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小流量营养盐分析传感器运行中过滤器件污染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反冲式营养盐在线过滤系统。过滤元件应用微孔陶瓷滤芯,系统采用二级进样、二级过滤、滤液定期反冲的总体方案,并确定了过滤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过滤系统出水浊度稳定,在0.2~0.3 NTU之间,适用范围在150 NTU以下,过滤后5项营养盐回收率基本都在90%~110%之间。  相似文献   

2.
海水营养盐及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水营养盐的组成、形态、分布规律以及营养盐限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速率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等内容作了系统总结,提出通过人为调节海水营养盐的浓度和组成比例来调控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从而有效控制赤潮发生。  相似文献   

3.
基于营养盐、赤潮藻类、碎屑的生物量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考虑到由于海洋内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对营养盐的补充以及物理因素导致的流失,建立了营养盐-赤潮藻类-碎屑的生物量相互作用的耦合生态动力学模型。运用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模型解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参数的变化,系统稳定性也随之变化,甚至出现HOPF分岔现象。  相似文献   

4.
营养盐的过度积聚是富营养化的主要表现,而以富营养化和底层生物沉积为主要特征的浅海网箱养殖自身污染是制约网箱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浅海网箱养殖中养殖生物、污损生物和野生鱼类等排泄,水-土界面营养盐的交换是养殖系统自身污染营养盐的主要来源.而开展鱼类环境动态负荷、污损生物及其他生物的资源量与生态效应,颗粒物/沉积物中营养盐再生等是进行自身污染营养盐来源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温度与水体营养条件对淡水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进行室内模拟实验,设立了15℃、25℃和35℃三种温度处理和添加营养盐、未添加营养盐两种营养处理,总计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计3个重复.实验结束后测定了环境因子、植物生物量、浮游细菌群落丰度和结构.结果发现,不同温度和营养盐条件下,环境中的DO、pH、NO-3-N、NO-2-N以及植物生物量(主要为丝状绿藻,FGA)都存在明显差异.水体温度增加及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均促进了FGA的生长,FGA的增殖明显去除了水体中的氮磷元素,使高温和添加营养盐处理组中浮游细菌丰度差异很小.在15℃不添加营养盐处理中,因FGA的生物量最小,其营养盐浓度明显比其他处理组高,因此,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也与其他处理组显著不同,并且这种差异随处理间温度差异的增加而更加明显.综上所述,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温度和营养盐作为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与水体系统中植物的生长、浮游细菌群落结构间存在复杂而紧密的相互作用,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和营养盐的添加不仅能直接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的结构,还可以通过丝状绿藻的生长间接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组成.  相似文献   

6.
樊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2,(12):254-254
本文从氮磷营养盐浓度和形态、营养盐结构、营养盐添加方式三方面阐述了氮磷营养盐对海洋藻类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当前研究的发展现状,并指出氮磷营养盐对海洋藻类生长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营养盐传感器在海洋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营养盐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测定海水中营养盐的分布对于理解地球化学循环,预测藻华爆发等环境灾害有重要的意义。营养盐在线传感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营养盐传感器在海水监测中的研究进展,介绍和比较了不同营养盐传感器的检测原理、范围和检测限,并讨论了营养盐传感器的技术瓶颈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海水分析中应用光度分析法的基本概况,其中包括了保守元素、营养盐、微量营养盐及某些痕量元素和有机物等20几种。文中着重评述了营养盐及微量营养盐两部分。并全面苋集整理了六十年来有关的文献资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史乾 《科技资讯》2012,(21):114-115
营养盐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营养盐限制的判定方法,从营养盐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即摩尔比两个方面综合判断不同海区水体中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营养条件。并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科研工作者在不同海域开展的有关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因素的研究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利用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型,模拟了黄海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其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并量化分析了不同过程对该海域营养盐结构的影响。氮磷营养盐浓度春夏低、秋冬高,近岸高外海低,底层高于表层;氮磷比春夏高于秋冬季;根据营养盐季节收支计算,发现黄海内部生物过程在营养盐浓度及其结构的季节变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流、大气、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输入是营养盐的重要补充过程,不超过总氮、磷补充量的33%。黄海氮磷比由冬季到春季升高是由于磷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氮的下降幅度;夏季由于氮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磷的上升幅度而继续升高;秋季由于氮含量下降,磷含量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详细梳理了埃及阿斯旺建坝后尼罗河三角洲和近海营养盐研究成果,重点剖析了营养盐来源、分布规律和对渔业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表明:在阿斯旺建坝初期,由于下泄营养盐减少,泻湖和近海的产鱼量明显降低;随着三角洲地区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产鱼量逐渐恢复,甚至高于建坝前,但是一些湖泊也出现了营养盐输入过高制约产鱼量的现象.埃及近海由于N、P输入增加,导致了部分水体出现磷限制,进而抑制初级生产力.针对我国三峡建坝、营养盐输送与长江河口生态环境响应,提出一些设想和今后应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河流、湖泊、水库及近岸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在流域的不同子流域、以不同的方式削减营养盐,其效率(成本)和效果(对目标水体污染负荷的影响)不同,而且营养盐削减涉及到庞大的成本.为提高营养盐削减政策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研究在预定环境目标下使削减成本最小化的最优削减方案.文章首先分析了流域营养盐...  相似文献   

