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分析了地下商城他项权利和收益,提出了收益还原法评估地下商城他项权利价格的技术路线与方法。重点阐述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地下商城他项权利价格过程中有关客观收益、房屋纯收益、还原利率等估价参数确定等关键技术难点。作者以某市中心商务区地下超市为例,详细介绍了应用收益还原法评估其他项权利价格的主要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2.
收益还原法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益还原法是评估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方法,其正确应用取决于两个重要参数(纯收益和还原利率).研究了纯收益和还原利率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重点探讨了纯收益中包含的内容,尤其是否包含折旧,并介绍了确定还原利率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收益还原法在农业用地价格评估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着重探讨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农业用地宗地价格时,土地收益、农地费用及土地还原利率的测算思路、方法及途径.提出以土地自然评价为基础,以农用土地经济评价为依据,综合测算农业用地的客观收益的技术思路;分析应用该方法的应计费项并提出确定农地还原利率的可行途径,以期获得农业用地宗地价格的合理评估值.  相似文献   

4.
合川市基准地价评估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合川市基准地价评估方法是以土地定级为基础,土地收益为依据,市场交易资料为参考。通过对该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结构分析,得到土地级差收益分布模型A=6.59(1+0.46) ̄N.运用收益还原法,将土地收益转化为土地的基准价格。  相似文献   

5.
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实际上属于土地租赁权益的价格。本提出了租金差额还原法、承租土地残余法、出让金扣除法、承阻土地成本法等应用估计方法,并就收益年期、资本化率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杉木、马尾松成本收益的基础数据,运用生长方程及碳贮量生物量转变和扩展因子法分别对杉木、马尾松的碳贮量进行估算,通过构建修正后的Hartman模型,对比了考虑和不考虑碳汇收益的林地期望值,并模拟分析了贴现率、投入品价格和产出品价格变动对考虑碳汇收益的林地期望值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杉木轮伐期约为马尾松的一半,但单一轮伐期内净收益却高于马尾松;(2)两树种林地期望值均呈现倒“U”形,两者差距先增大后减小;(3)贴现率与林地期望值呈负相关,同一价格因子对不同树种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把农地的生态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产经济价值一起作为农地非农化中农地的转化价格,讨论了其价格体系的构建方法,对生产经济价格采用收益还原法,社会保障价格采用养老保险法,社会稳定价格采用耕地开垦费法,生态环境价格采用影子价格法来分别进行该价格体系的量化,得到了宜兴市农用地价格体系,进行了土地增值收益的测算,指出目前我国征地补偿价格过低的现象,并初步探讨了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我国禁伐天然林的背景下,人工林的碳汇功能因为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分析林业碳汇对我国人工林最优轮伐期的影响,为人工林碳汇经营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我国南方林区的杉木人工林和北方林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修正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借助林木的生长模型和林业碳汇供给的计算模型,计算并比较不同经营目标下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结果】(1)无论树种和立地条件,将碳汇收益纳入经营目标都会增加林地期望值;(2)在碳价为35元/t、利率为5%时,将碳汇收益纳入林地经营目标,最优轮伐期有小于1 a的延长;只考虑碳汇收益时,人工林的碳汇收益随轮伐期的延长而增大;(3)碳价格在0~125元/t范围内变动时,杉木最优轮伐期有2~3 a的变动,落叶松最优轮伐期基本没有变化,最大林地期望值的变动均不明显。【结论】开展人工林的碳汇经营有利于林地投资。现有的经营强度和碳价格下,由于碳价格远远低于木材价格,将碳汇收益纳入林地经营目标时,林地经营者考虑的最优轮伐期不会有很大变化;只考虑碳汇收益时,以不砍伐森林的收益最大。碳价格在较低水平变动时,对...  相似文献   

9.
闫晓玲  赖格英 《江西科学》2021,39(3):506-510,520
中国农业部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评选活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必须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研究.对国内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案例以及借鉴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评估案例中涉及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其中包括条件价值评估法、旅行成本法、品牌价值法、层次分析法等定量评估方法,还有菲尔德法、收益还原法等其他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归纳,最后提出未来可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估价收益还原法中的折旧费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房地产估价方法中的收益还原法,对房地产经营各项费用进行了分析,将房地产的净收益与资金使用价值相比较并举证明,得出了采用收益还原法进行房地产估价时,不应在纯收益中扣除折旧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房地产估价方法中,收益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运用收益法的关键在于净收益和资本化率的确定。分析了收益法中求取资本化率常用的4种方法,提出了财务内部收益率在资本化率确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收益法及其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收益法的会义和3个基本要素,分析了收益法与成本法、市场法的不同,介绍了收益法的几个重要参数,并以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为例探讨了收益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嘉  张欢  曾江洪 《山西科技》2006,(5):73-74,78
在运营收入和支出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收费及成本管理理论构建运营收入和支出的预测模型,并依托工程对预测模型进行应用性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的近期预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完全符合财务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4.
数据通信业务收入发展状况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其预测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采用传统预测方法难以逼近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其预测误差大.为此根据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数据通信业务发展预测模型,对2006—2011年数据通信业务收入发展进行预测,与BP网络训练结果比较,其收敛速度快,训练精度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传统收益观与全面收益观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全面收益报告模式在国际上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我国是否应推行及如何推行全面收益会计。  相似文献   

16.
关于所得税会计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所得税会计发展提出了看法,建议在制定我国正式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应当以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明确规定停止使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以及损益表债务法。统一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7.
收益法评估值的准确与否取决于四大要素。当前评估报告中存在的七个主要问题,都是由于评估者对四大要素把握不准所致。评估者真正掌握收益法,应有系统的房地产管理知识  相似文献   

18.
从资本回收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房地产估价的传统资本化理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传统资本化理论的收益法的估价偏差.并根据投资的独立性和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关系,在传统收益法中引入了资本重获率,解决了再投资收益的归属问题,排除了传统收益法的估价偏差,对收益法作了合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