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探讨影响脱硫生物膜滴滤塔挂膜启动的工艺参数.采用塔内接种和塔内挂膜实验,研究多面空心球填料生物膜滴滤塔的启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滴滤塔在挂膜启动期间,生物膜增量、填料床压力损失、SO2去除率可以作为衡量滴滤塔挂膜启动完成的综合评价指标.挂膜初期,进口气体流量和培养液温度对挂膜影响较大,当流量为0.1m3/h,温度为25℃时,有利于提高挂膜效果,降低经济费用.生物膜滴滤塔连续运行19d后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2.
选取养殖场恶臭气体中的主要致臭气体之一——氨气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生物滴滤塔装置,以陶粒、多面空心小球和鲍尔环作为填料,用两种反应器启动方法,进行硝化菌挂膜实验的对比研究.第一种方法是两步法,即先驯化后挂膜;第二种方法是快速排泥直流通气法.实验结果表明,从反应器启动时间、氨气去除率、总氮转化率等方面来看,第二种反应器启动方法较第一种方法更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3.
本技术采用自制的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以活性炭为载体进行挂膜实验。设备运行稳定后,通过控制进水流量和进气量,分析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快速排泥法可以保证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的快速启动。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当处理的生活污水COD值为300—600mg/L时,出水COD小于60mg/L,去除率为88.91%,达到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滴滤塔反应系统中,利用大孔聚氨酯载体固定渗滤液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的自养菌,进行为期1年的脱除H?2S臭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经过预曝气、选择驯化、挂膜固定化和直流驯化4个阶段共18 d的培养后,系统成功启动;最佳运行条件pH为2.16,营养液喷淋速率为70 mL/min,空塔停留时间为25 s;当H2S去除率为100%时,系统所允许的最大污染物容积负荷为114 gH2S/(m3载体?h),是鲍尔环滴滤系统的5倍。试验还发现:H2S脱除反应的最终产物以SO42-为主,且SO42-4浓度与pH、氧化还原电位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滴滤塔中进行填料挂膜,利用反硝化茵处理模拟的NO工业废气.实验表明,动态培养驯化挂膜后,可见到杆状的反硝化脱氮茵当停留时间为80s,循环液流量为40~60L/h,进气浓度为300~500mg/m^3时,NO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8.4%.同时,在液相中只能检测到微量的NO3^-.反硝化法是处理含NO废气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FPU(功能化大孔聚胺酯交联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在生物滴滤塔反应系统中进行脱除H2S的研究.同时对比测定未固定化微生物的FPU滴滤系统对H2S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的FPU滴滤系统启动迅速,微生物经过1d的预曝气、7d的选择驯化、8d的挂膜固定化和2d的直流驯化筛选后,系统便能正常运行,启动效率大大提高.此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性能,在空卧12h后再通入H2s,经6hH2S去除率便能从恢复初期的30%增至96.5%,系统所允许的最大容积负荷为114gH2S/(m^3carrier·h).未固定微生物的FPU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析性能,其吸附量为32mgH2S/m^3.FPU固定化微生物滴滤系统对H2S的去除是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氧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经过分离纯化之后的优势菌群是革兰氏阴性硫杆菌.  相似文献   

7.
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木炭作为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并以初沉池出水为原水启动挂膜,研究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各级挂膜启动状况,考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启动初始阶段,两个滤柱对COD的初始去除率均达到60%以上,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填料表面能形成稳定的生物膜;两级滤柱串联运行过程中,一级滤柱对COD的去除起主要作用,二级滤柱主要用于去除NH3-N,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在启动后期对COD和NH3-N的累积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8.
滴滤塔式生物反应器去除硫化氢恶臭气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治理H2S恶臭污染,研究采用装有ZX01型填料的生物滴滤塔,进行了长期实验室H2S脱臭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滴滤塔H2S的进气浓度低于300 ms/m3时,气体最佳停留时间为30 s,去除率接近100%,H2S代谢产物以硫酸根离子为主.该滴滤塔阻抗较低,无需经常进行反冲洗,可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廖强  田鑫  陈蓉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6):727-732
将生物膜滴滤塔内的多孔填料简化为由多个管内覆盖有生物膜的竖直毛细管并行排列构成的填料,建立了一个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代谢产热毛细管模型.在模型中,首先,结合生化反应动力学理论,考虑气液界面、液膜和生物膜内的传质阻力以及氧对微生物生化反应的限制,获得了污染物在生物膜滴滤床内的浓度分布;再运用生化反应代谢产热理论,考虑生物降解和液膜的导热热阻,建立了生物膜和气液两相中的能量方程;最后,对方程进行离散迭代求解,获得了生物膜滴滤床内的温度分布.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计算结果表明:气液流量一定,结构参数不变时,进口污染物浓度越高,滴滤塔出口气体温度也越高;污染物进口浓度一定时,滴滤塔出口气体温度随气体流量的增大而上升,而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含高氨氮的上海淀浦河水为水源,对填充有YSI型填料的悬浮床进行挂膜中试的启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第33d,氨氮去除率达80%以上,亚硝酸盐浓度没有积累,化学需氧量(CODMn)的去除率达10%左右,表明对于氨氮的去除挂膜已经成功。  相似文献   

