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测高仪和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单站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的同化反演实验,实验中设计了一套基于Kalman滤波的电离层数据同化系统,采用了水平和垂直方向可分离的高斯型误差协方差矩阵,利用IRI2000模式作为同化反演的背景场,分别使用了测高仪数据和GPS数据进行了单独同化反演和联合同化反演实验,结果显示:在各类同化参数不改变的情况下,单独利用GPS数据反演结果较好,不仅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TEC,电子密度廓线结果也有较好的提升;单独使用测高仪反演的结果较差,在峰高以下电子密度廓线和观测较一致,但峰高以上电子密度廓线和观测比较的结果较差,并且TEC结果和观测也有一定误差;而利用GPS和测高仪数据联合反演的结果最好,无论是反演的电子密度廓线还是TEC值都和观测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利用TP/WVP-3000型地基微波辐射计12通道亮温观测资料,发展了一套大气温湿及液态水廓线反演算法.首先对近20年历史探空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插值等处理后,分无云和有云两种类型,运用MWMOD微波辐射传输模式,计算无云情况下的微波亮温集,根据相对湿度廓线,利用模式的绝热液水含量分析方法,模拟计算出液态水廓线及对应的微波亮温数据集,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计算模型,通过神经网络学习训练,获取代表该地区的神经网络系数,用于反演计算大气温度、水汽密度、相对湿度和液态水廓线.与GPS探空数据对比,反演的大气温度廓线在7 km以下误差均在3 K以内,水汽密度廓线在6 km以下误差均在3 g/m2以内,部分底层廓线的反演值与GPS探空观测接近,获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同时,通过模式分析出云水廓线,弥补GPS探空不足,利用微波辐射计观测进行验证,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用于试验降水雷达反演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GPS观测及导航数据的分析,给出了用于电离层TEC预报的同化数据格式,并在此基础上用VC++实现了TEC同化编辑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GPS观测及导航数据的分析.给出了用于电离层TEC预报的同化数据格式,并在此基础上用VC 实现了TEC同化编辑器.  相似文献   

5.
利用GPS伪距+载波相位联合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分析了1998-11-22耀斑爆发期间北京、上海、武汉、西安GPS观测数据得到的电离层TEC。此次耀斑爆发引起了设在北京的高频多普勒长达15min左右的无线电短波中断。通过对GPS得到的电离层TEC进行分析发现: 此次耀斑造成了大面积的电离层TEC的增加,耀斑爆发引起的最大TEC增幅在1.25个TEC单位左右;利用高精度的GPS数据处理方法可研究耀斑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另外,还分析了由GPS计算的TEC的时空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广义奇异值分解算法的电离层三维层析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广义奇异值分解(GSVD)算法在电离层三维层析中的可行性,利用 IRI2001模型所提供的电子密度场构建的TEC模拟观测值.根据不同的测站、卫星源和初值,设计了4组模拟实验,利用广义奇异值分解算法反演电子密度.通过对比电子密度的模拟反演值和模拟真值,分析了站点分布、射线数量和初值选取对层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广义奇异值分解算法理论上可用于电离层三维层析研究.在理想情况下,利用广义奇异值分解算法可较好地重建电离层电子密度三维分布.但当测站分布不好,或有效射线数较少时,重建质量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取初值可较好地重建电离层三维电子密度分布.  相似文献   

7.
