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拨开迷雾看南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 《世界知识》2010,(16):24-26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等个别域外国家不时对"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表示"关注",声称南海问题"是地区安全问题"。越南等个别南海周边国家则公开表示欢迎这些"关注",多方推动南海问题"地区化"、"国际化"。这些域外、域内国家在一唱一和。事实何在?用意何在?  相似文献   

2.
陆涛 《世界知识》2010,(18):33-33
<正>"全球公域"是美国新近流行的政策术语。从两个事例可探究这个新术语的本质。美国总有一些"高人"胸怀全球,甚至对南海问题"念念不忘",近来又出怪论,打出捍卫"全球公域"的旗号,攻击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上个月,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费恩波姆发表"中国崛起与争议中的  相似文献   

3.
北半球夏季,南海地区是全球大气热状况变化最为激烈的区域之一,而南海夏季风则是该地区最为活跃的天气事件,它的演变必将导致其它地区大气环流的响应.通过相关计算、合成分析等手段,揭示与南海夏季风活动相关联的北半球大气遥相关型的存在.该波列状的遥相关型与东亚地区相连,经北太平洋延伸至北美西岸.最高的相关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域,因而它可能对我国旱涝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时事概览     
<正>G7峰会草草收场"富国俱乐部"影响力下降七国集团(G7)峰会6月7~8日在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举行,会后发表了内容广泛的声明,涵盖当今全球热点问题,但实际成果有限。G7声明谈及东海、南海问题,称对该地区紧张局势"表示关切"。此次声明中被塞入有关东海、南海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日本有关。据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峰会开幕式及系列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知识》:当前,海上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在您们看来,这种关注有哪些具体成分?朱锋:亚太海上安全局势依然处在不平静时期。不仅南海、东海的军事紧张态势未能降低,围绕着南海岛礁建设引发的"军事化"争议仍在升温。在中国和东盟共同努力下,南海主权争议是在趋缓,但从南海、东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菲律宾单方面发起的"南海仲裁案",五人临时"仲裁庭"7月12日给出了最终裁决。一边倒的结果出乎国际法学界与南海研究界大多数研究者的意料。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对整个案件的立场依然是不参与、不承认、不接受。裁决结果无疑强化了中国与东盟声索国特别是菲律宾之间的对立。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还会坚持2014年提出的"双轨思路"么?笔者的回答是:中国将继续执行"双轨思路",但局部可能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来,美国在南海的战略投入很大。一般认为这是出于抗衡中国的需要。因而,美国支持部分地区国家搅浑南海问题,把地区安全纷争保持在合适的烈度上,既给中国添堵,又给美国"回归亚洲"开路,这样的战略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美国过去几年在南海的战术符合正常的逻辑。然而,最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作为则超出了正常逻辑的范畴。随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积极维权,美国的反应日  相似文献   

8.
郭渊 《世界知识》2014,(11):62-64
<正>20世纪70年代,南海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苏在南海地区展开激烈争夺。伴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对南海问题采取"中立"态度,而苏联此时则支持越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借以扩大自己在印度支那的势力范围,开始干涉中国捍卫南海主权的行动。在此背景下,菲律宾、南越当局、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强占南海岛礁、瓜分海域、掠夺资源,南海问题凸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维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最大限度地捍卫中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9.
正第17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主要讨论了"印太战略"、南海、朝核、反恐、地区安全合作等问题。关于"印太战略"和南海问题的讨论透露的出来的信息比较复杂,也更值得分析。美印勾勒各自版本"印太战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着重阐述了美国的"印太战略"。他说,"印太"是美国最关注的地区,美国的利益与之紧密相连。美国"印太战略"基于"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目的是构建"平安、安全、繁荣、自由的印太地区"。该战略将遵循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郭渊 《世界知识》2014,(12):62-65
<正>20世纪80年代,南海开始进入多事之秋。美日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屡次侵扰南海诸岛,制造事端,南海地区再次凸显"边缘地带"特性,南海地缘形势向复杂化方向发展。东南亚某些国家在区域外大国的支持下,继续强占南海岛礁,进行主权造势,中国南海主权受到严重挑战。美国、苏联和日本的立场此阶段南海问题的复杂化与区域外大国的作为有着直接关系。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美国不愿意看到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但基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1日,美国出动P-8A侦察机到南海巡逻,搅动了南海地区的和平,对中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构成了挑战。让人遗憾的是,台湾民进党对于南海出现的危机不但无动于衷,反而出现了为了迎合美国的需求,要求放弃南海"主权"的声音,这对我们释放出强烈的警示讯号。民进党在南海政策上存在着多种误区,让人难以放心。误区一:迎合美国,放弃南海断续线  相似文献   

