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诸葛亮的将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诸葛亮隆中定策,佐刘备创立基业,鼎足而三。刘备薨后,又辅佐刘禅,外抗强敌,内修政理,以身率下,忠公体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难能可贵的人品和治国安民的才干,深为当世人所景仰。陈寿在西晋朝,奉命定诸葛亮《故事》,在给晋武帝的上言中论诸葛亮云:“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并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传评中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此论一出,争议迭起;同书裴注  相似文献   

2.
<正>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4条“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历代医家据《灵枢·本输篇》“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而认为:“胃家”概指胃与大肠,阳明病病在胃肠,五行属土,邪热盛于中焦,故常见身热。 历代注家之说似是而非,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故略陈管见以求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标校本《新唐书》、《旧唐书》经过校勘和标点,使用起来方便多了。但由于条件的局限,校勘标点方面仍觉有美中不足之处。现将本人在使用该书时的读书心得贡献于右,以供将来重新整理两书时参考,每条下所附册、卷、页,均依标校本,不另注。 1、《旧唐书·高祖纪》(第一册一卷,二页):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甲子,高祖与(王)威、(高)君雅视事,太宗密严兵于外,以备非常。遣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威等谋反,即斩之以徇,遂起义兵。 按:“开阳府”,《旧唐书·刘政会传》、《刘文静传》、《新唐书·刘政会传》等处均作“鹰扬府”,《册府无龟》卷三0九·宰辅·佐命二,卷三四五·将帅·佐命六亦作“鹰扬府”,此处当出校。 2、《新唐书·高祖纪》(第一册一卷,一六页): (武德六年夏四月)癸酉,裴寂为尚书左仆射,萧瑀为右仆射,封德彝为中书令,吏部尚书赵恭仁为中  相似文献   

4.
东汉人班固在《汉书·枚乘传》中写道:“泰山之(?)(liù)穿石,单极之(纟亢)(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其文称赞了乘枚多次直谏的精神,后人以“水滴石穿”誉之。成语“水滴石穿”体现了一种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风流“风流”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品评人物的,如《后汉书·樊英传》:“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宁)谓王荆州(忱)”:“卿风流(?)望,真后来之秀。”又《品藻》:“韩康伯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意指其有才能而不拘礼法的气度。《晋书·王羲之传》附王献之:“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风流  相似文献   

6.
释“士”     
《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郑风·溱洧》:“士与女。”诗中“士”都指男人,非公卿大夫士之士。  相似文献   

7.
依据《三国志·蜀书》《文选》 ,对诸葛亮《出师表》有较深入的研究 ,提供较完备可信的原文 ,并有新的注释和评论。该表的报国思想 ,诸葛亮的人格力量堪称中华民族传统中的典型。在艺术手法上 ,该表通俗自然 ,剀切明白 ,古朴诚挚 ,情文并茂 ,实为一篇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8.
拜·造·诣·过·访这五个词都有拜访义,带有不同程度的礼敬色彩。《广雅·释诂五上》:“造,诣也。”《汉书·张汤传》:“其造诣诸公,不避寒暑。”“造、诣”同义连用。颜师古注:“造,至诣也。”“拜、过、访”也都有拜访义(例见下)。  相似文献   

9.
《北史》卷八《北齐本纪·后主高纬纪》“武平五年五月”条有云:“是月开府仪同三司尉破胡、长孙洪略等与陈将吴明彻战于吕梁南,大败,破胡走以免,洪略战殁,遂陷秦泾二州。”其中言吴明彻败尉破胡的地点在“吕梁南”,有误。考南朝陈时,秦州为今江苏六合县,泾州在今安徽天长境,两地均无“吕梁”其名。而当时有  相似文献   

10.
谚语,就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现成俗语。或者说,谚语就是俗语里一种义含深刻道理的“套话”。《礼记·大学》中说:“谚,俗语也”。《尚书》中称“喭”(按:喭即谚)为“俚语”。可见,就一般而论,“谚”就是一种现成的含理俗话。《说文解字》释“谚”为“传言也”。《广雅·释诂》说,“谚,传也。”《太平御览》载:“传言也,俗言曰谚。”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训为:“谚,传言也。谓传  相似文献   

11.
(一)选用词义于诗意未安之例于濆《山村叟》:“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注:“课:教。经:……这里的‘经’引申为织的意思。黄茧:黄色的丝,多为野蚕丝。”(644页) 诗只言“叟”,未言“媪”,而蚕桑纺织乃系女事,《汉书·地理志》:“……男子耕农,……女子蚕桑织绩。”《汉书·文帝纪》:“……皇后亲桑以奉祭服。”俗语“男耕女织”,均其证。叟教织不合常理。《说文》(三上言部)、《广雅·释诂》(卷五上):“课,试也。”《汉书·京房传》:“……宜令百官各试其功,……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考”、“课”对文。《晋书·元帝纪》:“劝课农桑。”知“课”有考核、检查之义。“课女”  相似文献   

