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锅炉运行在最佳空气过量系数的工况下,根据锅炉效率的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得出了一台锅炉上使用多种燃料混烧与单种燃料燃烧的锅炉效率间的基本关系,按照该关系,可以从单种燃料燃烧的锅炉效率,估计出多种燃料混烧的锅炉效率,反之变然,从而达到减少试验次数的目的。这对于燃烧多种相类似燃料锅炉上的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型低挥发份煤燃烧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传统的燃烧器四角布置方式,将燃烧器布置于四墙中心,既保留了切向燃烧方式的优势,又大大改善了燃料的着火和燃烧条件,使低挥发份煤能够在炉膛内及时着火、稳定燃烧和充分燃尽,通过试验研究表明,新型的燃烧方式为解决电站锅炉燃用低挥发份煤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解决大容量电站锅炉四角切向燃烧时炉膛结渣和炉膛出口水平烟道内烟气参数偏差两个难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鲁杰  张品  王炯  刘圣勇  张舒晴  青春耀 《河南科学》2019,37(12):1955-1962
为了解决秸秆打捆燃料不易烧透且现行的燃烧设备与秸秆打捆燃料不匹配的问题,针对秸秆打捆燃料的燃烧特性,通过改进炉膛结构研制出适合秸秆打捆燃料的往复炉排蒸汽锅炉,该锅炉为单锅筒纵置式,配以往复炉排和两级除尘装置.实验得出,锅炉燃烧效率达97.5%,锅炉热效率达80.49%,烟气中CO、NO_X、SO_2及烟尘含量分别为125、42、26 mg/m~3,林格曼黑度小于1.锅炉热效率较高,污染物排放浓度低,达到国家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双层炉排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是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特性来设计制作的,经过详细的热工计算还有加工工艺研制出适用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专用锅炉,采用双层炉排结构,能消除烟尘,气体和固体不完全燃烧的损失较小,燃烧效率高,并且其排烟中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含量还低,与国家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相符合.该文还要就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此锅炉的前景,以及浅谈其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5.
滇东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4×600MW,由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设计。工程配置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斯公司生产的锅炉,锅炉型号为:B&WB-2028/17.4-M,锅炉型式:一次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亚临界自然自然循环,单锅筒锅炉。设计燃料为无烟煤。采用双进双出正压直吹制粉系统,“w”火焰燃烧方式,并配置浓缩型EI-XCL低No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  相似文献   

6.
锅炉排烟中的烟尘是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层燃炉两段燃烧技术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本文阐述了两段燃烧锅炉的工作机理 ,分析了两段燃烧锅炉的关键是控制燃料层的温度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锅炉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锅炉本体和一些辅助设备利用燃料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热能所产生的蒸汽,从而驱动汽轮机进行发电,在整个发电过程中,锅炉燃烧的好坏直接会对蒸汽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火电厂发电的效率。所以需要对锅炉燃烧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有效的提高锅炉燃烧的效率,这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的污染,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升锅炉运行的效率。文中对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主要技术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逐渐被投入使用,由于自身具有燃料适应性强和负荷调节性强等优势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燃烧目的以及方式,分析并,g.ea了燃烧控制系统的调整措施,并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在燃烧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近十几年来,将流态化技术应用于锅炉燃烧方面,出现了流态化燃烧锅炉,即俗称的沸腾炉。由于流态化技术的特点,采用这种燃烧方式能使煤粒与空气充分混合,因此燃烧均匀,传热效率高.沸腾炉能够燃烧石煤、油页岩、煤矸石等劣质燃料,这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0.
