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考察了20~45℃温度范围内,两种不同分子量水解聚丙烯酰胺/油酸钠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混合体系的ηa和K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混合体系的lnηa~1/T关系不能很好地服从Andrade公式;混合体系的流型指数n值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化,但随油酸钠浓度增大而增大.这表明油酸钠的存在使聚合物溶液的非牛顿性减弱.  相似文献   

2.
在Pt/aL2o3催化剂上,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异丁醇内扩散对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用0.45 ̄0.60mm催化剂,反应在动力学区域进行,异丁醇完全氧化的动力学用-0.6级速度方程描述。当催化剂颗粒增大到4mm时,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在内扩散区域异丁醇反应级数变为-0.01级。测定了催化剂有效因子η,其值在0.21 ̄0.61之间。它表明孔扩散阻力严重。在温度恒定时,ηexp值随异丁醇分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Mg-Al类水滑石(Mg-Al-HTlc)/水悬浮体的黏度行为,分别考察了SDBS质量分数Ⅲ(SDBS)、HTlc质量分数w(HTlc)、w(SDBS)/w(HTlc)比及pH对体系黏度(田)的影响.发现在所研究的质量分数范围内,PHPA/SDBS体系的η随w(SDBS)的增大而下降;PHPA/SDBS/Mg-Al-HTlc悬浮体的η随w(HTlc)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w(SDBS)/w(HTlc)=0.25附近出现一个最大值;随pH的增大,PHPA/SDBS/Mg-Al-HTlc悬浮体的η先上升,在pH为7.0~10.5之间出现一个平台,后下降.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杨树无性系生理特性及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胁迫明显抑制杨树幼苗高生长,其高生长速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此同时,叶片中Cl ̄-、Na ̄+的累积则增加,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在胁迫后约2~3d达到峰值,K ̄+累积则在胁迫后约2周迅速增加,两者都是在峰值之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杨树幼苗对Ci ̄-和Na ̄+的吸收并不同步,胁迫后期Na ̄+/Cl ̄-的值逐渐升高,在浓度为0.3%的处理组比值可达1.5.同时,Na ̄+/K ̄+值的升高是Na ̄+吸收增加而K ̄+吸收减少的结果。外源K ̄+、Ca ̄2+对盐胁迫抑制高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K+的作用不及Ca2+。  相似文献   

5.
量子阱中极化子性质的温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量子阱中极化子性质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并首次引入准二维格林函数.在理论上,考虑到所有激发态对极化子基态的影响,并以GaAs/Ga0.75Al0.25As量子阱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0~100K范围内,电子的自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效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均相体系Ni(acac)2-Et2AlOEt(Al/Ni=2)催化丙烯二聚反应的动力学规律,推导出动力学方程也考察了 Al/Ni值对动力学规律的影响。发现存在一合适的 Al/Ni范围,在此范围内Al/Ni的变化不影响反应级数,而超出这一范围时反应情况变得复杂。还发现当 Al/Ni过大时,反应初速度不随Al/Ni的增大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体系中活性组分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Pt/Al2O3催化剂上,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异丁醇内扩散对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用0.45~0.60mm催化剂,反应在动力学区域进行,异丁醇完全氧化的动力学用-0.6级速度方程描述。当催化剂颗粒增大到4mm时,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在内扩散区域异丁醇反应级数变为-0.01级。测定了催化剂有效因子η,其值在0.21~0.61之间。它表明孔扩散阻力严重。在温度恒定时,ηexp值随异丁醇分压的升高而增加。在异丁醇分压固定时,ηexp值随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反应在动力学区域时,异丁醇完全氧化的活化能为26.0kJ/mol,而在内扩散区域时,反应活化能为23.7kJ/mol。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温度为30℃时,对纯工质R12、R152a及五种R22组分浓度配比下R22/R152a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水平单管外凝结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五种R22组分浓度配比下R22/R152a混合工质的管外凝结换热系数均低于纯质R152a,但高于纯质R12;(2)对于光管,R22/R152a管外凝结换热系数是纯质R12的1.34 ̄1.43倍。低助管为1.15 ̄1.35倍、双侧强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通池光纤荧光光度法,对固定化乳酸脱氢酶(LDH)在静磁场作用下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探讨。发现在0.084 ̄0.230T磁场下LDH的催化活性明显降低,其降低值随磁场强度增强而增大,且与磁场作用的时间和pH值有关,而在25 ̄40℃范围内,温度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的3步连续可逆酯交换反应,采用基团贡献法和其他计算方法估算各组分的焓变、熵变、Gibbs自由能变和标准平衡常数,以及在298.15~428.15K时各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的各步反应和总反应的热效应都不大,第2,3步反应的焓变值随温度变化很小,第1步反应和总反应的焓变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步反应和总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都大于零,且随温度升高都呈略有增大的趋势;三步反应和总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都小于1,且第1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略微增大,其余两步反应和总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都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检测装置,测定了间苯二甲酸在水及不同质量分数的醋酸-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结晶介稳区宽度,并对4个体系的溶解度数据采用λh方程进行了关联,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5.78%,2.02%,3.74%和1.56%,进而求得了溶液的结晶焓.