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秦岭大水式金矿含金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西秦岭南缘的大水式金矿是一个新类型金矿,其容矿主岩为一套热液硅质岩。硅质岩的产状、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空间配置等与典型热泉体系沉积物架构相似,硅质岩化学组成与广东长坑硅化岩、腾冲热海硅质岩、美国卡林型金矿含矿似碧玉岩以及海底热泉硅质岩相近,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曲线、硅氧同位素组成等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燕山期陆内造山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金矿类型可能属于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列中的一个新的矿床式。  相似文献   

2.
胶东脉型金矿成矿深度与矿体延深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体与岩浆成矿热液有关的,产于矿脉中的金矿体,称脉型金矿。本文以成矿深度作为脉型金矿的分类依据,胶东地区可分为中深和浅成两类脉型金矿。从成矿深度模型中,获得中深脉型金矿成矿深度的理论值主要为2.46-3.8km,浅成的0.22-2.49km。从矿体延深模型中,获得中深脉型金矿的延深理论值主要为0.402-1.002km浅成的0.164-0.558km。  相似文献   

3.
西天山阿希金矿浊沸石化与古地热成矿流体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野外考察、显微镜下薄片鉴定、X射线物相分析和矿物红外光谱等研究,确定了阿希金矿浊沸石化的普遍存在;根据浊沸石化发生的规律及其与矿床形成的关系,确定浊沸石化主要见于矿体的上部和外围,发育在地热流体系统的边缘和演化晚期,可作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标志之一。导致阿希金矿浊沸石化的流体性质与热泉型金矿成矿流体和现代地热田类似,流体作用发生在石炭纪,证明西天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形成和保存环境,因此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4.
作者发现金矿(化)点20余处,包括4个类型:(1)受花岗岩中相关剪切带控制的黄铁绢英岩金矿;(2)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型脉型金银矿;(3)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4)陆相砾岩金矿。(1)、(3)两种类型金矿具工业规模。黄铁绢英岩金矿主要赋存在以胶东群为交代基体的重熔花岗岩或交代花岗岩的构造蚀变带中心。这类构造蚀变带是遭受长期构造应力作用并叠加后期构造破裂经热液蚀变形成的。成矿热液为中温碱性溶液,金多呈金氯络合物形式被活化搬运。该类型金矿与强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上等间距成群出现。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为缓倾斜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受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上、下含炭岩系控制。金矿在上、下含炭岩系中多层出现。此类矿床为晚元古代胶北地体隆起为陆,风化剥蚀产物沉积在中生代断陷盆地陆相湖泊基底堆积物中,由于盆地底部丰富的有机质及粘土对古风化产物中分解的自然金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金矿源层,AU:14-800ppb。在燕山晚期强烈构造变动影响下,成矿热液活动,有机炭在矿床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富金作用,形成工业矿床。这是一新类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扬子板块东南缘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为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热液演化体系比较复杂.本文依据热液地球化学和矿床地质研究.首次将该类矿床的成矿热液划分为四个成矿热液演化体系:(1)大气降水成矿热液演化体系,溶液以大气降水为主,形成热泉型金矿;(2)石油卤水成矿热液演化体系,溶液来源于地层,以有机质参与成矿为特征,形成石油卤水热液型金矿;(3)盆地卤水(建造水)成矿热液演化体系,形成盆地卤水型金矿;(4)岩浆水-建造水成矿热液演化体系,成矿热液主要由岩浆水和地层中建造水构成,形成岩浆水-建造水热液型金矿.不同演化体系热液的C、O、H、S同位素和矿液成分均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觉罗塔格成对金矿带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法,研究总结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金矿的基本特征和各类型金矿间的相互关系。发现该区的中深成热液金矿(包括韧性剪切带型无岩浆热液型)和浅成热液金矿分带相邻产出;前者受康古尔-黄山缝合线为主体的推覆隆起带控制,后者受堆覆带后侧的石英滩-雅满苏同碰撞伸展带(喜马拉雅型伸展带)控制;成矿时代相互对应,都形成于碰撞造山期(295 ̄244Ma)。将这样的两个矿带统称为成对金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二道沟金矿床矿物学的详细研究和对比,表明该矿床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和低温热液蚀变十分发育;与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热液金矿的矿物组合十分相似;其应属于与流纹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密切相关的浅成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斑岩-浅成热液金(铜) 体系及其成矿流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伴随着广泛的热液成矿作用,形成斑岩型、浅成热液型、以及两者之间的中成热液型金铜矿床,构成"斑岩-浅成热液金铜成矿体系".由于这几类矿床在形成深度及与浅成侵入岩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上存在明显差别.但是它们的成矿流体都以大气降水为主导,并且有岩浆挥发组分不同程度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耿庄金矿床金矿物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耿庄金矿床成因,开展金矿物特征系统观察研究.用电子探针测定了金矿物成分,计算金的成色.发现金矿物种类主要以银金矿为主,有少量自然金;金矿物成色508~896,平均673.观测金矿物的形状和大小发现,耿庄金矿物以角粒状等不规则形状为主,中粒金、细粒金较多.主要赋存在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裂隙、晶隙中.结合产出特点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讨论了耿庄金矿物的形成条件及矿床成因意义.认为耿庄金矿矿床成矿期长,成矿阶段多,经历了中温-中低温成矿阶段,但以低温为主;形成作用为浅成-超浅低温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研究了焦家式金矿与玲珑式金矿的共生组合关系,利用不同方法测定了两类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并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焦家式金矿和玲珑式金矿具有相同的成矿热液来源和相似的物理化学条件,从焦家式金矿到玲珑式金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化和同一种类矿床从早到晚的演化相一致,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中粗粒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扬子板块东南缘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为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热液演化体系比较复杂。本依据热液地球化学和矿床地质研究,首次将该类矿床的成矿热液划分为四个成矿热液演化体系:(1)大气降水成矿热液演化体系,溶液以大气降水为主,形成热泉型金矿;(2)石油卤水成矿热液演化体系,溶液来源于地层,以有机质参与成矿为特征,形成石油卤水热液型金矿;(3)盆地卤水(建造水)成矿热液演化体系,形成盆地卤水型金矿;(4)岩浆水  相似文献   