用微机作锅炉燃烧控制,可以实现最佳燃烧控制,可以节约燃料,一般可节约5~20%左右。在控制空气/燃料比时要用蒸汽流量作为锅炉负荷,根据锅炉负荷,决定排除气体中的最佳含氧浓度,决定空气调节器的给定值。因此,根据锅炉的负荷状态,就能自动地改变空气燃料比。另外,根据负荷,也可以作为燃料的给进量的前馈信息,以及供水量的前馈信息,所以,蒸汽流量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热电厂燃烧控制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不确定的复杂系统,要安全经济控制燃烧,掌握系统的特性是十分重要的;而分析空燃比的动态特性实施燃烧稳定性是锅炉燃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模糊推理机理在锅炉运行时,基于模糊规则和测量值来评估燃料供给状态,并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经验摸索,空煤比在为5倍时锅炉燃烧最为经济安全,运行实例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自寻优法实现CFB锅炉最佳热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喆 《应用科技》2009,36(10):65-67
CFB锅炉燃烧工况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分离后物料返回量、燃料种类差异、甚至燃料的干湿度的变化等因素,都需要随时改变空燃比,以保证燃烧热效率最高.这里通过推理机制,结合运行工况中热效率与空气系数的特定关系曲线,引入步进搜索自适应自寻优程序,确立最佳空燃比,寻求不同负荷状态下的最佳空气燃料配比,来确保燃料充分燃烧,实现CFB锅炉最佳热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物质锅炉的控制难题,为实现生物质锅炉高效稳定洁净燃烧的目标,提出生物质燃料锅炉液位和燃烧的优化策略.利用MCGS组态软件和Matlab simulink的优势,采用可靠DDE技术,实现了MCGS组态软件与Matlab的数据通信.构建基于现场总线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硬件平台,使生物质锅炉的给料系统、燃烧系统、吹灰系统、送风系统、引风除尘系统等达到完全自动控制.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CDMA数据终端实现生物质锅炉的远程监控.实测及运行经验表明,新型生物质锅炉具有结构新颖、洁净燃烧、高效节能、低排放、操作方便等优点,为生物质燃料锅炉的推广应用提供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工业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并大多以火焰炉为主,按燃料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燃煤工业炉、燃气工业炉和燃油工业炉。我国工业炉的燃煤状况大多通过粉煤燃烧的方式来进行,粉煤燃烧的过程是在燃烧前将煤粉碎研磨至微粉级,并与空气混合.再将粉煤与空气的混合物经粉煤燃烧器喷入燃烧室燃烧。粉煤燃烧技术最早应用于水泥窑,现已在电站锅炉广泛使用。本文对工业炉燃料与环保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姜兴华 《科技资讯》2009,(29):107-107
神华电力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煤矸石等劣质燃料是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体现,是充分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和降低生产成本必经之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煤矸石技术是当前面临的迫切课题。文章阐述了济南锅炉厂设计生产的YG-220/9.8-M2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福建煤矸石的成功经验,为神华电力产业中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燃烧系统由3个子系统即燃料控制系统、送风控制系统、引风控制系统构成,这3个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中,利用相应的控制规律和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达到燃料量、送风量、引风量的最佳组合,实现锅炉燃烧的经济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锅炉燃烧及热量传递过程中能量平衡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如:采用合理的调节风量,来实现燃料燃烧时的氧气供应,采用二次回风系统,促进燃料完全燃烧等。这些措施对降低锅炉及供热系统耗煤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林 《科技信息》2012,(12):370-371
本文介绍了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原理及控制技术,并以广州发电厂为例,详细阐述了低氮燃烧+SCR技术在220T/H燃煤锅炉上的工程应用以及双尺度燃烧技术要点。分析了应用低氮燃烧+SCR脱硝技术来减少NOx排放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为同类锅炉提供了借鉴,该方法适合对NOx排放标准严格的地区锅炉的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9.
大容量燃煤电站锅炉水溶性离子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控制大气污染,研究了大容量燃煤锅炉对大气环境中水溶性离子排放特性。以采用四角切圆和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大容量电站燃煤锅炉各一台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集锅炉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对其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旋流对冲燃烧方式的锅炉排放的水溶性离子浓度均高于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锅炉。采用这两种燃烧方式的电站锅炉排放的水溶性离子均为细模态占优状态,其中旋流对冲燃烧方式排放的水溶性离子在细模态上所占份额最高可达82%。C a2 和SO42-是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对旋流燃烧锅炉,分别占水溶性离子质量总和的38%和30%;对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分别占水溶性离子质量总和的49%和35%。  相似文献   

20.
利用炉膛内辐射能信号快速反映燃烧率的能力,将辐射能信号引入到锅炉燃料控制系统中,分析了辐射能信号参与燃料控制的优势.根据机组运行负荷不同而炉内燃烧存在差异的特点,以辐射能信号作为中间变量利用分段辨识的方法建立燃烧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原控制系统超前30~45s完成入炉燃料量的调整.针对锅炉两种不同制粉系统,分别计算了炉膛辐射能信号响应燃料量变化的动态时间以及与机组负荷的对应关系,对辐射能信号在燃烧系统中动态时间的量化与分析,为其参与炉内燃烧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