11.
以PAC对氯苯的吸附性能及机理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了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水中氯苯方法,研究了两种PAC对水中氯苯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并采用了相应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筛选出了合适的数学模型,同时考察了pH值、温度、离子强度对PAC吸附水中氯苯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可以实现对水中氯苯的快速吸附,15 min对氯苯的吸附即可达标,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等温线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水中pH值在PAC等电位点附近时,PAC对氯苯的吸附量较高;PAC对氯苯吸附是一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PAC对氯苯的吸附;高离子强度时PAC对氯苯的吸附量较大.  相似文献   

12.
运用群论方法分析氯苯的振动模式,得到各振动模式的对称性和拉曼活性,结果表明,氯苯分子振动拉曼光谱具有30条频率不同的拉曼谱线.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学技术获得了氯苯的振动拉曼光谱,分析了氯苯拉曼光谱的特点,并对其中16条谱线进行指认,为有机混合物中氯苯分子的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氯苯高效降解菌固定化小球的制备及其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大连瑞泽农药公司的活性污泥中新分离到的1株氯苯高效降解菌作为研究对象,以海藻酸钠(SA)为包埋剂,以氯化钙(CaCl2)为固定剂制成固定化小球.通过研究不同包埋条件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固定化参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交联时间为10 min.此外还研究了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氯苯浓度、温度、pH和摇床转速下对氯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苯浓度为120 mg/L、温度为30℃、pH为7.0、摇床转速为120 r/min时,固定化小球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东地区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渗透率分布范围大、低渗与中高渗渗流规律并存的特征,针对低渗点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而难以动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低渗点启动压力梯度对油藏波及系数的影响规律,通过耦合低渗点启动压力与井间驱替压力分布,提出考虑低渗点启动压力梯度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波及系数修正方法。以中东地区M油藏为例进行应用分析,计算得到的渗透率为5×10-3~35×10-3 μm2、变异系数为0.6~0.8时,波及修正系数分布范围为0.75~0.99,证明了该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波及系数修正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肠杆菌CB-2的生长特性及质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微生物对氯苯的降解特性和生长特性,采用从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肠杆菌CB-2对氯苯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肠杆菌CB-2在氯苯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24 h内对氯苯的降解率可达81.2%;肠杆菌CB-2不经诱导抗氯化汞的能力达20 mg/L;可以耐受的氯苯质量浓度为500 mg/L,并具有较宽的底物利用范围.为确定降解基因的位置,采用苯甲酸钠法对肠杆菌CB-2进行质粒消除.实验结果表明,质粒与氯苯的降解性有关,而与抗生素的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6.
以价格低廉,热稳定性良好的磷酸钙为载体,制得了负载型磷酸镧铜催化剂。检测了该催化剂在氯苯水解反应中的早期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LaPO_4含量为3.42%时,苯酚的产率可达11.5%,说明用负载法制得的磷酸镧铜催化剂能更有效地发挥镧铜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交流阻抗法、极化曲线斜率法和功率密度峰值法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在启动过程中内阻及电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FCs启动过程中,交流阻抗法测得的总内阻和活化内阻逐渐变小,阳极电容逐渐增大,较好地反映了产电微生物繁殖以及驯化过程。极化曲线斜率法能够区分活化内阻、欧姆内阻与浓差内阻,但测量值波动较大。功率密度峰值法测得MFCs的内阻数据稳定,对选择MFCs的外接电阻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毒性比法量化判定芳烃化合物毒性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苯酚、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苯二胺、邻苯二酚和氯苯等6种取代芳烃化合物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的急性毒性,应用毒性比(TR)判定方法,同时结合分子结构特征对受试化合物毒性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类.结果表明,氯苯为非极性麻醉型毒性机制,苯酚、硝基苯、问硝基苯胺为极性麻醉型毒性机制,对苯二胺、邻苯二酚为反应性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刮板输送机满载工况下软启动性能,研究软起动过程最佳的启动时间,建立刮板输送机转矩模型,分析刮板输送机冲击度和液黏离合器滑摩功的影响因素。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研究不同启动时间对刮板输送机链轮动态特性和液黏传动转矩压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启动速度下可控启动装置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刮板输送机软启动时间的增大,传动系统冲击度减小,液黏离合器压力和输出最大转矩减小,滑摩功增加,温度升高。满载工况下软启动时间为5 s时,刮板输送机平稳启动,同时液黏离合器转矩利用率高,软启动性能增强。研究结果为刮板输送机软启动性能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庆胶凝原油启动屈服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预测胶凝原油管道的启动压力,是实现热含蜡原油管道安全经济输送、避免“凝管”事故发生的关键问题。根据原油流变性研究中剪切率和屈服值的定义,提出了胶凝原油启动剪切率和启动屈服应力两个新概念。研究认为,对应热油管道最低临界启输流量,管道存在启动剪切率,对应启动剪切率的屈服应力定义为启动屈服应力。使用室内模型环道,对大庆胶凝原油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析出的蜡晶对静态降温过程胶凝原油结构强度的作用远大于对动态降温过程生成结构强度的作用。原油静态降温幅度越大,新生长的结构越强。胶凝原油启动屈服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启动温度、启动剪切率和静态降温幅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三元线性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