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袁象为基础分析了由于会计学理论和方法上的冲突、会计制度不完善、产权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以及委托一代理关系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进而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不对称已成为会计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新会计准则的建立使得减缓会计信息不对称有了新的举措,本文对会计信息不对抟睁的含义,原因和后果作出探讨,并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减缓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相关理论,阐述美国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及中介机构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中介机构的现状,提出应加强市场内部约束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的作用以削弱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4.
苗苗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21-121
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和供求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机制,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配制的效率,然而由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很多都达不到保证,本文从会计信息供需主体角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网络的出现对信息的传播更是如虎添翼.但信息在网络传播中所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每一个国家内都普遍存在,所不同的是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所显现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本论述通过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介绍,分析了在网络传播由于信息接受者的因素、文化氛围的因素、不同文字的因素、国家的政治因素等造成的不对称现象,以及当前我国应对网络传播中信息不对称所采取的策略.确保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拥有“资源共享”的权利,使每个人都具备和享受这种权利.  相似文献   

6.
武君兰 《科技信息》2010,(33):407-407
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相当普遍、会计信息质量亟待提高的现状,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对性和动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由于会计制度不完善、各产权行为主体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等因素,最后提出在社会大环境和企业自身方面做好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7.
XBRL对会计信息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迅速发展的XBRL对会计信息链的影响.XBRL下的会计信息处理整个流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会计信息流,这对传统的会计信息供给、存储及传播等必然带来深远的影响与冲击.最后本文对我国未来XBRL普及与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使用博弈论探讨会计信息不对称.通过在给定博弈选择策略的条件下,分析企业经营者、企业会计人员、国有股东代表、法人股东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得出每个博弈主体所接受的策略达到纳什均衡时,才能使会计信息真正做到真实与公平.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5年-2009年我国939家A股上市公司4695个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企业存在过度投资时,会计信息质量能通过约束管理层对企业自由现金流滥用的过度投资行为来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抑制企业的投资水平;当企业存在投资不足时,会计信息质量能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融资的资本成本,扩大企业的投资水平。本文所用模型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说明本文结论不依赖于模型设计,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目标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等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行会计委派制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证券市场的角度界定了会计监管概念,并认为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属性使会计监管成为必然。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性、垄断性、外部性和不对称性可能使上市公司违规披露信息,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干扰证券市场秩序,导致证券市场失灵。为此,证监会等监管部门需采取强制性手段进行会计监管,保证上市公司向市场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数理模型探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小企业无足够抵押担保品等违约损失的前提下,虽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部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并未解决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只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效益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有现实意义.如果企业违约损失达到足够的额度以后,无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好坏,都能避免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沙芳 《科技信息》2007,(7):13-14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金融市场的信息传导过程包括信息披露和信息传递,加强金融监管与中介机构建设,是提高信息传导效率的主要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高校专业资料室信息服务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探讨了防范高校专业资料室与读者间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描述福建鞋产品贸易"柠檬市场"的表现,分析了"柠檬市场"对福建鞋产品贸易的不利影响,认为市场信息不对称、轻视知识产权、营销渠道缺乏、价格战成主战略和市场机制与市场监管不健全等是"柠檬市场"的成因。据此提出,应采取建立信息传导机制,消除信息不对称;引进人才,积极创新;整合营销与深度营销相结合以及强化政府市场监管等对策来解决"柠檬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息失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会计信息失真全球泛滥,时代呼唤会计诚信之际,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角度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将是一个有益尝试。会计信息失真最初在理论上是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为判断标准,但由于传统财务会计的缺陷,这种判断标准在实务中不具有操作性;而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最基本的理论表述也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且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判断标准从会计信息真实性上拓展开来了,因此以会计信息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判断标准将是一个合理的现实选择。本文根据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赖以表述的次级质量特征,从而构建了一个层次相对清楚,逻辑相对合理且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产品属性信息和信息不对称定义的基础上,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可度量的信息不对称度的定义。对不同生命周期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度变化的基本规律进行定性分析,得出了信息不对称度逐步降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种表现,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成因,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