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感应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机理以及不同雷击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的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安装线路避雷器、提高线路绝缘配合、架设避雷线、增设耦合地线等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以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2.
耦合地线的作用是增大耦合系数,增大雷电流向杆塔两侧的分流,从而提高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跳闸率。本文推导出具有避雷线及耦合地线的送电线路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对在实际工程中分析、评价耦合地线在防雷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在宜昌所辖500 kV线路上的应用,针对雷害较为严重的三江二回线路59#杆塔,采用了ATP-EMTP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对该基杆塔安装线路避雷器前后的耐雷水平进行计算.结合线路避雷器挂网运行的实际情况,认为避雷器的应用是输电线路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10 k V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直击雷和感应雷过电压计算模型,提出了临近变电站线路段防雷保护措施,获得了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下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大小,分析了不同措施的防雷性能和对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安装母线避雷器后,变电站入口过电压幅值可大幅度下降;架设避雷线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下,变电站入口的过电压峰值可分别下降73%和28%左右。安装绝缘线后,避雷器数量和安装位置对耐雷水平和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陡度影响较大,当避雷器安装位置位于绝缘线两端时,对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抑制效果较好,可使变电站入口感应过电压峰值下降52%左右。研究可为架空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的保护方案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及耐雷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相模变换将Agrawal模型转换为模量的波动方程,根据特征线法对波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感应过电压的等值计算电路,并对雷电电磁场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建立感应过电压在PSCAD/EMTDC软件中的计算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土壤电阻率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及避雷器、耦合地线降低感应过电压的效果。结果表明,应对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配电线路重点保护;线路绝缘水平较低时(150 kV)要有效降低感应过电压,在土壤电阻率较低、较高时避雷器间距分别不宜大于400 m、200 m,绝缘水平较高(300 kV)且土壤电阻率较高时,避雷器间距不宜大于400 m;耦合地线与线路高度差越小,降低感应过电压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山区配电线路运行时存在雷电直击现象,而目前35 kV配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35 k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变化规律并优化避雷器布置方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无避雷器时耐雷水平低,装设避雷器可明显提升线路耐雷水平;采用每2至3基杆塔安装1组避雷器的安装方式,只有当雷击发生在安装了避雷器的杆塔附近的导线上时,才能显著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在易遭雷击的档距的两个杆塔上装设避雷器,线路耐雷水平能明显提升,且当雷击档距中央时耐雷水平最高。研究结论为35 kV配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及差异化防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110kV斗黄甲乙线架设耦合地线防雷效果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本堂 《广东科技》2008,(22):91-92
本文介绍了110kV斗黄甲乙线架设耦合地线后对提高线路耦合系数,增强分流效果及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等的计算,说明架设耦合地线对多雷区高压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故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伤害,将线路避雷器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易击段,可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针对35kV输电线路中间地带无架空避雷线的情况,采用在易击点和线路两端挂装有机复合绝缘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防雷措施。本文对于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110kV斗黄甲乙线架设耦合地线后对提高线路耦合系数,增强分流效果及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等的计算,说明架设耦合地线对多雷区高压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故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秦建 《科技资讯》2008,(4):19-19
为了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伤害,将线路避雷器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易击段,可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鉴此,介绍了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并对近年来肇庆四会供电分公司部分已挂网运行的避雷器进行了跟踪分析,原多雷击杆塔自从加装了线路带串联间隙避雷器后,迄今杆塔未发生雷击跳闸。  相似文献   

11.
提高输电线路避雷器防雷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输电线路避雷器的防雷原理并对其线路避雷器进行了跟踪分析,对线路避雷器的防雷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通常采取多种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主要有:架设避雷线、加装耦合地线、改善保护角、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增加绝缘子数量)、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等等。但在防止绕击雷、反击雷对输电线路造成影响以及在高土壤电阻率的线路杆塔防雷问题上,仍不能找到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此,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技术措施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以降低雷击跳闸率、减少雷击故障,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王艳  余发山 《科技信息》2011,(16):141-142
本文通过对焦煤35kV电网雷击断线事故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采用降低接地电阻、中相安装氧化锌避雷器、架设避雷线等方法,采取绝缘子绝缘等级与接地系统工频测试电阻相配合的防雷措施,对电网进行了防雷技术改造,经当年雷雨季节的考验,线路整体耐雷水平提高,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送电线路杆塔的接地对送电线路的防雷至关重要,特别是对110kV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影响较大。本文对110kV送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降阻的措施行了阐述,以期得到有效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的分析,提出在输电线路设计时,防雷措施设置的重要判断依据为年落雷密度.  相似文献   

16.
浅论输电线路受雷击原因与防雷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华 《广东科技》2010,19(24):169-171
线路防雷工作一直是输电线路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供电公司在认真分析历年遭受雷击跳闸线路及地形地势基础上,分期分批稳步推进输电线路防雷工作。如何才能寻求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防雷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防雷的基本思路,一方面是尽量避免雷击的发生;另一方面在雷击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外绝缘上承受的过电压。并由此思路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如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减小线路地线保护角、架设耦合地线等防雷措施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减少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电力运行部门必须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来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文中基于采用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降低跳闸率、工程费用、效果目标、维护难易度、运行寿命等因素的影响,构建了一个适用于配电网的防雷措施评估模型,并对实际线路防雷措施进行评估.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各防雷措施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各改造方案的隶属度,从而确定线路最优化的改造方案.结果表明,该评估系统能够有效地对配电线路进行评估,确定配电线路最优防雷措施及线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陈玉才 《广东科技》2008,(18):177-178
由于近几年来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称线路避雷器)的研制成功,为解决线路的防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从分流的角度,通过对雷击杆塔时110kV线路避雷器的仿真实验,在理论上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指出了线路避雷器在实际运用中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瑜 《科技信息》2012,(29):384-386
介绍了近年来固原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科学分析了跳闸机理、指出了传统防雷技术存在的漏洞和新的防雷技术如何堵漏.能更有效的防止绕击和反击:当怀疑线路发生了雷击跳闸时,如何根据保护动作情况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和GPS迅速找到故障点;以及工区结合固原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特性.在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因地制宜分别安装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防绕击侧向避雷针和可控放电避雷针等诸多防雷措施.挂网运行三年多以来,线路的耐雷水平比以前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了雷击跳闸事故,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避雷器计数器的动作次数是判断避雷器运行状况的主要依据之一,但人工和无人机航拍读取避雷器动作次数不仅实施难度大,且部分数据无法获取。文中提出一种根据雷电定位系统、输电线路设备台账数据与防雷机理相结合的带固定间隙避雷器动作次数计算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由输电线路与雷电流参数确定线路的引雷区,并根据避雷器安装时间和雷电定位系统历年数据统计引雷区的所有雷电流;然后,利用规程法计算该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根据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计算该线路的最大、最小绕击雷电流值和雷电绕击率;最后,通过分析反击雷与绕击雷致闪络个数来计算出带固定间隙避雷器的动作次数。实例验证表明,该新方法计算的动作次数与实际动作次数基本相吻合,能有效地计算反击雷致避雷器动作的次数与绕击雷致避雷器动作次数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