结构性能和形式特征,使其与远古的文化联系起来,通过对原始人的房子与现代拉膜结构建筑的比较,反映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中,试图用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示历史.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4,(9):45-46
文化遗产的内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⑴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⑵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⑶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列入文化遗产项目的标准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1日,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在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区———太山龙泉寺,发现了一处建筑遗址,经有关专家发掘证实,为唐武周时期佛塔基址。据了解,现基址下已发掘出地宫一座,地宫内藏有石函一个,石函内有木椁,木椁内有鎏金铜棺,历史、艺术、文化和科研价值极高。目前,太原市文物局已邀请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会同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完成对该遗址出土文物的清理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遗址空间分析是解读遗址功能、阐释先民在遗址中的生产生活状态的重要手段. 本文选取水洞沟遗址2 号地点(SDG Loc.2)第2 文化层的遗存作为研究对象, 着眼于遗址结构和居住面的空间功能组织,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探讨先民的行为方式和遗址性质. 在确定了遗址的原地埋藏性质后, 对出土的各类标本和火塘遗迹进行空间复原、时序性和相关性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对遗址居民行为方式、群体规模与构成、遗址功能进行了讨论. 指出SDG Loc.2第2文化层为晚期智人居住的开放式大本营, 居民以火塘为中心进行复杂的生存活动. 这项成果对研究同类遗址的空间利用和先民适应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1973年与1977年,在对河姆渡遗址的两次科学发掘中,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制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同时也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6.
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是适应建筑要求而形成的特殊的剪力墙结构,被广泛运用于现代高层建筑。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及计算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建筑构造与细部的产生、发展过程,探讨了其与建筑使用功能、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关联,具体揭示了其真实性、精致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文化表现特征。同时,针对当前的建筑发展状况,分析了构造与细部的表现趋势,使之有助于人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持和发展本地区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建筑构造与细部的产生、发展过程,探讨了其与建筑使用功能、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关联,具体揭示了其真实性、精致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文化表现特征.同时,针对当前的建筑发展状况,分析了构造与细部的表现趋势,使之有助于人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持和发展本地区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9.
大同市北魏太官仓储遗址位于大同市城北操场街中心偏东处,为北魏唯一的粮库遗址,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针对粮仓遗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经过仔细的研究,重点在保护理念和方法上进行了探索,旨在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的遗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古代DNA信息研究黄河流域家猪的起源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向海  袁靖  罗运兵  赵兴波 《科学通报》2012,(12):1011-1018
猪的起源驯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科学问题.古DNA技术可为家猪起源驯化研究提供更为直接的科学证据.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家猪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曾发生过独立的驯化过程,但黄河上游的古代猪样品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选取黄河流域的3个遗址出土的14个古代猪样本为实验材料,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和DNA测序,结合现代不同品种家猪、野猪及黄河中下游猪古DNA序列信息,系统分析了我国家猪的起源驯化关系.实验共获得5个古代猪样本mtDNAD-loop 179bp的DNA序列,包括2个湖北青龙泉遗址样本和3个青海喇家遗址样本.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湖北青龙泉遗址与青海喇家遗址的样本分别共享1种单倍型.结合现代不同品种猪、野猪及黄河中下游猪古DNA序列信息,发现湖北青龙泉遗址样本与山西贾湖遗址的部分古代样本具有相同的单倍型,青海喇家遗址的样本与山西高红遗址和陶寺遗址的另外部分样本具有相同的单倍型,并且这2个单倍型对应于中国现代猪种的2个主单倍型,说明黄河上游与中下游的猪具有相同的驯化中心.本研究填补了黄河流域上游古代猪DNA研究的空白,为中国家猪的起源驯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佐证.  相似文献   

11.
张灿辉  胡晔旻 《自然杂志》2012,34(4):229-230
现代建筑设计中,光影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将阐述建筑设计,空间美学与光影的关系,并结合成功例子和经验对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广泛应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现已基本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并逐步向更为具体化、客观化、现代化的方向全面发展。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工程预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预结算的管理是否合理、有效,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工作的进展与效果、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工程项目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是否能够得以实现等诸多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认清现阶段工程预结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并结合工程项目资金运用的实际情况,适时加以有效的控制措施与方法,逐步革新与完善我国工程项目预结算工作的管理效果,促进其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节约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能源的使用,如何既保护环境的发展,又节约人们生存能源的使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建筑工程方面,从工程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工程建筑施工直到建筑工程完工后的使用,都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能源。提倡科学的节能理念是建筑工程节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根据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一些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被应用到现代建筑施工中,为我们创造节能型的建筑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国家节能环保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离心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阐述,对现代煤矿使用的各种离心泵进行具体分析,并展望今后煤矿用离心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荣 《科学之友》2009,(9):73-74
文章系统地探讨了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表达艺术文化时的一些总体特点。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景观设计要遵循4个设计原则:功能性、审美性、独创性与时空性,将景观设计与艺术文化相结合,并在景观环境中与时尚艺术设计共同主导景观设计主题,将使景观设计艺术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强调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而是人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移植过程,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特定的价值取向对科学传播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杏花村镇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布局特色和传统特色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传统特色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建筑群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保护与发展的构思,提出保护和发展并重,深化旅游开发,打造"大杏花村"的旅游品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陶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但十几年的发展已同世界陶艺主流相结合。文章通过对现代陶艺的介绍,将之与传统陶艺相比较,深入分析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证实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袁达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的风貌既是崭新的,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陶艺从感觉泥性.到超越泥性,到演绎泥性,逐渐走向成熟,而且中国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百年来数代艺术家都曾面对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问题,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新的历史高度上展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于智能住宅小区的设施使用现状、空间利用现状以及建筑内外环境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整理,用建筑设计的专业语言阐述在住宅小区设计中如何体现智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