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人的惜级构成黑人钠失业比率庞大猛嘿一一耀阵︸一勤吐业生产钠200万黑人中,92%是髓技术阴I,从事最鞋的翩黝,而得至姗教扭资 黑人被条U夺选举权}96}年南方}了个县角稠查,由于柳限制、黑人钠工资低微 豪奎孰默的平均工资只及 羹羹、白人的汤到滩倒臀’缨缘l┌────┐│票 ││ 斤斤││ 才目 │└────┘学校中的种族隔禽南方}}个州的280多万黑肿、小学生电秘佳撒八纵撷铂贿}之叨0多人,·占0.4%备受种族歧视的美国黑人@朱育莲 ~~  相似文献   

2.
南非当局的废除种族隔离法是让步与保留兼而有之,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是黑人仍无选举权。自去年2月以来,南非政府相继废除了一些种族隔离法令.据统计,仅今年2月至6月,就有80多项种族主义立法被废除,近140项法令中的种族主义内容被删掉。其中最重要的是废除了作为种族  相似文献   

3.
巧取豪夺近三个半世纪以来,英国殖民者和白人移民霸占了南非黑人的大片沃野,黑人为保卫世代安身立命的故土多次奋起抗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次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南非白人政府上台后采取了“划地为牢”的土著保留地政策。1913年6月19日颁布的《土著土地法》规定划出898万公顷土地作为黑人保留地(占全国土地7.3%),黑人在划定地之外不得购买、租佃土地,只许在白人地区以劳换佃(即每年为白人劳动3—9个月,换得住宅地、小块农田和一些牧地)或受雇做工。到1916年,约55%的黑人被纳入保留地。但是狭小的保留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所有黑人都圈进去。1936年白人政府又通过了《开发托管和  相似文献   

4.
和静钧 《世界知识》2011,(20):64-64
当今世界,君主制国家约25个,只有一半执行议会君主制,而只有议会君主制国家才有可能诞生女首相。19世纪末女权运动兴起,但斗争到了20世纪中叶,欧洲才真正实现了男女完全平等的选举权和从政权,才提供了迎来“首位女首相”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蓝调音乐始于20世纪初美国的南部,是居住在美国的黑人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音乐风格。这种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或即兴性,以吉他或其他乐器伴奏,内容多表现黑人的不幸生活、哀怨及渴望幸福的情绪。蓝调音乐保持了非洲音乐的传统,同时又逐渐融入了欧洲音乐的特点,对美国爵士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人作家的作品历来很难出版。这主要是因为美国黑人作家的创作多取材于黑人生活,白人读者少,而出版家们又一向认为“黑人从来不买书”,因此多数美国出版商认为黑人作家的书不赚钱。但是,随着日渐走红的文坛新星、黑人女作家泰丽·麦克米兰的  相似文献   

7.
莫里森的《爵士乐》讲述了20世纪初一对黑人夫妇离开南部乡村融入北方城市的经历。城市不仅充当了小说的历史背景,更作为黑人身份和文化重建地而成为了叙事中心,诠释了美国黑人特有的双重文化体验。小说中倡导的性别公平、性别尊重和性别友爱,对构建和谐城市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美国的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了女权主义法律观的法律伦理内涵。其代表作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的《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意象和发人深省的社会伦理,折射出作者主张男女平等、实现黑人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哲理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及黑人女权主义法律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承接了以往黑人文学对种族歧视批判的同时,又从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挖掘潜藏在黑人社会内部的性别歧视,将建构黑人种族文化身份及女性身份作为黑人女作家们文学创作的话语中心,带动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改写了黑人女性边缘创作的命运,真正走入了自我的发现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黑人女性作家们具有强烈的黑人民俗文化意识,她们把传播黑人民俗文化视为己任,在她们的作品中黑人民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尝试对她们的一些代表作进行民俗文化的研究,指出独特的黑人民俗文化表征,是这些作家重构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解构美国社会中的白人文化霸权的媒介。  相似文献   