ROPP掩星数据反演软件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鑫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898-5902
GPS掩星探测技术已成为地球大气和电离层探测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无线电掩星数据反演地球大气参数的原理方法以及处理软件ROPP的功能和模块构成;并详细阐述了模块的算法原理。依据掩星探测几何关系,在球对称模式下利用ROPP软件进行参数配置,对COSMIC掩星数据进行预处理,由阿贝尔积分反演得到大气折射率廓线;并利用一维变分反演方法得到大气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强的廓线。反演结果图示说明,与CDAAC处理数据进行了比较和误差分析,分析表明折射率、温度、压强和湿度的吻合程度较好,30km以下折射率误差约在5%范围内;同时给出了误差的来源及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跨越了中国北纬约30°的广大地区,为研究太阳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上海位于此次日全食带中心线附近.为此,上海佘山站、乌鲁木齐南山站和日本鹿岛站开展了VLBI联合观测实验.与此同时,TEC测量还配合使用了GPS观测站.本文介绍了此次日全食观测实验的背景、测量方案、观测实验详情和数据处理流程.根据相关处理结果,利用二维条纹搜索方法在上海一乌鲁木齐基线获得了优质干涉条纹,预示着VLBI测量取得成功.对单站GPS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日全食食甚时刻TEC值存在快速下降.此次观测实验预期将首次获得电离层TEC变化的VLBI实测结果.并开展VLBI与GPS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将全球按照地理经纬度进行网格划分,每网格选取一个接收机,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双频观测数据,在电离层薄层假设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谐函数拟合的高时间分辨率总电子含量(TEC)快速反演方法.利用2006年四季中16个地磁平静日的GPS双频观测数据,针对15种不同的网格选站情况考察其TEC的反演效果与解算时间.结果表明,当网格选站间隔小于15°×30°(纬度×经度)时,数据拟合度约为2TECU,并都能较好地反演TEC.综合考虑穿刺点分布与解算时间,在10°×20°(纬度×经度)选站条件下,约在3min内即可反演出有效的TEC、卫星硬件偏差和接收机硬件偏差,从而提高了反演速度,10°×20°(纬度×经度)选站的快速反演TEC能够为全球电离层TEC现报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北半球IGS观测站提供的150个GPS观测资料,结合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反演了平静日下北半球上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电子密度在不同纬度和不同高度上存在明显的日变特征,在0°经度剖面上,电子密度最大值出现在世界时13-15时,随着时间推移,峰值幅度衰减;在北纬20°附近,世界时11~ 13时电子密度出现双峰值;北纬50°~80°范围,电子密度无大的起伏;反演结果说明了电离层三维层析技术为监测电离层时空结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业机构需要准确把握信息确定战略,而新一代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技术就为数据收集、整合、挖掘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从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的概念入手,介绍了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的特点、体系结构、构件、评价指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分析和解读大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阐述了解析数据工具——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技术,重点探讨了两者创新性结合的重要意义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将数据仓库技术应用于气象数据,建立气象数据仓库,利用联机分析的快速数据统计和数据挖掘的自动知识发现技术,从海量历史数据中发现知识,为气象服务提供决策支持,以期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且同时服务于实际气象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将数据仓库技术应用于气象数据,建立气象数据仓库,利用联机分析的快速数据统计和数据挖掘的自动知识发现技术,从海量历史数据中发现知识,为气象服务提供决策支持,以期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且同时服务于实际气象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数据仓库和数据采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据丰富而知识贫乏的状况导致了数据仓库和和数据采掘技术的出现,引起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人们的极大关注。对数据仓库和数据采掘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了一个综合样性的介绍,并讨论了数据仓库和数据采掘相结合的特点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面向Web与基于Web的数据仓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eb与数据仓库的结合应用,即面向 Web和基于Web,简要介绍了数据仓库的基本体系,分析了一种5层结构的系统,以说明面向Web应用的数据仓库的特点.根据数据仓库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Web(Web-based)的数据仓库概念,并将点击流(Clickstream)数据仓库作为基于Web的数据仓库的一个特例,讨论了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7.
数据市场是按照某一特定部门的决策支持需求而组织的应用系统,而数据仓库是基于整个企业的数据模型建立的,该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阐述了数据仓库系统关键模块的功能,并给出了建立一个数据仓库的步骤及数据仓库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浙江建行在实现全省数据集中处理后,原有的数据存储已难以胜任,同时数据集中后对数据的安全和灾难备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从实际需求和技术领先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高效、统一、安全的银行数据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设计一种可扩展为嵌入式网络数据服务器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S3C2410A作为核心处理器,使用嵌入式Linux作为软件开发环境,编写系统软件.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检索、存储,网络通信及网络故障检测等功能,编写系统测试代码,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精确测定喷油泵校正器的预紧力和校正行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中先对一种能够精确测量喷油泵校正器预紧力和校正行程的弹性体测量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做了概述,然后较详尽地论述了位移和力信号的采样原理、预处理方法及其在本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表明,本系统所采用的数据采集及预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