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处在边缘化位置的少数民族文学,由于迥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使它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单纯对新疆新时期以来回族小说的创作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和阐释这一边缘地域回族文学和文化,并依此透视处于边缘状态的文化观念:通过民族文化认同层面去研究、解读新疆新时期以来回族小说的创作,可以窥见在新疆这一特殊地域,一种与传统主流文化有异的、别样的回族民族文化和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继承“山海文化”传统迅速发展。探讨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山海文化”的文学主题,尤其对台湾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的源流性、统一性、差异性、变异性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认为具象的“山海文化”符号意象和抽象的“山海文化”审美气质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学民族特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视野下,中国翻译史书写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三组关系亟待关注: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翻译;口传文学翻译与书面文学翻译;海外华语文学翻译与本土中华文学翻译。少数民族文学、口传文学和海外华语文学翻译的纳入,可使翻译史在容量上成重量级、在形式上呈多声部,这是突破当前翻译史书写瓶颈所在,也是作为朝向确立中华多民族翻译文学史观的一种努力和书写中国多民族翻译史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4.
新疆回族饮食"九碗三行子"独具特色,在准备、制作和宴席礼仪等一系列过程中既包括伊斯兰教的仪式和禁忌要求,也包括世俗性的对于食物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九碗三行子"代表的是新疆回族对民族认同的强化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反映出这一民族深层的民族心理和移民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新时期以来,“寻根文学”与“后寻根文学”中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文化主题。主要运用文化学批评方法阐述其蕴含的民族美,其中“边疆自然美”展现了和谐的生态美以及原生力量的自由与朴素;“文化风俗美”呈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少数民族文化心理、文化基因的外现;“原始人性美”构成了各少数民族的气质、精神、民族心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构建了中华文化之多元美。  相似文献   

6.
蟠桃从物种到神话、从文学意象到文化意象,凝聚着多元内涵和多维意义,启迪着人们的审美智慧和创新能力。它既是新疆硬实力的一支,也是新疆软实力不可缺少的色彩,研究蟠桃文化,有利于建设大美新疆。本文从"以天工开物的形质美感架接真实与虚构的互动,促成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呼应;由文学意象生成文化意象,用其穿越千古的寓意哲理教化引导人的发展;启迪社会塑造地方品牌形象,通过心理暗示功能激活集体无意识中的潜在生产力"三个方面对新疆蟠桃的文学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生发的多维意义链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探析新疆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内核与灵魂,它贯穿于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始终,是该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之源。民族精神所具有的积极能动性,可以激励民族斗志、增强民族信心、凝聚民族力量,有利于促进民族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精神的缩影,使民族精神变得更加具体。文章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与透视,解读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一方面为目前正确认识与弘扬少数民族精神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更加理性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寻根文学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从文化角度讲,保护民族文化不被世界文化所吞没,同时又反思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构成了寻根文学创作的主线;从哲学角度讲,现代非理性主义使作家们获得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产生了新的审美体验;从现实角度讲,强调传统文化的寻根文学使人们获得了一条不同于现代性文学的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疆有丰厚的伊斯兰文化底蕴 ,其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更是独具特色 ,对它的研究 ,直接关系到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本文主要就两个方面对新疆伊斯兰建筑进行阐述 ,一是以不同的角度总结了新疆传统伊斯兰建筑的特色 ;二是结合实际 ,论述了新疆伊斯兰建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民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马楠 《科技信息》2010,(9):217-218
伊斯兰社会妇女戴盖头习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表现之一,它客观上反映了伊斯兰民族的一定的生活环境,反映了伊斯兰社会妇女的文化意识、审美价值观念及女性贞洁观等,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从时代发展角度考察现当代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可以看到四个明显进程,即现代文学的探索、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复苏后的选择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背景下的写作。它所展示的乃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力量。在丰富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世界中,立足于时代变迁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在这种影响中看到文学的历史脉络,将有利于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彝族散文整体上具有写实倾向,产生了一批富于表现力、充满激情与力度的杰作;同时,拘泥于生活现实对艺术表现的自由也有所限制,文学观略显单一。以写实为基点,一些当代彝族作家逐渐走向“文化大散文”,深掘少数民族审美特质,贡献出许多新的文学意象。因此,突破单一化的文学观、走向更加自觉的文体探索、开掘民族审美文化的新内涵,产生自己的文体家,是彝族散文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环节。只有获得文体的自由与自在,当代彝族散文才能够超越民族风情之展现,对自身民族深厚的审美意识有一种新的认知,进而为中国文学艺术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目标,一直存在不少争议:有人主张求"同",探寻各民族文学的共同性;有人主张求"异",挖掘各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人主张"异同"兼顾。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看,只有维持"求同"与"求异"之间的必要张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才能对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和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小说,在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想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茫茫的草原》、《我们播种爱情》两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设置等方面,可以看出当时的少数民族题材小说是如何以审美的方式歌颂党的民族政策,完成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想象的意识形态使命。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新疆锡伯族人民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从性别视阈观照,新疆锡伯族文学是一个处于文化边缘的民族对母族文化的固守与重构。新疆锡伯族文学作品潜在的生育母题映照出远走他乡的民族难以释怀的"失根"焦虑;锡伯族作家们回到历史去追寻和建立新疆锡伯族的父亲谱系却无法挽回父系传统的败落;在悲怆的历史中走向前台的锡伯族女性形象昭示了锡伯族文化变化的端倪。锡伯族文化传统已融入了新的文化因子,呈现出文化重构中的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分析《尼山萨满》满文转写本、汉译本及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研究了英译文本中几种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了翻译补偿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的应用与作用。补偿翻译方法在英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的宗教文化元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宗教文化信息,起到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非洲、美洲及亚洲等地口传文学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外译所涉及的翻译类型、翻译目的、翻译策略问题进行阐述,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目的分为"为舞台再现服务""为文化研究服务"和"为文艺研究服务"三类,并分别讨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中记录历史,在文学中重新发掘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根源,对确立民族文化身份,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意义重大。全球一体化让不同族裔的文化互相影响、渗透,强势文化不断冲击、侵略弱势文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文学和文字的记忆场来寻找、传递、构建属于本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发扬、重构新的民族文化身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因此备受学界关注,成为文学与史学交叉研究的创新热点。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受到多学科的关注。从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来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是艺术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部分;作为民族审美文化核心的民族艺术,在本质上是相互渗透的人类文化中的一个侧面,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从一开始就把“文化”纳入其研究的范围;民族艺术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常常交融在一起,存在于共同的场域中,成为民俗学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双泛”主义产生、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伊斯兰世界和突厥语族抵御西方殖民侵略、谋求自身发展的特殊时代产物,后成为新疆近现代民族分裂主义的历史思想根源、理论依据并被不断付诸于政治实践。新中国建立以后,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嬗变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本文拟从“双泛”主义的形成、传播渗透和对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影响的基本历史梳理中,探寻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嬗变的繁杂缘由,揭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打击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