11.
赫斯顿的小说《她们眼望上苍》具有特殊的黑人艺术和黑人美学价值。作为20世纪黑人女作家的先驱,赫斯顿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巧妙的人物塑造和叙述手法表达了自己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探索了女主人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期,美国黑人的政治地位急剧恶化。这种变化,既是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其阶级统治的产物,也有包括白人工人在内的下层白人劳动群众受白人沙文主义的影响,未能与黑人团结战斗的因素,而黑人运动领袖们的改良主义路线也应负“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3.
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美国的以黑人利益集团为主体的争取自身利益的活动,以及美国政府所作出的回应。最终得出黑人利益集团在60年代末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最终的愿望是想要融入美国社会,而由于自身的经济条件不发达,以至于在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并最终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4.
"黑人性"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黑非洲的知识精英倡导的一场文化运动,它以19世纪末的黑人文化复兴运动为思想基础,以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为直接前导,由桑戈尔、莱昂.达马和艾梅.塞泽尔倡导推动,旨在恢复黑人价值,唤起非洲殖民地社会民众对于黑人文化个性、文化归属的自尊、自信和认同。运动成为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精神旗帜,一大批诗人、作家聚集在这面旗帜之下。桑戈尔不仅是"黑人性"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代表性诗人,他的诗作扎根非洲黑人文化传统,赞颂黑人传统精神的价值,在艺术表现上也体现了"黑人性"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5.
九月十三日,南非境内一个名曰文达的黑人保留地“独立”了。这是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在实行“班图斯坦计划”的名义下,继炮制特兰斯凯和博普塔茨瓦纳两个“黑人独立国”之后,导演的又一幕“独立”丑剧。南非少数白人长期以来骑在黑色民族的头上,作威作福。为什么到了七十年代,南非白人当局要加紧推行什么“班图斯坦计划”,让黑人“独立”呢?回顾一下南非的历史就可知道,被它吹得天花乱坠的“班图斯坦计划”,恰恰是白人殖民者几个世  相似文献   

16.
南非首次非种族主义全国大选将于今年4月26--28日举行。全国有选举权的公民约有2200万至2300万,其中黑人约占77%。大选分9个选区进行。登记参加这次全国大选和地方(省级)选举的党派共有29个,其中14个参加全国和地方选举.5个只参加全国大选,10个只参加地方选举。参加全国大  相似文献   

17.
伯明翰和塞尔馬这两个城市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馬州,都以展开了黑人反对种族歧視的斗爭而聞名。伯明翰是該州的最大城市, 人口三十多万,黑人約占三分之一。一九六三年四月三日开始了伯明翰黑人反对种族歧視、爭取平等权利的斗爭。最初,黑人采取的是小規模的游行示威,由于当局殘酷鎮压,黑人奋起反抗,斗爭愈演愈烈,仅五月六日一天之間,被捕者竟达一千名左右,第二天,黑人仍然冲破一切障碍,不顾受伤被捕,继續示威,美国統治当局又展开大逮  相似文献   

18.
孙树苹 《科技信息》2009,(26):I0344-I0345
托尼·莫里森IQ前发表的作品中《所罗门之歌》是唯一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小说中莫里森描述了几个主人物的成长过程,把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中的生存状况体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受到了异质文化中黑人成长的艰辛,同时也学到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9.
16~19世纪澳门黑人的社会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19世纪黑人在澳门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职能,根据各种文献记录来看,他们主要充当士兵、护卫、家仆等,这些黑人在澳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澳门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刘旭东 《科技信息》2011,(24):I0152-I015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美国黑人权利运动的发展,一大批黑人女作家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艾丽丝.沃克便是其中一位。她在其长篇小说《紫色》中着力描绘了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她们所拥有的创造性。揭露了黑人妇女的艰难处境和她们抗争的曲折历程。本文分析了《紫色》中以西莉为代表的一群黑人姐妹在种族主义及父权制的双重压迫下,通过写作、反抗、歌唱等方式,开始觉醒,并寻找自我、解放自我,最终获得独立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