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前言齿輪传动啮合效率,以前虽进行了許多研究工作,但因其內包含了軸承等另件的摩擦損失,所以是不甚精确的。設計該試驗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测定齿輪传动的啮合純效率。更主要的是研究圓弧齿輪基本参数(L-啮合点的相对偏移距,δ—节圓柱的螺旋升角,α_δ—压力角)对摩擦损耗的影响,从而合理选择齿輪几何参数,探討新齿形的設計。同时,該試驗台也可以进行接触疲劳強度、胶合等方面的研究。 設計工作在太原工学院朱景梓副院长具体指导下进行,参加設計和試制的主要有山西机器厂、山西矿业学院、太原鉄路机械学校、太原重型机器厂等9个厂校。  相似文献   

2.
一、概論近年来,由于机器制造業的飞跃發展,对于机器另件,尤其是作为傳动机構主要元件的齿輪的精度提出很高的要求。齿輪最后精度的保证是一个很复杂的問題,它要求从毛坯制造,历經各道工序,直至最后精加工,都应严格控制。当然齿輪輪齿的最后精加工仍不失为一道重要的关鍵性的工序。目前齿輪磨削是在热处理后制造一級齿輪的唯一可靠的工艺方法。在磨削齿輪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是很多的,可將共归納为三类卽:砂輪几何形狀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近几年来,在国内外的机械制造厂中已普逼应用了大螺旋角立铣刀,成织十分显著。在这个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高生产率立铣刀(见图1),它的特点是:①刀齿的园周齿距不等(非均布);②齿数少,槽底园角半径大,齿高加大,因而排屑空间增大;③螺旋角加大,ω=35~45 (1.5)。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结合精密导航仪器齿輪生产实践,从理論上分析了在普通中型滚齿机上加工高精度小模数齿輪的可能性;檢修和改装了工艺系統,經过試切試驗和成批生产証明:所加工的齿輪已稳定在6級(≈旧标准1級)以上的精度,对解决生产关鍵具有一定的現实意义。全文尚簡要地提出了若干方向性建议,用以进一步提高小模数齿輪的加工精度与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小模数齿輪檢驗是精密仪器制造中的一个重要問題。本文将齿輪誤差看作是周期性的連續函数,并写成富里哀級数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对齿輪綜合指标与周节累积誤差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单面啮合檢驗是小模数齿輪檢驗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至于双面啮合檢驗,虽然它不能反映全部齿輪誤差,但这类仪器簡单,效率高,可在車間中推广使用。周节累积誤差是反映齿輪运动精度的主要指标。对小模数齿輪来说,常用的有两种相对量法:由周节差求⊿t_∑及在180°方向測⊿t_∑。理論分析与实驗証明:第一法有因测头安放不准所引起的誤差,所以需要加上测头調整装置;第二法具有本身方法誤差,但仪器結构簡单,效率高,为此可运用于中等精度齿輪在車間中使用,仅在掌握齿輪誤差出現規律的情况下,可用于高精度齿輪的测量。最后,提出对我国小模数齿輪檢驗发展方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形状截割头截齿排列的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螺旋升角的定义,建立截割头包络面螺旋线的数学模型,提出等螺旋升角的截齿排列理论,给出不同形状截割头包络面母线的截齿空间位置模型。通过编制程序进行实例设计,获得两种不同形状的截割头及其截齿的排列和切屑图。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的截齿排列分布均匀,截线距从截割头大端向小端递减,各截齿的切削面积均匀,截齿受力状况良好,满足截齿排列的要求,为截割头设计及截齿排列的参数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机器与推进器裝在船上成为一个复杂的联动机,由机器供給能量,將推进器軸旋转,推进器把此旋转的动能转化为推力动能,克服船的阻力使船前进,所以机器与推进器的能量轉換是相互牵制、相互有关的,这与在試驗台上的机器或推进器單独进行試驗的情况不同。造船設計人員及輪机工作人員經常对机器与推进器的相互关系感到苦惱,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时常遇到风浪、輕載、倒車等各种負荷情况;結果不是馬力不足,就是转数加大,造成机器过負荷。一般我們虽也略知其控制办法,但对其确切的規律则知道甚少,这是由于其中的变数太多;当外界負荷不同时,在机器方面就要牵涉到馬力N,轉速n,轉矩M,工質参数ε,燃油消耗量q,机器效率ηM等的变化;在推进器方面則要牽涉到推进器馬力N_R,船速v,轉速n,轉矩M,推进器效率η等的变化。并且这許多变数中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平衡的,所以螺旋推进器与机器的配合与工作是一个很複杂的問題。現分下面几方面来进行探討: 一、机器与螺旋推进器的性能二、螺旋槳与机器在額定情况下的配合三、机器部分負荷特性曲线与外界負荷特性曲线四、部分螺旋槳的工作情况五、轉速与船速的关系六、开車、加减速、回轉、卡住、飞車与倒車的工作情况七、結束語 八、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
我厂在自制设备B2012龙刨过程中遇到一只九齿螺旋齿轮,该零件模数为12,螺旋角为50°。但我厂没有大模数小直径滚齿机,广大群众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用普通的C 620—1车床只增添了几个齿轮,终于车制成12模数,9齿,50°螺旋角的斜齿轮,齿形部分光洁度达到▽7,精度也符合使用要求,现将加工该齿轮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析齿轮主要参数,提出用测量跨棒(球)距和公法线长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螺旋角的测绘方法,并推导出螺旋角的计算公式。该方法经过多次实际验证,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模数齿轮还主要是应用指形铣刀进行加工的。生产中常用的是直槽指形铣刀,其生产效率和刀具耐用度均很低。等螺旋角指形铣刀克服了直槽指形铣刀的弊病,切削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因切屑薄而长,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刀具切削性能。本文针对此情况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分屑槽等螺旋角指形铣刀。它是在普通等螺旋角指形铣刀的刀齿上按一定规律加工出分屑槽,使其成为具有间断切削刃的指形铣刀。 新型指形铣刀刀齿上的分屑槽是按多头螺旋线有规律排列的。当第一个刀齿切削过后,其分屑槽在工件加工表面上残留着的部分金属分别被后面几个刀齿切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双圆弧齿轮传动中齿数及螺旋角对端面齿廓、齿顶压力角、齿顶弦齿厚、凸凹齿廓理论啮合点弦齿厚等的影响,指出过渡部份与凹齿工作齿廓交点处存在“过切现象”,并计算了双圆弧齿轮的最小齿数。  相似文献   

12.
