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添加剂强化拜耳法种分分解的工艺条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添加剂强化拜耳法种分分解的微观机理。把改性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钠混合添加剂加入铝酸钠种分溶液中,对添加剂混合比例、浓度和添加时间等影响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速率进行探讨,在分解过程进行8 h时,对氢氧化铝晶体进行扫描电镜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可加快Al(OH)4-扩散到晶种表面,Al(OH)4-经化学反应产生Al(OH)3以及OH-扩散到溶液本体的过程,达到强化分解过程的目的;与未加添加剂相比较,改性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钠混合(以质量比5∶1混合)加入,质量浓度为1.56×10-4g/L以及在分解初期加入效果最好;在有添加剂的情况下晶种表面会产生更多次生晶核,由于搅拌等因素脱落或互相吸附形成新的大颗粒晶种,加快了二次成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中的均相成核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灰黄霉素(GF)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RESS)过程中的过饱和度、溶液的非理想性以及表面张力等因素对均相成核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饱和度越大,形成晶核所需的对比功就越小;表面张力越小,形成晶核所需的对比功就越小。超临界溶液的非理想性对喷嘴内部的过饱和度和成核速率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套用激光法测定溶液初级成核诱导期的实验装置,将诱导期与经典的初级成核理论相结合,对涉及溶液初级成核的多种性质进行了定量研究,包括初级成核自由能、临界晶核的尺寸和分子数、固液界面张力、接触角等,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个研究溶液初级成核的很好方法,对于实际情况下过饱和度比S=5-10,得到的临界晶核的分子数Nc=15-5,与有关的文献报道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某些添加剂对镍在玻璃碳上电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阶跃电位法研究了光亮镍Watts镀液中添加剂:糖精、丁炔二醇和香豆素,对镍在玻璃碳上沉积初始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含添加剂的该电解液,镍电结晶的初始阶段按连续成核的三维生长机理进行;分别或同时含有糖精和丁炔二醇时,则按瞬时成核的三维生长机理进行.糖精或丁炔二醇促进成核过程而阻化晶核的生长,这两种添加剂同时存在时则对成核和三维生长都起促进作用;添加香豆素或者同时添加三种添加剂不改变成核和生长的方式,但香豆素对成核过程和晶核生长都起着促进作用,而三种添加剂混用则对成核和生长过程起着阻化作用.本文采用Fleischmann等人郝二建模型.  相似文献   

5.
薄膜扩展剂是一种高分子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或蒸汽驱中.它在水及油中溶解度较低,常与乙醇、乙酸等复配成其胶束溶液.而股束溶液中薄膜扩展剂的含量分析是合理使用薄膜扩展剂的重要条件之一,用比色分析法对胶束溶液中薄膜扩展剂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及添加剂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受添加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响应曲面法(RSM)和结晶宏观动力学对液相沉淀法制备微粉氢氧化铝过程进行了分析.响应曲面法研究表明:影响中位径的最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其次依次为反应时间、分散剂的量和溶液的pH值;影响分形维数的最主要因素为分散剂的量,其次依次为溶液的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结晶宏观动力学的研究表明:硫酸铝与氨水反应过程分为晶核生长期和晶粒长大期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宏观结晶动力学方程均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051和127kJ/mol.晶体生长机制研究表明,扩散控制机制是氢氧化铝晶核生长和晶粒长大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7.
热采添加剂是一种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的胶束溶液常用于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或蒸汽驱中.为了研究热采添加剂在多孔介质中吸附损失的机理,并为降低吸附量提供依据,应用固液吸附法对胶束溶液中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及盐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时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达到吸附平衡需要20h,平衡吸附量为1.8mg/g砂,吸附等温线不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线;NaCl、NaBr能增大吸附量;Nal浓度高于600mg/L时也增大吸附量;阳离子电荷增高,离子半径减小,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8.
对用Na_2CO_3作沉淀剂,在FeSO_4水溶液中形成的Fe(OH)_2和FeCO_3的悬浮液中鼓入空气,制备均匀纺锤形α-FeO(OH)微晶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证明α-FeO(OH)微晶形成经过了晶核的形成过程和晶核的长大过程。考察了原料起始浓度、反应温度、空气流量对微晶形成过程的影响,文中首次提出利用α-FeO(OH)相形成过成的Avrami数n值来控制α-FeO(OH)微晶轴比大小的方祛,并使用似稳定浓度法确定了晶核长大过程氧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结晶过程起晶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味精、葡萄糖这两种食品工业中大量生产的结晶产品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用超声波刺激与溶剂的协同作用使溶液快速起晶制种的新方法。与传统的制种法相比,这种新方法具有制种快、制得晶种数目稳定且粒子均匀整齐等特点。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育晶试验,用新法制得的晶核投种后,结晶生长过程平稳,晶形良好,表明该新方法值得在食品工业结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损失是降低其驱油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量可提高其驱油效率.热采添加剂是一种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的胶束溶液常应用于稠油油藏的蒸气吞吐或蒸气驱中.本文对胶束溶液中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及醇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时,热采添加剂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达到平衡需要20h,吸附等温线不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线,平衡吸附量为1.8mg/g砂.醇可使吸附量降到0.8mg/g砂以下,且醇分子量低,分子中羟基数多,加入量大,吸附量低.  相似文献   