12.
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形成于秦代开凿灵渠,连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而出南海。历经秦汉至唐宋元明清,由中原南迁的客家人,逐渐聚居南海北部湾地区而又移居海外。孙中山先生高度重视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至今通道崭新宽广开新篇。中国南海周边的客家人,形成了客家经济文化圈,发挥着内联外引的重要作用。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在延伸,特色鲜明,富有哲理。随着广西北部湾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广西客家人正影响全球,促进全球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已经过去的2019年,南海问题依然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既是国际主流媒体跟踪报道的热门方向,也是许多双、多边政治磋商和学术会议绕不开的话题。对于2020年的南海形势,显然仍可预言相对稳定、可控,但消极和不确定因素将显著增多,我们面临的维权维稳压力不能低估。伴随着“南海行为准则”(COC,以下简称“准则”)案文磋商的加速推进,地区规则构建将进入影响力和主导权争夺的博弈时期,新的动荡或将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4.
正地区热点问题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具有最直接的冲击力,同时也是大国博弈的"角逐场"。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南海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始终是中国周边地区的两大安全热点,而洞朗对峙和加勒万河谷冲突的先后发生则使中印边境问题成为新的地区热点。在不同年度,三大问题的热度有高低起伏的变化。2020年,朝鲜半岛问题保持了相对的平静,而南海问题与中印边境问题显著升温。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5月初,美国为了展示其介入南海问题的决心,派出"斯坦尼斯"号航母编队巡航南海,法国海军拉斐特级护卫舰"盖普拉特"号赫然出现在编队中。一个月后,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公开表示要推动欧盟国家海军力量协调一致参加南海巡航,以确保欧洲在该地区"常规和可见的存在"。法国距离南海万里之遥,并非南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政治和国家间关系的角度看,我认为南海的局势还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南海地区各国以及美国等域外国家与中国保持着正常的政治外交关系,在南海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从其他的角度来说,问题就很多了.从掌控和利用国际话语权的角度看,自2010年起到2011年,南海问题被炒作成为本地区热点问题之一.越南等东盟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大肆渲染南海问题,而中国则几乎保持沉默.但是,在2010年以前,只要中国强烈反对,无论是南海周边国家还是域外国家,都不会在东盟论坛之类的地区性机制或会议上公开谈论南海争端问题.2010年东盟论坛上,中国外长也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驳斥了希拉里所谓的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言论.总之,目前中国在南海的话语权是被动的,当然这也主要源于我们的自我克制、低调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南海争端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随着越南、菲律宾等围的蚕食动作趋于增多,以及美、日等国介入的增强,南海局势越来越趋向复杂.其中暗潮涌动、波云诡谲,许多势力都对南海地区的主权、资源虎视眈眈,蠢蠢欲动.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与整个国际局势的迅速变化密不可分. 南海争端的突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要解决其中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审时度势,用长远的眼光制定战略策略,与周边各国共同推进战略创新,以实现南海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然而,这并不是说就要一味退避忍让.在我看来,虽然南海形势如此复杂,需要长远规划,但是其中一些事情却是需要眼下解决和明晰的,把握好这些复杂中的简单,有利于我国更好地维护在南海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采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旨在建立南海碳循环模式所必须的水动力子模式.该模式在海表采用全球海洋大气综合数据集(The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COADS)资料进行强迫,开边界采用一个全球海洋模式的结果进行强迫.模式结果与卫星高度计和潮汐站水位两方面的实测资料都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模式值与长达7年的高度计月平均水位序列在海盆区和陆架区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8 cm和3.8 cm;与潮汐站水位的平均误差为4.0 cm.模式结果显示,南海北部陆架区海流有显著的季节特征:冬季,沿岸流南下,流轴贴近岸线;夏季,南海反气旋式大环流在陆架沿等深线流向东北方向,流轴接近陆架边缘.模式结果与实测资料比较的误差较小,且与前人研究所得的大面分布也比较一致,因此该模式能成为南海北部碳循环模式的关键性子模式.  相似文献   

19.
Aquarius/SAC-D卫星,以实现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全球遥感观测为目标,经过算法的不断改进,迄今已发布第4版产品(V4).已有的检验研究表明V1.3产品在全球最大的边缘海——中国南海的精度并未达到该产品的目标精度,主要原因是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RFI)的影响.为探讨新版数据在中国南海的精度,通过比较南海走航盐度、Argo浮标盐度与Aquarius遥感SSS V4及旧版产品的差异,发现Aquarius遥感SSS V4与走航盐度及Argo浮标盐度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47和0.73,V4产品整体表现优于V3及之前的版本,特别是在南海北部近岸高RFI海域,V4产品的偏差也小于V3,说明V4产品中RFI的影响相较于V3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去除.同时,分析表明Aquarius遥感SSS V4产品所揭示的南海SSS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动特征,与前人通过实测调查获得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正8月16日,中国与东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十三次高官会在中国内蒙古满洲里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两份重要文件,即"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此次会议是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7月12日出炉后中国与东盟的一次重要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观察双方在南海问题上未来关系趋向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围绕着南海问题及南海仲裁案,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