对小齿数齿轮传动的特点和计算要点进行分析,为在设计中避免小齿轮发生根切和齿顶变尖,合理选择基本参数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小齿数齿轮传动中最小螺旋角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气动正弦波发生器是测試被調对象和自动化系統构成部件动态特性的必要工具。本仪器主要由減速齿輪系、调整机构以及位移—气压轉換器等三部分組成。本仪器的测試数据如下: 最大波形誤差2% 頻率范围10~(-5)~1.9周每秒調幅范围0~0.4公斤/厘米~2 移軸0.2—1公斤/厘米~2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基于网络环境下进行渐开线圆柱齿轮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的设计思想,将轮齿与轮体分别按特征分类,实现了直齿、斜齿、螺旋齿齿轮三维造型的统一,解决了特殊齿形和齿向曲线实体造型的难点。为其他零件三维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本文为文献[1]、[2]、[3]的續篇,继續討論金属切削机床变速箱中(在相邻传动組內)採用外啮合公用齿輪变速时的传动設計問題。文献[3]中已經按照文献[1]、[2]的基础知識,系統地讨論了其传动比的拟定;本文中将要系統地讨論其齿輪齿数的拟定。在討論公用齿輪变速机构中齿輪齿数的拟定之前,首先討論一下齿输变速組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了铣刀的螺旋角及变齿距特性,基于切削力力学模型建立了变齿距立铣刀切削力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快速标定法测量的铣削力系数,利用Matlab软件对铣削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开展了变齿距铣刀铣削试验.试验与仿真分析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变齿距铣刀,本模型都具有可靠有效的切削力预测能力;采用传统的快速标定法获得的铣削力系数可以应用于变齿距铣刀切削力预测,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变齿距效应,各个刀齿承受的切屑载荷不同,相邻切削刃的铣削力峰值和相位也显示出明显差别.该方面研究对认识该类铣刀的切削力特性,开展刀具几何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不同截齿排列截割头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利用等螺旋升角进行截齿排列设计的截割头的截割性能,选用了一个实际的截割头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机仿真获得两个截割头截割过程的切屑图和载荷曲线,经比较分析表明,用等螺旋升角排列截齿的截割头截槽合理,各段切屑图均匀,载荷大小及其波动较小,截割性能良好,所以用等螺旋升角排列截齿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截齿排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多齿螺旋刃回转类刀具建模难度最大的刀齿部分深入分析,建立了描述回转类刀具螺旋刃刀齿几何形状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创建等径或不等径螺旋线导引轨迹。在此基础上,应用Pro/E的扫描混合法,创建了回转类刀具螺旋刃刀齿的三维实体模型。最后,以精加工中被广泛应用的螺旋齿刃铰刀为典型实例,介绍了三维实体模型的主要设计步骤。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为解决类似的形状复杂零件三维实体造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齿面方程的建立、网格点的划分、网格点的测量及齿面误差修正方法等方面对螺旋锥齿轮检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螺旋锥齿轮齿面偏差与齿距累计误差,并对测量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基于三坐标测量的螺旋锥齿轮检测的齿面偏差与齿距累积误差明显小于普通齿轮检测仪的测量结果,测量精度高,可为指导螺旋锥齿轮的齿面修正与机床参数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齿形参数是影响齿轮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车用变速器中的斜齿轮,考虑其特有参数——螺旋角并结合齿顶高系数,分析此类齿形参数对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齿轮的弯曲和接触承载能力为研究目标,考虑不同的螺旋角及齿高系数,建立相应的参数模型,通过传统理论方法探究斜齿轮齿形参数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螺旋角与齿顶高系数的增大都会使齿轮接触强度提高,但是对于齿根弯曲强度来说,大齿顶高对它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