11.
以Triton X-100为添加剂,研究了添加剂浓度对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和30%的溴化锂溶液池核沸腾换热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显著降低溴化锂溶液的表面张力。受盐析效应的影响,溴化锂质量分数越高,添加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低。该添加剂可以强化溴化锂溶液的沸腾换热,最佳强化换热点约在CMC处。随着溴化锂质量分数的提升,强化换热效果逐渐减弱。该添加剂对溶液沸腾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动电位扫描法和恒电位阶跃法对硫酸铜体系在玻璃上的电结晶进行了研究。发现铜在该基体上的沉积没有经历UPD过程,测得其临界成核过电位为-0.104V。在本实验条件下,成熟晶核的生长受溶液中Gu~(2+)的扩散所控制,通过分析电位暂态,求出了铜的扩散系数以及不同过电位下的晶核数密度N,并对由连续成核转变为瞬时成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添加剂对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由V2O5制备了V(Ⅳ)、V(Ⅲ)离子硫酸溶液,结合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多种添加剂对钒离子浓度的影响,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添加剂加入后电解液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多种添加剂加入后电解液中钒离子浓度有所增加,但对钒离子硫酸溶液的电化学可逆性以及溶液电导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糖精、丁炔二醇和香豆素对镍电结晶过程的影响。无论Wstts 液中含不含上述添加剂,镍的电结晶均同于“不可逆和复杂的”过程,分别由不同的三维成核和晶核生长的动力学所引起。根据 Bosco 和Rangarajan 提出的成核/生长模式进行拟合,发现在不含、只含香豆素和同时含上述三种添加剂的 Watts 液中,电结晶遵循连续成核和生长的机理,而在含糖精,丁炔二醇或两者兼有的镀液中,则按瞬时成核/生长方式进行。还就三种添加剂的结构特征和吸附能力讨论了它们对成核和生长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索了溶液在较低过饱和度下,利用声波法产生符合工业生产要求的晶核的可能性。试验以蔗糖溶液为主要研究对象。文章重点论述了声波成核作用的机理,简单介绍了试验设备,列出了较多的实验数据,对试验结果和今后发展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SPIP软件对碳酸钙垢显微图像进行分析,从微观上得出过饱和度、盐含量和pH值对碳酸钙结垢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过饱和度的增加,晶核数逐渐增加,诱导期逐渐缩短,当过饱和度超过443时,结晶速率迅速增加,同时得出了诱导期与过饱和度的关系;当NaCl的质量浓度小于50g/L时,随着其浓度的增大,晶核数减少,结垢诱导期增加,当NaCl质量浓度达到50g/L时,晶核数最少,与同条件无NaCl溶液相比,碳酸钙结垢晶核数减少了66.7%;当pH值大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加,晶核数目迅速增加,结垢诱导期迅速缩短。  相似文献   

17.
低温溶液缩聚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工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高分子添加剂,可以提高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这里研究了添加剂对聚合过程的影响,讨论了添加剂用量、加料时间等因素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并通过结构及性能测试证明了高分子添加剂PVP的加入不影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热镀锌渣电解精炼中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nCl2—NH4C1—H20溶液体系中进行热镀锌渣的电解精炼是处理热镀锌渣的全新工艺。该文通过电化学方法从18种添加剂中选出4种较合适的添加剂并确定其最佳添加量,重点研究其对热镀锌渣电解精炼指标诸如槽电压、直流电耗、阴极锌品位等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复合添加剂的作用,温度对添加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铁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高铁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结果表明,可采用Avrami-Erdeyev模型描述赤泥煤基直接还原中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动力学.用反应活性好且挥发份适量的煤还原赤泥时,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速率均较大;催化剂具有促进铁晶粒成核及晶核长大速率之作用,且对于铁晶粒成核而言,温度效应稍大于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而对于铁晶核长大而言,则催化作用大于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制备耐磨铝硅酸盐玻璃陶瓷用复合晶核剂的配比,在此基础上,采用DTA,XRD,SEM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探讨了复合晶核剂对玻璃陶瓷成核,析晶及其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选取耐磨铝硅酸盐玻璃陶瓷复合晶核剂量简单,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