13.
廉州湾海水营养盐组成特征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1月、4月、8月、10月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廉州湾海水营养盐组成特征并用回归方法分析营养盐含量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营养盐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丰水季节,营养盐组成Si:N:P比例明显偏高,枯水季节,营养盐组成比例明显偏低,影响这一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与注入该湾的径流量和污染物有关。无机氮、无机磷、活性硅酸盐与主要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相关程度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差异。  相似文献   

14.
加钙营养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玲 《河南科学》2003,21(3):281-282
根据加钙营养盐在磷酸介质中,加入EDTA使Ca~(2+)掩蔽,解决了加钙营养盐碘含量测定过程中结果偏低的问题,其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实验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崇明东滩冬季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江口崇明东滩冬季沉积物中营养盐早期成岩过程和沉积物 水界面营养盐通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高潮滩对各项营养盐均有显著吸收,中潮滩主要表现为对TIN和SiO2-3的释放,低潮滩由于受到局部水动力作用影响,营养盐通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分子扩散作用对沉积物 水界面营养盐通量的贡献不大.由于潮滩对于水体PO3-4浓度的影响能力高于对TIN和SiO2-3的影响能力,潮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体中N/P和Si/P比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张舵 《科技信息》2012,(32):I0072-I0072
本文以化工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氮源缺乏对活性污泥生理活性及絮凝沉降性状的影响,探讨一种确保活性污泥系统正常运行的最佳营养盐投加比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光电检测原理和锁相放大技术,对海水营养盐微弱信号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模拟锁相放大电路对光电二极管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前置放大滤波处理,基于STM32F401硬件平台提出了改进的变步长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对微弱信号做进一步滤波提取,最终实现海水营养盐微弱信号的精准检测。仿真和实验数据表明,该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营养盐传感器的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8.
三峡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春季出现多次水华现象,其与库湾水动力场及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初期蓄水后温度异重流作用下香溪河的水动力场分布,以守恒物质为示踪剂得到香溪河库湾春季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初期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流速大幅降低,水体滞留时间增加,上游来流对营养盐的输移作用明显减弱,营养盐易在库湾长时间聚集;同时库湾与长江干流水体温差增大,在异重流作用下,长江干流水体在春季沿表层流入库湾,相应营养盐也随水流带入,干流水体对香溪河库湾营养盐的补充作用明显.异重流的存在对营养盐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其影响范围随三峡坝前水位及香溪上游来流不同有小幅变动,通过示踪剂的浓度沿程分布可直观给出香溪河上游来流及长江干流入流在库湾的主要影响区域.研究可为三峡水利枢纽正常运行后库湾支流营养盐的控制和治理提供方法和依据,也可为相似库湾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福州市第二水源地山仔水库周围库区的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选取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样地,调查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降雨前后含水率及其氮磷营养盐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营养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相对于杉竹林,水田与旱地两种类型土壤营养盐流失风险高,且各土地利用类型均表现出5~10 cm处营养盐含量最高,流失量最大的一致规律,其中硝态氮和速效磷是地表降雨径流土壤氮磷营养物质流失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降水中氮营养盐质量浓度及其沉降通量变化特征的研究,研究了大气湿沉降中氮营养盐对大亚湾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H4+-N、NO3--N/NO2--N和TN降雨量加权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474、0.536和1.23mg/L,氮质量浓度在8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峰值;湿沉降通量分别为58.93、78.13和158.75kg/( km2.月),其中无机氮占总氮含量的86.34%,大亚湾大气湿沉降中氮营养盐主要以NO3--N/NO2--N的形式存在.与2009年的观测结果相比较,2012年大气中氮的沉降通量增加了约1倍.通过大气湿沉降输入的氮营养盐在大亚湾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在研究水体富营养盐问题时应考虑降水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