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煤田构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遥感资料处理与构造解释。中国的煤田构造遥感是伴随煤田地质勘查发展起来的,在含煤盆地圈定、区域构造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一轮煤炭资源调查工作采用了煤田遥感地质调查方法,注重煤田构造解译与分析。从在西部地区的应用现状来看,煤田构造遥感在今后的煤炭资源调查评价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整体式桥台曲线箱梁桥结构体系的概念,并针对该桥型概念设计中关于设计原则、总体布置与构造、关键构件设计等若干核心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合理边中跨比取0.45?1 .0,高跨比取1 / 1 7?1 /20;台高H宜控制在H/I= 1 . 5?2(I为桥台的纵桥向厚度);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桩时,桩基长细比宜控制在40?80,而当采用圆形桩时,桩径≤1 .0 m等。研究结果有助于整体式桥台曲线箱梁桥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地表、钻孔及煤矿井资料,对吕凤煤矿区的构造、岩浆岩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构造变动、岩浆岩侵入引起该区煤层厚度、结构的变化规律,对该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隘头煤矿区含煤岩地层特征,阐述了该区的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了构造特征对煤层控制作用,对该矿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夏X  丁慧 《科技信息》2009,(31):I0369-I0369
宿临矿区是淮北煤田重要煤炭资源基地,本文研究了该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了其构造演化,这对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边试验、边推广的方法,通过人工造林的方式,对停采多年的开山破坏面进行植被恢复,树种以侧柏、油松为主,臭椿为辅,苗木宜采用带土胎的移植苗,实行水平阶式整地,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法,辅以浇水措施,约需10年,植被覆盖率可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7.
刻划了无环无向图的超边连通性(边连通性)与顶点最小度的关系。得到了边连通性、超边连通性的充分条件,并构造了非超边连通的图,由此表明定理1和定理2条件中的界是不能被改进的。  相似文献   

8.
安庆 《科技信息》2012,(6):401-402
新疆准南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与北天山的结合部位,面积约45000km^3,煤炭资源量丰富。笔者通过近十年在该区域内所做的煤田地质工作,结合丰富的地质资料,从区域内构造、地层、沉积相类型等方面对煤田含煤层段一侏罗系中下侏罗统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做一初步探讨,为开发煤炭资源及了解煤田概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世豪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6):57-58,70
针对福建省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对构造复杂的煤层的特点及煤炭资源采出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云南滇东地区是煤炭资源开发强度最高的一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控煤构造样式的研究程度却很低,因此本文就滇东地区控煤构造样式的厘定做出探讨,对该地区的煤田构造变形规律与煤系赋存的规律,指导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榆树湾浅埋煤层保水开采三带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陕西榆树湾煤矿浅埋煤层分层开采的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保水开采中覆岩破坏“三带”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在基岩厚度较大的浅埋煤层开采中覆岩垮落不是整体切落,而是有“三带”存在;同时,实验揭示了其“三带”的高度、覆岩的下沉与采高的关系,表明在基岩厚度较大、隔水土层较厚的浅埋煤层中采用分层开采可实现保水开采,这为榆树湾煤矿保水开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12.
于锁恩  王冶  孙达 《科技信息》2011,(5):357-357,387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功率、大吨位设备的出现,采煤工作面回撤工作日趋重要,回撤工作进行的快慢直接影响到采煤工作面能否正常接续。如何实现综采工作面安全优质快速回撤,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接续,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近两年通过对工作面回撤工作的分析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杏花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回撤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绿色开采的理念与技术框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绿色开采的理念是针对煤炭开采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提出的,它是从广义资源的角度认识和对待煤、瓦斯、地下水、土地、矸石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基于采动岩层运动规律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目标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的绿色开采技术框架包括保水开采、减沉开采、煤与煤层气(瓦斯)共采、矸石减排、煤炭地下气化等。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却严重短缺。大规模的煤炭开采给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严重地破坏着水资源。在对山东省煤炭开采现状和水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水量变化和水质污染两个方面论述了山东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严重影响,指出了缓解此影响的对策,希望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及能源需求的急剧膨胀,只有加速煤炭开采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支撑,但是,煤炭开采势必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介绍了长治地区煤炭资源及其开采现状,阐述了辛安泉岩溶水系统及水资源状况,分析了长治地区煤炭开采对辛安泉域岩溶水系环境的影响,探讨了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辛安泉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煤矿井下清洁开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矿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与矿井开采技术有直接的关系,对采矿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即废矸石、废水及粉尘、噪声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全煤巷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全煤化、减少煤岩开采过程中混矸石量;采煤机径向雾屏降尘、溜煤眼粉尘的控制、凿岩时粉尘的治理、爆破时粉尘的控制;井下废水的处理;井下废水的净化;噪声控制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实现清洁开采,保护生态环境和井下生产的安全,以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炭储量与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但是我国大部分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水丰富,给煤炭开发带来很大困难。本文以焦作矿区为例,分析了岩溶水的成因、数量、分布及其对煤炭生产的影响,并本着除害兴利的原则,提出综合利用矿井水资源规划。这样既能促进煤炭生产的发展,又可为工农业提供宝贵的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将为国内其它大水矿区综合利用矿井水资源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煤矿粗放的开采技术及落后的开采工艺破坏了煤炭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以开滦集团北阳庄煤矿为例,阐述了煤炭地下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从对含水层的破坏程度、排水量、排水影响范围等方面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破坏之后的难以修复性,指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于广富 《科技资讯》2014,(9):112-112
近年来,为了实现安全、高效开采,最大限度回收资源,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必须探索新的方法,煤炭开采和煤炭开采技术,首先介绍了采煤方法的设计原理,论述了煤炭开采方法和煤炭开采技术研究,全面促进煤矿工作面高产、高效和自动化,机械化采矿设备建设、自动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技术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有效的开采出煤炭资源,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枣庄泉上煤矿三采区近距离16,17煤层开采方案进行了比较,从岩石的抗拉破坏强度,裂隙发育程度和导水裂缝带高度及底板破坏深度方面综合评价了泉上煤矿在采用单一煤层开采和联合开采16,17煤层时的采动破坏情况,为矿井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