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虹 《甘肃科技》2001,17(2):36-36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帮助孩子成功不应该只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孩子的一种期望,更应该是一种责任。孩子的成功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又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本文提出了帮助孩子成功的九大要素,以供所有希望孩子成功的人们参考。1 热爱 热爱孩于是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只有热爱孩子,才能急孩于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才能一切为了孩子。热爱是高级道德情感的表现,其实质是对孩子一生高度负责。美国影片《创奇者》讲述了一位家庭女…  相似文献   

2.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是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导致中国社会起跑线教育现象愈演愈烈,起跑线教育中的儿童无不身心俱疲。对这一教育现象应从理论因素、教育环境、学习评价及社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社会现实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思考起跑线教育的应然转向,使得早期教育能真正做到尊重儿童天性,关注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4.
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尔》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今天对卢梭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自然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与思考,能给予当今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改革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爱智慧。爱智慧的不同境界反映了人们智慧的境界。智慧有四种境界:第一种是崇尚聪明和知识的智慧境界,第二种是崇尚权谋和技巧的智慧境界,第三种是崇尚道德正义的智慧境界,第四种是崇尚本真和超越的智慧境界。  相似文献   

6.
方燕 《科技资讯》2006,(36):111-111
幼儿是独立的人,对现在孩子性格差异大、承受困难低的特点,提出家长和教师要相信幼儿有能力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能独立地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赏识教育,让孩子肯定自己,坚定信念,在形形色色的环境中,造成各种各样缺点,怀着欣赏眼光去发掘,及时去展示其闪光点,慢慢将其转化为优点、长处,更好地强化他自我价值感。同时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增强承受力,也不要一味的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不要担心孩子的失败,应该担心的是,孩子为了怕失败而不敢做任何事。”家长与老师要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让孩子发现自己,获取成功。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爱智慧。爱智慧的不同境界反映了人们智慧的境界。智慧有四种境界:第一种是崇尚聪明和知识的智慧境界,第二种是崇尚权谋和技巧的智慧境界,第三种是崇尚道德正义的智慧境界,第四种是崇尚本真和超越的智慧境界。  相似文献   

8.
刘彤 《当代地方科技》2013,(22):173-173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的家长意识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学前儿童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是对学前儿童在生活中化学方面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希望能给家长和从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让孩子们有个成功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些地方学前教育小学化、知识化日趋严重,严重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不利于幼儿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这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家长的观念及社会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以儿童发展为本,关注儿童成长独特的生态特征,实施生命化和生态化的教育,是教育本质属性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0.
一,有智慧的教育,是让学生能充分弘扬个性、独立工作、善于思考的教育;是自己教育自己、完美自己的教育。二、教育价值的实现呼唤我们走上智慧教育之路。三、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就要从教育观念的转变、课堂结构的重建及教学的评价改革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悲怆激奇志     
格特鲁德·B·埃利昂(1918-1999),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这个热爱知识、崇尚科学的家庭里,聪明伶俐的埃利昂自幼便成了小书迷,不管什么书,只要一捧到手里她便像一块掉进海洋里却又感觉到永远吸不足水分的海绵,那天真可爱的“贪婪”劲儿令人喜爱有加。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热爱儿童,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教师深入了解、研究儿童既是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不断提高教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热爱和研究儿童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的交接点,应该置于教师注意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纳教育的提出和实践,教师的角色正发生显著变化。全纳教育教师既要面对普通教育需要儿童,还要面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这就决定了与以往的教师相比,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师应该有其新的角色,他们应该是:辅助性的技术员、个别教育计划制定者、智慧型的知识转化者、合作学习的促进者、教育资源整合者、儿童受教育权的维护者、心理健康辅导者、终身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14.
李芳 《科技信息》2010,(12):273-273
课堂上孩子的手到底应该干什么?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儿童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孩子获取知识的方式各异。从未来儿童的发展着眼,培养健全的儿童,应该体现人文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自主教育应该体现在课堂教育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犹太人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这可能与他们当了近2000年的亡国奴有关。在自己的祖国被灭亡以后,流散在异域他乡的犹太人要想在当地生存下去,就必需掌握比当地人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唯有重视教育才能做到这一点。正是重视教育的这种传统,使得犹太人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前苏联以及其他国家,在高等学府、科技界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爱的教育     
正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巧。爱,需要关注,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大多数学生对老师都是敬畏与惧怕的,他们很多话都不敢和老师讲,所以平时和学生在一起时,就要多关注他们,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善于揣度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当学生生病时,送上轻轻的问候,履行妈妈的职责;当学生失意时,给予细心的剖析,当一回心理医生;当学生成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犹太文化的两本经典巨著《圣经》和《犹太律法》为基础 , 着重论述犹太人的信仰、犹太人对智慧和教育的尊崇、犹太人注重经典与思辩结合 的教育方式、犹太人的文学音乐造诣及素养、犹太人的法律意识、犹太人的家庭和 社区意识、犹太人的经商意识七大传统文化特色对犹太人素质的影响。作者认为 : 良好的人文素质、浓厚的法律意识和合理的经济意识不但可以帮助一个民族度过危 难关头 ,还能有力地推动这个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亭  陈朴 《科技信息》2007,(12):207-208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倍尔是幼儿园的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热爱儿童并把毕生献给了幼儿教育事业,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盛开着一朵“自然高洁的奇葩”——教育顺应自然的思想,它不仅是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中的亮点,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充满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儿童无限的爱,探究“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顺应自然的思想渊源,为人们打开一扇透视“自然与爱”的窗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吉尔伯特.斯托克(Gilbert Stork,1921-)的成功对后来者的启示。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吉尔伯特.斯托克的一些人生细节中,挖掘影响其成功的一些主要因素。结果以吉尔伯特.斯托克的简介入手,重点分析其成功因素。斯托克成长中形成的冒险追求、热爱实验的探索精神与结合实际、摒旧创新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他仰慕天才、志存高远、崇尚科学、热爱化学、立志有机的伟大抱负以及他面对现实、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是斯托克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他在学术研究中坚持己见、自信达观、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的个性品质造就了他在科学研究事业上的成功,而他敢于突破、任贤使能的领导品质和他率先垂范、凝聚人才的协作能力以及通过师徒传承、薪火相传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他在研究与教育中开花结果。结论吉尔伯特.斯托克的成功是自身努力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他的自身努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华 《科技信息》2009,(22):327-327
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是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失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图书馆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书刊、杂志、硬软件信息设施,特别是网络信息形成资源共享,具有信息的无限性和新鲜性,可以在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和开发他们的智慧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