12.
张国荣  赵保青 《甘肃科技》2010,26(11):25-28
夏河县华尔寨梁金矿是2006年通过异常查证发现的,在叙述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它西秦岭其它金矿的类比,探讨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区域成矿背景、矿区控矿因素显示,断裂构造、中三叠统下部建造层是主要的控矿因素。矿床所处区域地质背景、断裂控矿特征与鹿儿坝金矿相似,但矿石物质成份与鹿儿坝金矿明显不同,却与另外一个Ⅲ级构造单元—碌曲-武都古生代裂陷盆地的大水金矿类似,属于中、低温热液(交代)型金矿。  相似文献   

13.
探讨沂沭断裂带中段及其西侧金矿床的成矿类型及成矿作用,为金矿勘查提供依据。研究区金矿床类型包括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其中岩浆期后热液型又分为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潜火山热液石英脉型。选取铜井金铜矿床和化马湾金矿床作为岩浆期后热液型和绿岩带型金矿类型的典型代表,从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岩浆作用是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成矿主导因素,控矿构造是其空间展布形式;区域变质作用是绿岩带型金矿成矿的主导因素。该地区寻找与燕山期侵入杂岩体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金矿床是下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其中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分布区、爆破角砾岩筒、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以及化探异常与地质标志相对应地段均是找矿勘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俊峰 《甘肃科技》2010,26(14):35-38
吊井子金矿赋存于古元古代—太古宙多期多次变形的深变质岩系中,矿床具有明显的断裂控制特征,矿体规模小,矿石品位较高为其特点。从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华力西晚期中低温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同时为寻找同类型矿床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洛宁县龙王庙金矿是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新发现的金矿床.对龙王庙金矿地质特征、物探异常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时期进行分析.该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期,矿床类型属基于A型俯冲建立的CMF模式下的造山型热液矿床.矿床的产出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矿区物探异常显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验证钻孔证实M1异常为K1矿体在深部的矿化信息显示.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天山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 -伊犁板块的东南部边缘 ,包括伊犁石炭纪裂谷、那拉提地块、哈尔克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主要已知矿床 (点 )按其容矿围岩可分为镁铁 -超镁铁岩型、斑岩型、花岗岩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陆相沉积岩型、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型。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区内以找金矿主 ,兼顾铜镍矿等。金矿以穆龙套型和火山岩型金矿为主 ,同时注意卡林型和中 -酸性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型 ;铜矿以镁铁 -超镁铁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地质与成矿条件与中亚成矿域具有可比性 ,因此 ,新疆西天山西段金铜成矿带应为中亚成矿域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以银洞坡金矿床中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黄铁矿微量元素开展原位微区分析,探讨其矿床成因。根据野外和室内观察结果,银洞坡金矿中黄铁矿主要划分为3个世代。黄铁矿微量元素表明,Py1为沉积成因黄铁矿,与金形成无关;Py2、Py3具岩浆热液成因黄铁矿特征,为成矿期黄铁矿。结合区域矿床地质,银洞坡金矿为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长坑金银矿床中金和银分别构成独立的金矿体和银矿体.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包括原生矿石和次生氧化矿石.氧化矿石的矿物种类简单,主要是石英,其次是粘土矿物,少量的针铁矿、臭葱石,微量的磁铁矿、锆石、黄铁矿和其他硫化物,偶见自然金.原生金矿石包括硅质金矿石、钙硅质金矿石、铝硅质金矿石三种类型,原生银矿石主要是硅质银矿石.原生金矿矿石矿物包括黄铁矿、雄黄、雌黄、重晶石、辉锑矿,其次是白铁矿和极少量毒砂和自然金,为一套浅成低温矿物组合.原生银矿矿石矿物是方铅矿、闪锌矿、银黝铜矿、深红银矿、硫锑铜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银矿、辉银矿,次要矿物有黄铁矿、黝铜矿、黄铜矿、脆硫锑银矿、淡红银矿,是一套中深成中温的含银单硫化物和含银硫盐矿物组合.反映金、银矿床分属浅成低温和中深成中温热液交代成因的两次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金矿成矿在先,银矿成矿在后并叠加改造了金矿.  相似文献   

19.
帕奔金矿床赋存于古生界二叠系灰岩中及与之相邻的接触带上.矿床受NNW向脆性断裂的控制,区域内构造发育,成矿条件优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帕奔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地质概况、金矿矿床的类型及特征等的研究,按照矿床矿体热液作用类型、矿体就位方式和地质环境可分为四类: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断层破碎角砾岩型金矿、热液充填碳酸盐脉型金矿、红土型或溶洞型金矿.总结出该区是以构造作用和围岩蚀变为主的控矿因素,且运用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异常组合的方法,获取了区域找矿标志,对以后该地区寻找金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怀玉  王文臣 《甘肃科技》2008,24(1):57-59,93
甘肃省岷县大沟寨金矿位于西秦岭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的西北部,东临鹿儿坝大型金矿及簸箕沟中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为中三叠世第三岩组,矿体定位受近东西向压性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为磁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锑矿—方铅矿,成矿元素组合为As-Sb-Hg-Au(Ag),成矿温度介于181℃~300℃,是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