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云  郑艳国 《科技资讯》2012,(17):19-19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在享受信息资源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严峻考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现实问题,已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人们能否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的关键。信息安全是社会稳定安全的必要前提条件。解决信息安全的方法是加密,所以加密解密就显得日益重要。本课题重点研究常用文件加密解密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实现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技术。同时对公钥密码体制和私钥密码体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公钥密码体制和私钥密码体制的代表AES算法和DES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最后结合常用算法设计实现了简易加密解密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信息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中的一个突出热点。在网络信息时代,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产业和信息情报领域,网络泄密是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表现。其中网络间谍对国家信息安全危害极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网络间谍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信息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中的一个突出热点.在网络信息时代,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产业和信息情报领域,网络泄密是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表现.其中网络间谍对国家信息安全危害极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网络间谍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引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开始步入了网络时代,同时以计算机互联网络为基础的经济活动也将成为21世纪现代信息社会的标志和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人们在得益于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新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网络信息安全是网络经济生活的基础,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涉及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最近以来发生的对各国著名网站的黑客一系列攻击事件,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针对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形式以及能更好地解决"数字福建"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统计学的多元身份认证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很多的信息处理都是借助计算机系统,这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的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新形势下,如何实现计算机网络信息已经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本文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在的漏洞及如何提高信息安全的对策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促进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信息安全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因此,在高等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等IT相关专业开设信息安全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兼具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以及信息安全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而保证企事业单位信息网络资源的正常运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财经院校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了财经院校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知识点,并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化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本校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作为网络方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不同于信息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而是将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整合到一起来讲授,所以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有很多问题出现。本文通过网络方向专业的前期课程设置情况,再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思考和实践,即:抓教学内容体系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抓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能力的提高;抓操守品行教育,突出法律和道德的遵守。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福利,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加上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各种用户信息和资料遭到泄露就是因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安全方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很有必要。该文通过对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问题这一定义进行论述,分析了当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现状,找出产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问题的原因,并为确保计算机信息安全给出了相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海华 《科技信息》2007,(6):228-228
网络的迅速普及所带来的网络道德问题,已引起了全社全的关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本文在分析网络道德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移动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形势日趋严峻的问题。尽管国内已经有超过百所高校开设了信息安全相关专业或者信息安全特色专业方向,但如何针对新的信息安全形势与时俱进地进行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针对高校中的信息安全课程设置与教学,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给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德育教师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和谐发展为目的,提升观念,拓宽思路,增强主动性、创新性,研究自己,研究理论,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真正的发挥德育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对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网络越来越密切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网络文化已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对高校德育教学内容、方法、形式、任务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对德育教育遇到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德育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名词越来越丰富,最近频频出现了各类"门"事件,"门"事件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伦理行为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鉴于大学生自发的网络道德状况和网络道德教育缺位现状,高校可通过完善网络规则、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倡自我教育和道德选择等方式进行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唐炜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3):118-120
网络环境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拓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时空,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现代化.但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对传统的高校德育效果、德育方法和德育队伍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创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德育内容;坚持有的放矢,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全球化给我国学校德育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又使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需要从完善德育模式、创新德育内容、改革德育方法与途径、强化德育网络建设及提高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是艺术类院校教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实验课程的设置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将原先分散的各类实验室教学资源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为实验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辅助手段。在实验教学系统中存在数据资源库建立方式及相关字段不统一的问题,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嵌入技术的系统架构,构建了一个与编程语言、操作系统、和内部协议无关的集成方式,完成对资源数据库统一检索,达到了系统集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灌输性德育的消极评价一直存在不同语境的理解,对灌输的批判、拒斥则出自对灌输的价值曲解。本真意义上的灌输并非一无是处,德育所需的道德知识的传递必须借助于灌输,如果每一种道德知识的获得都需要个体的体验,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而且人类社会永远只能原地踏步。所以,对灌输性德育的价值重估既有利于还灌输以本原也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敏琳 《科技信息》2008,(12):144-145
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因变而变。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适合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建立系统的模型有助于建立全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Rational Rose是一种可视化建模工具,可以用来先系统建模再编写代码,因此本系统采用Rational Rose进行系统建模,并取得较好成效. 通过该模型已经实现了完善的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联系高校基础化学教学实际,对一些具体教学内容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阐述,就如何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中,简要提出了一些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