12.
《旧唐书·孙思邈传》载:“自云隋文帝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其卒年明确记为永淳元年(六八二年)。查《隋书·天文志上》:“改开皇二十一年为仁寿元年”,该年为辛酉年,西历六0一年,则至永淳元年实为八十三岁,不符“年九十三”一语。若以辛酉年为准,则与该传史事相悖者甚多,故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他是开皇辛丑年(五八一年)生,如《辞海》、翦老《中国史纲要》等均持此说;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作“约五八一年”,基本相同。以此推算,孙氏年寿为一百零三岁。  相似文献   

13.
《旧唐书·窦威传附窦抗传》曰:“抗字道生,太穆皇后之从兄也,隋洛州总管、陈国公荣之子也,母,隋文帝万安公主。”此语误处颇多,中华书局点校本失校。考《隋书》卷三十九《窦荣定传》:“父善,周太仆,季父炽,开皇初,为太傅”,“其妻则高祖姐安成长公主也”,有三子,长子为窦抗。《旧唐书·窦威传》云:“父炽,隋太傅”,《周书》卷三十《窦炽传》亦明言窦炽之兄为窦善,有子荣定。可见《旧唐书》中“窦荣”实为窦荣定之误。《隋书》中“安成长公主”一词出现三次,其中《高祖纪上》两  相似文献   

14.
庄蹻西征行军路线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将庄蹻西征夜郎是文献记载中华夏各国最早在这一地区进行的军事活动。这次西征的时间和路线,文献有两种不同记载:《史记》、《汉书》所记是“楚威王时”“循江上”《后汉书》所记是“楚顷襄王时”“从沅水伐夜郎”。在时间问题上,目前我国史学界多数学者主张以《后汉书》所记的“顷襄王时”为淮;而进军路线问题则迄今仍无定论。木文主张应肯定《史记》的记载,兹考证如下: 庄蹻此次出征,《史记·西南夷列传》写道:“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踌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以兵威定属楚。欲  相似文献   

15.
辨“戏弄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其中“以戏弄臣”的释读,历来有争论:一说“戏弄”均为动词,“臣”作宾语;一说“弄臣”为一词,作“戏”之宾语。这两种说法於上下文义均欠稳妥,但以目前常见的几种《史记》版本校勘,此处文字似无错讹,故历来只能按多数人说法,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便于行文,《新唐书·吴兢传》简称《新传》,《旧唐书·吴兢传》简称《旧传》。一、关于《新传》中所记吴兢上疏请玄宗纳课的时间问题《新传》:“玄宗初立,收还权纲,锐于决事,群臣畏伏。(吴)兢虑帝果而不及精,乃上疏曰:‘……’。寻以母丧去官。服除,自陈修史有绪,……。”《旧传》记吴兢自陈修史有绪事是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而吴兢母丧在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从而上此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刘禅治蜀的二十余年中,他任人唯贤,科教严明,厉行法治,行法治蜀,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德法结合,礼威并用诸葛亮十分崇尚先秦法家思想,在治蜀过程中,他始终强调"威之以法"、"厉行法治"。他说:"威武加则刑罚施,刑罚施则众奸塞,不加成武,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众恶不理,其国亡"[1],他把法治同国家兴亡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一观点与管子《任法篇》的:"不能废法而治国"、韩非《有度篇》的"奉法者强则国强"完全是一致的;诸葛亮在治军中切实贯彻"使法量功";主张法律面前人太平等,诸葛亮曾上疏后主…  相似文献   

18.
商《说文》:“商,从外知内也。”《广雅·释诂(一)》:“商,度也。”《广韵》、《集韵》亦曾将“商”释为“度”。这说明“商”字可以训揣测、臆度。“商”字这一义蕴由来已久,例如:《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尔。”伪孔传曰:“众人其有得佚马牛、逃臣妾,敬逐复之,我则商度汝功,赐与汝。”《汉书·赵充国传》:“勤劳而至,虏必  相似文献   

19.
《汉书·张良传》“表商容间、式箕子门、封比干墓”,记述的是武王克殷后对旧殷贵族中的商容、箕子、比干等所谓贤人智士表示尊崇的做法。这段史实,《荀子》、《吕氏春秋》、《礼记》、《史记》、《新序》、《逸周书》、《尚书·武成》、《后汉书》等古籍中都有记载或援引,而所述略有参差。如“表商容闾”,《尚书·武成》作“式商容闾”,《后汉书·卢植传》作“封  相似文献   

20.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独具匠心地阐述了“神思”极其丰富的内涵。神思首先关乎想象。晋宋间人宗炳《画山水序》曰:“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晚年宗炳因年老无法登临山川,便画成山水图“卧以游之”,他认为这样同样可以领略山川风光,甚至比真景物还要幽渺深远。他说的“神思”显然含有想象的意思,因为他的“卧游”主要是要依靠想象的。与刘勰同时的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也说过:“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刘勰《神思》篇说神思的功能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