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运用文献统计方法,分析了近10年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准备期、发展期和强盛期3个阶段),并从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宣传、数字化建设和信息服务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为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对我国对各类型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通过分析比较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职能、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差异,认为图书馆应当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与其他文化机构携手共进,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馆正在践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晓红 《科技资讯》2010,(26):255-25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拓展,本文结合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图书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重要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可能性,以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必要性。最后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中小型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晚、力度不够,但从某种角度上看,它们却具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势。以北海市图书馆为例,深入探讨了中小型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聚集文献信息知识载体的地方,它承担着保护、传播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义、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研究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责,探讨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图书馆通过参与非物质遗产的申请,积极提供服务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图书馆通过参与非物质遗产的申请,积极提供服务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保护方式等六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联性,论述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阐释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深化图书馆功能。  相似文献   

10.
黄碧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5):102-104
文章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阐述了中小学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必然性,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从娃娃抓起”。并结合中小学图书馆的特点,提出了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提出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法,阐明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伟  李师龙 《科技信息》2011,(7):I0131-I0131,I0413
分析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优势、手段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活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多元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特征.决定着“以人为本”的开发保护模式,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保护和开发的根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徐慧文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621-1623
着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从不同角度探讨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的发展概况和文化价值,力求发现茶亭十番音乐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而推动包括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在内的地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分析入手,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律保护的现状进行论证,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就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郑伟  李师龙 《科技信息》2011,(1):I0207-I0207,I0233
分析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优势、手段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活动、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和非遗数据库建设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传播科学信息、强化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重视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援建乡镇图书馆和农村文化室等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形成民族特色经济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16字保护工作方针十分明确.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发展为优势文化产业和特色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特色发展并使其发展“反哺”非遗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