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 ,从该学科的配课设计、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多样化及与现代文学的关系这四个角度入手 ,就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学史从教材到教学过程一直存在着如何协调文学艺术性以及史学意义的疑惑。从上世纪90年代各种途径各种方式进行"重写文学史"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教材,针对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探索以及总结,本人提出了几点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学”是一个不断延伸的概念,它没有终点。它的使用造成了相关称谓的混乱。洪子诚提出的文学“一体化”的论断,对新中国文学的命名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科建构均有启示意义。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内部书写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带来文学史的人为的断裂。分析当代文学史书写背后所存在的症结,有助于排除这些困扰,从而建立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规范。  相似文献   

4.
1、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把从文学革命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作为新文学发展一个完整的时期,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加以研究的著作,是建国后才出现的。一九五○年后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中国新文学史课程,着手编教材,陆续出现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经典阅读"成为国内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这种"点"式的深度阅读模式,对中文系原有的"线"式的外国文学史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认为,针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现状,传统的"外国文学史"教学应该在教学理念上有所发展和更新。在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的课程设置中,"文学史"可以与"经典阅读"形成一种相互补充、各有侧重的关系。而外国文学史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材的编写,本文针对目前中文系《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弊端,进一步对《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经典遴选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的面授教学面临着生源背景复杂、教学过程紧张、教学环境较差等诸多问题。此外,中国现代文学的面授教学还要解决文学史知识教学与审美欣赏活动相脱节等一些本学科固有的难题。事实表明,由于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新的需求,以及学科本身的嬗变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即使像中国现代文学这样从讲授体系、教材建构到考试设计都已相对成熟的学科,仍然需要解决诸多难题,需要面对各种挑战。中国现代文学作为面授教学的一门标志性学科,它在拉动其它学科面授教学改革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概念的提出解决了晚清以来文学史面临的一些问题。以传统文化为坐标进行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不仅可以清晰地勾勒现代中国各场域多样式文学发展的脉络,而且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清算的一个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发轫于 2 0世纪 2 0年代。最初为新文学撰史的人都是将新文学作为与旧文学的传统相对照的一个新的传统而加以树立和总结的。 2 0世纪 30年代是新文学史编撰的一个高潮。 50年代新文学史编纂具有以下特点 :新文学史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 ,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由国家统一制定教学计划 ,并出现了普遍的集体编纂文学史的群众运动。集体编写的出现和 50年代出现的各种新文学史著作被批判和排斥的过程 ,正是“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实际诞生的过程。 80年代 ,在文学主体性和文学本体论讨论的背景下 ,文学史编写者要求把文学史从政治革命史的附庸中解脱出来 ,要求从审美的立场重建文学史 ,拓展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这一研究工作目前仍在延续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从转变文学观念开始的,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现代转换。然而,用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和权力话语建立起来的文学史学科体系并不完全符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且付出了牺牲文学民族性和与西方文学平等对话的权力的沉重代价,因而需要检讨和重新认识。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呼唤民族性,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普遍掌握信息技术并对新媒体兴趣渐浓,这一新趋势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将探讨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如何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科特点、教学实践及网生代学生的接受特点出发,努力实现教师角色和功能的调整转换,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平等交流型课堂的话题出发,建立以教学效果为目标的互动型新型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应对中国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1999年 9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后 ,颇引起学界的一些关注。学者们从文学史的写作、文学观念的转变等角度 ,发表了一系列有分量的学术评论。 2 0 0 0年 8月 ,在此书出版一周年之际 ,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组织了一次研讨会 ,会议以《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为主 ,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教学、认识 ,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了深入的研讨。征得会议主办者的同意 ,本刊选择编发了部分学者的发言 ,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教学、认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概念的提出解决了晚清以来文学史面临的一些问题.以传统文化为坐标进行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不仅可以清晰地勾勒现代中国各场域多样式文学发展的脉络,而且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清算的一个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可变性体现为范畴的不确定性和评价系统的变异性,为此,在确定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时要把握文学史模式和话语功能两个维度。中国当代文学史模式包括作为鉴赏的文学史模式、作为资料的文学史模式和作为思维方式的文学史模式,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功能包含社会话语功能和审美话语功能。应该根据文学史模式和话语功能的不同进行教学内容整合。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史论著作及其修订版。重“写”文学史,最终要落实到文本纂写环节上来,即体现为一种文本活动。因而写作的特性在直接决定了文学史的不真实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其修改的可能。本文通过《中国当代新诗史》前后版本的比较,从变动当中着重探讨文学史写作问题中所包含的时间(当代)与历史、文学与历史之间的矛盾,并由此深入到文学史观的高度来回望当下的文学史写作,以兹为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的写作提出一些可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史写作从借鉴模仿到学科自觉用了近半个世纪,期间,有西学东渐的移植,有从课堂讲义到学术专著的提升,亦有文学史观从多元到一元的整合。20世纪30年代,文学史书写迎来了一个短暂的辉煌期,文学史家辈出,文学史著述大量出版,朱自清、周作人、赵家璧、李何林、周扬等人的写作实践在为新文学史确立体例范型和时空架构的同时,也在进化论、阶级论、革命论的映照下,彰显出不同的成色。  相似文献   

16.
自19世纪80年代起,日本中国学界就开始撰写中国文学史。前野直彬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战后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中国文学史教材之一。它全面地贯彻了文学史的写作模式,并引入了文学思想史的思考维度,提出了一些极具价值的学术观点。异国的学术传统与研究理念,使日本中国学界形成了新颖独特的视角和丰硕扎实的研究成果,值得国内学界参考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意识形态影响下不断建构的。作为学科的中国文学史具有浓厚的西学背景。西方文论接受史的基本叙事法则是不同时期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选择性叙事。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普遍存在的弊端主要有过度阐释、存在缺席、重雅轻俗、缺乏文学精神、忽视能力培养等。而目前高校中最常用的四部教材还存在着其它一些不足。针对现状提出应编写专供教学使用的“教材文学史”,并对其应具备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王振彦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27-30,65
《水浒传》关于“农民起义”的说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那是一个为迎合社会需要、对作品未作深入研究、只是一种无据推理、架空分析的结果,是一张空洞的政治标签,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中国学术研究界和古代文学史教材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时至今日,就连新出版的权威的文学史教材仍然沿袭使用这种口号式的判断,这不仅违背了大学教材要有探索性和创新精神的原则,而且与当前提倡的“和谐社会”的方针也不相谐和。  相似文献   

20.
《汉文学史纲要》因其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其内容的未完成性,其名称的数次更改而引起许多当代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自建国以来的历次重写《中国文学史》的讨论中,屡被拿出来作为讨论的话题和资源.文章通过对《汉文学史纲要》命名历史语境的回溯,并对鲁迅在其各类文章中对民族问题态度进行考查,相互印证,进而对《汉文学史纲要》是否具有多民族文学史意义做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