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8,(6):15
家家户户厨房里的老朋友即将增添一副新面孔,这就是一款高科技数码案板。这块案板上嵌有一块可折叠液晶显示屏,从此,你在厨房里就可以随时看着菜谱,变幻出各种美味佳肴。不仅如此,你还可以下载最新的菜谱,每顿都尝试新菜式。  相似文献   

2.
即使你是个美食家,但相信你看了下面的这份“菜谱”也会感到惊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食物范围正日益扩大,可以预见,现在和不远的将来,已经和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奇食品走上我们的餐桌。  相似文献   

3.
烹调好帮手     
来自荷兰丰蒂师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开发的“食谱专家”程序,可帮助人们健康生活。该程序由食谱浏览器和菜谱两部分组成.人们通过它可浏览过去一周自己吃了什么,决定新的一周该吃什么。在选定食谱后,  相似文献   

4.
血糖高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肥胖、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很多人非常努力地控制主食、设计菜谱,却很可能忽视了高血糖的重要帮凶——晚饭吃太晚。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晚餐吃得晚,对血糖来说是种灾难。晚餐是如何影响血糖水平的?想要控糖,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这就为你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国家的菜谱中,对于菜式的取名大多平铺直叙;就连艺术水准较高的法国,其菜式的取名也是平淡无奇。而中国菜式的取名就大不相同,多彩多姿的各式菜名可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有以写实主义手法,又有用浪漫笔调命名的菜式;它们不仅融入了政治、历史、地理、人物等背景,而且还富有神话、民俗、传说等情趣,对此,许多研究人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有一种奇怪的植物,必须用海水浇灌才行,改用淡水就活不成。这就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专家用碱性植物培育的一种叫作贝齐罗比(Salicornica bigelovii Torr)的实验植物。 神奇的贝齐罗比 培育贝齐罗比用的野生植物沙利贡最早为北美土著人所发现,并被用作主食。传到欧洲以后成了美食家眼中的一种色拉,这种味道鲜美的小菜在英法等国的菜谱上至今有一席之地。 目前,已在很多国家引种的贝齐罗比是沙利贡的第10代,专家  相似文献   

7.
<正>就在昨天,我们还在幻想未来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当你推开家门时,灯光会自动亮起,电视播放的是你喜欢的节目,热水器开始工作,窗帘也自动拉上,冰箱温馨地推荐着营养菜谱……这些曾经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智能家居,随着科技的进步开始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也许在许多中国用户看来,智能家居的形象仍然比较"高冷",而事实上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思维的逐渐完善,智能家居已转变成了一个平易近  相似文献   

8.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科学实验室主任迈克尔说:“许多人已预料;到1990年初,计算机硅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将要结束。”要继续提高计算机的运转速度,降低计算机的价格,就必须要寻求新的技术。研究者已经在各个领域从事研究,有些研究工作真是不同寻常的,例如:用光线代替电流的计算机;温度下降到绝对零度的计算机;用细菌结构制造的计算机。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增加计算机的功能和提高计算机的运转速度,目前使用的计算机还不适应人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沥青路面基底材料、封层结合料、透封层材料组合对下封层材料用量,以及基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集料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0.
一旦采用少许一般性技术,许多小型计算机就能有效地同时运行,由此可以解决从空气动力学到天体物理各门学科中需要大量计算的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开始一场计算革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展不仅导致更快的计算机,也导致更加便宜、更加小型化的计算机——由几片集成块组成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的实用价值大得令人瞠目结舌,而且也使得制造“超大功能计算机”,或称之为“超计算机”成为现实可行,这即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型计算机组成的并行处理机。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离不开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离不开计算机。现代人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一点正在受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承认。当今社会有3个学习热点,即:计算机、英语和汽车驾驶技术。而学习计算机的社会面更广泛、更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计算机,但如何学习计算机,迎接新挑战呢?下面就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仅供考虑。  相似文献   