实验结果表明,间苯二甲酸在所考察的体系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醋酸-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醋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介稳区宽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变窄,在醋酸-水溶液中介稳区宽度较在水中的窄.各体系的混合热均随温度和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异丁醇对TOA正庚烷/(H,Na)NO3体系界面性质和有机相电导行为的影响,计算了界面吸附特性参数Cmin和AI,得到TOA的AI值为83.2A2,添加异丁醇后,AI减小,异丁醇体积百分含量Vac大于6%,AI接近恒定,其极限值约为64.5A;有机相电导率ρ随着Vac增加而增大,当Vac>4.0%时,ρ又减小,当Vac>6.4%时,ρ值不再变化,ρ的最大值为0.074μΩ·cm-2,ρ的极限值为0.062μΩ·cm-2同时发现随平衡水相酸度增大,ρ和界面张力γ逐渐增大并趋于极限;ρ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峰值后又趋于减小,γ则随温度升高呈减小趋势另结合有关实验结果,对TOA萃取金属的性能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沥青混合料Burgers模型的黏弹性理论,通过动态蠕变试验进行AC-20黏弹性分析,得到不同温度及应力下的混合料变形特征曲线及Burgers模型4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应力水平增加,永久变形随之增大,稳定期永久应变发展速率增大且破坏期提前到来,Burgers模型参数中E1、E2增大,η1、η2减小;在同一应力水平下,永久变形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同时E1、E2减小,η1、η2增大.因此应力及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黏性及弹性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应力增加,弹性增强而黏性降低;随温度升高,则弹性降低而黏性增加,该结论与路面实际使用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14.
实验测量了锰锌铁氧体Zn2 0.5Mn2 0.5Fe3 2O4的磁导率虚部随外加交流磁场的变化关系,进而得到了锰锌铁氧体瑞利常数η的大小.样品叩值随温度、外加直流磁场以及掺杂的变化关系:在290~370 K范围内,η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当外磁场从零增大到79.570 kA/m时,η由大逐步减小到0;掺杂w=0.02%的SiO2、w=0.06%的CaO能使样品的η值从掺杂前的63.542 7 m/A降低到32.881 8 m/A.研究结果表明,在功耗谷底附近温度区域,磁滞损耗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功耗因素,要进一步降低谷底附近的功耗,降低材料的磁滞损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此外,注意掺杂对磁滞损耗的影响也应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氯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在摩尔比1:1.1,微波功率550W,反应温度100℃,反应50min条件下合成了[Bmim]Cl,并进行了纯化.测定了[Bmim]Cl和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按质量比1:0.5、1:1、1:1.5和1:2混合后二元体系的电导率,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在293.15-348.15K的温度范围内,纯[Bmim]Cl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Bmim]Cl与酸的质量比1:0.5~1:2范围内,二元体系的电导率随着酸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有机酸的质量超过[Bmim]Cl的质量的1.5倍后,电导率增大的趋势变缓.并且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符合Kohlraush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以孔径1.0μm的管式陶瓷膜为载体制备碳化硅动态膜,对碳化硅动态膜分离油水乳化液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油水乳化液的温度、压力、流量、浓度、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操作范围内,稳定渗透通量随温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考察的操作范围内,截留率随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pH值对油水乳化液的分离影响较大,pH值为中性时分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低浓度白芨葡甘聚糖(BSG)溶液的流变性与多糖浓度、外加电解质浓度、pH值及温度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SG水溶液在2~16g.L-1时是假塑性流体。在低剪切速率下(γ.1s-1),溶液的表观黏度η迅速降低;剪切速率增大(γ.1s-1),溶液的η达到稳定(ηs)。在高剪切速率下溶液的ηs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向溶液中加入电解质,或者改变pH值,都不会影响ηs。对质量浓度为16g.L-1的BSG溶液,升高温度,η降低,η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浮选溶液化学、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等手段,研究油酸钠体系下方铅矿和黄铁矿的可浮性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6.0~11.5时,在油酸钠体系下,方铅矿具有很好的可浮性;当pH12.0时,方铅矿的可浮性变差;pH对黄铁矿的可浮性影响较小,在广泛的pH范围内黄铁矿的可浮性都较差;当pH为6.0~10.0时,油酸的离子-分子缔合物是油酸钠在硫化矿浮选过程中的有效组分;当pH为10.0时,经油酸钠作用后,方铅矿表面出现油酸铅的吸收峰,而黄铁矿表面没有明显的油酸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9.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对3C SiC晶体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与实验值相符的晶格参数,在压强为0~100GPa范围内对3C SiC的电子结构与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晶体结构是稳定的,且带隙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然后利用准谐德拜模型研究了3C SiC在温度为0~2100K、压强为0~100GPa范围内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其等容热容、热膨胀系数及熵函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而德拜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对HfN晶体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与实验值相符的晶格参数。在压强为0~150GPa范围内对HfN的弹性常量进行了计算,它们均满足晶体力学稳定性条件B=(C11+2C12)/3>0,说明在这个压强范围内晶体结构是稳定的。利用准谐德拜模型计算了HfN在温度为0~2 200K、压强为0~150GPa范围内的热力学性质。发现:等容热容、热膨胀系数和熵函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而德拜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