12.
思维机器     
计算机和人不是同类的种。计算机执行的是一系列电子材料运算,计算机对自身从事的活动一无所知。计算机中不存在“信息”,知识只能存在于智能意识中。计算机的活动既非逻辑的也非数学的,计算机不执行“逻辑运算”。无意识的逻辑是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没有给还原论提供任何根据。哲学上进行分析,强调的应是机器和人类智能间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3.
跨时空角斗     
示威的尖鸣在蕨丛中回荡,缤纷的羽毛炫耀地舞动,一条长尾灵活地甩着,镰刀般的脚底下,孱弱的猎物在血水中逐渐停止了挣扎. 一只超过3米长的“怪乌”低下头,对着猎物凝视了片刻,那是一个长着褐毛的小家伙,全长不到20厘米,虽然已经死去,还睁着大大的、惊恐的眼睛,看上去就像一只老鼠.怪鸟自然不知道什么是老鼠,但它对这种猎物十分熟悉,它的肉是怪乌的日常菜谱.如果怪乌有知识,会知道这种小兽被称为始祖兽,早期的哺乳动物之一,也是老鼠、大象和人类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4.
阿俊 《科学之友》2008,(1):60-61
通过对沥青路面基底材料、封层结合料、透封层材料组合对下封层材料用量,以及基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集料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5.
本周IBM公司透露其绝密的新式个人计算机时说,第三代计算机将在稳步发展中。第一代计算机的用户常常要自己编写程序。第二代计算机包括IBM公司早期生产的PC型及其同类产品,它们更适合普遍使用。第三代计算机上配备有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微处理机集成电路块,有多种记忆功能。IBM公司的新型PC型计算机图文大为改善,使用极为方便。“到九十年代计算机会开始模仿人类的感官,”硅谷软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硬件设计中,体积日趋微型化。不再有人认为,迄今携带成千比特信息的集成硅片和用集成电路块精巧组装起来的计算机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已有一些计算机专家在设想,有朝一日生物分子本身将起到计算机的作用,这种计算机不是用集成块组装而成,而是用一个个分子构造而就。他们认为,计算机可由成千上万个细菌来建造这一革命性设想的付诸实现将是遗传工程面临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17.
●制造出一种能在有生命的细胞内或其他部位运行的简易计算机,是否有可能性?如果我们能够设计出多种新型计算机,届时这些新的计算模式会融入人们的生活中,那么,计算机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计算机的价值通常使用千兆赫、千万亿次和字节——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18.
奇云 《科学24小时》2002,(10):10-12
一、把计算机穿戴在身上已不再是梦想过去,人们在憧憬计算机的未来时,经常会定格在能以更自然的方式携带和使用新一代计算机——可穿戴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WearComp)上。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非常有预见地谈到“把电脑穿戴在身上”。今天,这一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把计算机戴在头上、装在兜里、缠在手腕上甚至镶在眼镜上……各种形式的可穿戴计算机已经出现,并开始走入应用领域。计算机领域正在悄然进行着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的高级语言是人机对话的媒介,不同机器使用不同的语言、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第五代计算机将采用什么语言呢?《PROLOG语言和第五代计算机》一文论证了PROLOG语言和第五代计算机的关系。本文与本刊7卷7期发表的《谈谈第五代计算机》一文成为一组介绍新一代计算机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生物计算机     
一前言研究生物、利用生物学研究成果来帮助开发新的信息处理元件和计算机的方法在80年代中期开始得到重视,同时,生物芯片、生物计算这类术语也流行起来.虽然生物计算机的概念尚不能明确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决不局限于过去基于某种简单概念而开发的定义清晰的计算机类型,比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五代并行处理机、模糊计算机、神经网络等。由于人们对生物尤其是人脑的功能着迷,生物的感觉系统和人脑将来可能成为能降低计算机下载荷的图灵机的一种模式。无论是生物还是计算机都是由内装的程序控制的信息机构,假如将生物计算机定义为“具备生物与现有计算机双方特点的计算机”,开发过程中就能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