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以及再分析资料可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以实测资料为准定量计算了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各分量,包括降水、径流、蒸发、水汽辐合等,分析其季节循环、年际变化以及线性趋势变化. 结果表明,多年平均该区域是水汽汇区,主要来自天气过程造成的瞬变波辐合,蒸发所占比例远大于径流和水汽辐合,对流域水分循环至关重要;各要素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20世纪70年代后降水和蒸发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减小;1958年以来,降水显著减少,天然径流和蒸发也有所减少,但不显著. 然后同ECMWF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检验两套再分析资料对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循环的描述能力,在论证了其适用性的同时,指出其局限性,从而为使用再分析资料进行该区域水分收支分析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蒸发过程是水分循环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由于水轉变为水汽状态时需要耗費相当多的热量,所以蒸发过程同样是热量交换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說,蒸发的一些特征值,建立了下垫面与大气之間热量交换过程及水分交換过程的直接联系。A。A。格里哥里耶夫指出[1]:“地理环境(陆地)的結构和发展按带、地带、亚地带变  相似文献   

3.
银川地区降水氢氧同位素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降水是区域水循环中重要环节,对于研究区域内水分循环、水分来源、水分转换等水文过程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银川地区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特征随月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季节的降水水汽来源是影响银川地区降水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秋冬季节降水水汽主要来自于北冰洋地区,春夏季节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孟加拉湾及太平洋地区.区域内蒸发的水汽对降水的贡献及降水过程中的二次蒸发作用都使降水中重同位素富集.全年来看,银川地区降雨量效应不明显,但是夏季降雨量对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分析氘过量参数d随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辅助论证了不同季节不同水汽来源的降水是影响氢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区夏季水量丰、枯年大气水分收支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NCEP/NCAR的40年再分析资料,初步对比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水量丰、枯年大气水分循环的差异,结果发现,干旱年自然表经蒸发过程进入大气的水分少于湿润年;华北全区平均夏季垣年略有水汽亏损,湿润年略有盈余;干旱年对流层呼层由西南气流带来的水汽明显少于湿润年,由东边界和北边界流出的水汽也明显不和于湿润年;干旱年对流层各层大气湿度都小于湿润年;水量丰、枯年对流层各层水汽均以辐合为主,但干旱年福合量小于湿润年。  相似文献   

5.
淡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我国则是一个贫水国家,其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1/5。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的社会循环量越来越大,有的地区天然水体的水量已不敷所需,从而出现了“水危机”,“水危机”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以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1,2〕。在地球上由海洋蒸发形成的水汽,经风输送至大陆,形成雨、雪等降水,再以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式流返海洋,是水的自然循环。而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都是取自天然水体,其用过的水再排回天然水体,则称为水的社会循环…  相似文献   

6.
径流可再生过程是从降雨到径流形成、径流入海、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到大陆并再度形成降雨的整个循环过程,其中心环节是从降雨到径流的转化.从这一思路出发,文中提出用降水到天然径流的转化率来定量表达径流的可再生性.研究发现,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径流可再生性指标有减小的趋势,与此同时,年降水量减少,年平均气温升高,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增大.径流可再生性指标与各项水土保持面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年均气温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在10年尺度上与年降水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增加了蒸发和蒸腾作用,气温的升高也增加了蒸发,因而导致了河龙区间径流可再生性指标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擬賦值環     
引言.本文只討論交換环,凡出現的环都是交換的. 設环R无零因子,但不是一个域.R叫作一个拟賦值环,如果其中有一个非零元素a具下列性貭:R的任意非零元素整除a的若干方.任意具上述性貭的非零元素a叫作一个核元素,所有核元素再加上0作成R的一个理想P,称为R的核.本文作者(1955)曾証明,任意无非零冪零元素的交換环可以表为一組拟賦值  相似文献   

8.
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輻射能。分子导热为土壤中热量传播基本的物理方式。热量传播的实现既依靠土壤的矿物化学成分、孔隙度和散布性,也依靠含在土粒之間的空气和水。同时,輻射热交换和对流热交换对于土壤中热的传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輻射热交换通过土壤貭点向各方向的輻射而进行,对流热交換则通过土壤中的水和土壤空气的对流作用而进行。所以,土壤的增温和冷却过程与空气的增溫和冶却过程比較起来是有很大差别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1960-2014年最靠近库姆塔格沙漠的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2.5°×2.5°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1°的FNL再分析资料,在库姆塔格沙漠大降水500 hPa环流分型的基础上,运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方法对不同环流型的典型大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运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追踪其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大降水的500hPa环流型可分为低涡切变型、新疆低槽型和贝加尔湖至新疆横槽型;大降水的水汽路径主要分3支:西风气流携带的来自大西洋、里咸海和极地北冰洋的海源水汽,沙漠南侧西南气流携带的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暖湿水汽,华中一带东南气流携带的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暖湿水汽;库姆塔格沙漠上空区域平均水汽通量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各层中以700 hPa水汽通量最大.大降水期间垂直上升运动强,为大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提供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计算农田蒸发力的目的和意义农田蒸发力是为农、林、牧业生产及其它有关的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数据.在降水小于蒸发的地区或季节,正常生长的农作物常因干旱威胁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而要弥补干旱对作物的影响,必须解决旱期水分的亏缺,补充多少又决定于降水与蒸发力之间的差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夏季西北暴雨特征和水汽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西北地区19602009年68月常规气象观测站24 h(20:0020:00)降水资料和NCEP/NCAR(2.5×2.5)19602009年再分析逐日4次的850,700,600,500 hPa位势高度、比湿q和U,V风场资料.在分析西北地区降水概况的基础上,通过NOAA HYSPLIT4水汽轨迹模型和常规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7月12日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地区暴雨的主要特点是降水频率低,降水频数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降水时间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降水持续时间短,且降水时间持续2天(包括2天)以上的过程性降水次数有明显的年代分布特征.西北地区降水的环流形势主要以西低东高型和偏南气流型为主.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对2005年7月12日降水过程向前360 h追踪水汽输送轨迹,发现水汽主要来自偏南气流;但是,不同等压面上水汽轨迹并不总是一致的,降水量越大,不同等压面上的水汽输送轨迹越趋于一致.通过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表示水汽来源的水汽通量分布与后向轨迹模型给出的水汽来源一致.因此在本个例中,后向轨迹模型可以作为判断降水过程中水汽来源的方法之一,并且此次降水过程伴随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对流层中下层的强辐合及高层的辐散气流.  相似文献   

12.
一、引論关于計算在不同溫度下各类液体的蒸发潜热,在石油精炼和其它有关設计蒸餾和冷凝装置以及热交換器等工业部門是不可缺少的工作。侭管由实驗直接测定了許多液体在正常沸点时的蒸发热,但是在較大的溫度范围內,在各种不同溫度下液体蒸发潜热的数据是不充分的,而后者对化工設計而言,却是最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51~2008年1月的中国160站气温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1月中国南方地区罕见低温冰雪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中国南方地区持续的低温和降水叠加是形成罕见低温冰雪灾害的直接原因;②2008年1月亚洲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出现了4个较异常的环流.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环流异常偏强,导致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流南北交换较强;东亚槽异常偏强,利于强冷空气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对冷空气滞留在中国南方地区和持续水汽输送起重要作用;高原南侧的南支槽异常偏强,这是持续水汽输送的必要条件;③导致中国南方地区罕见低温冰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异常环流的异常配置.乌山阻塞经向环流较大,但东亚槽的位置偏北偏东,在加强气流东西交换的同时削弱了冷空气南下的速度;副高较强,一方面阻挡了强冷气团的快速南下,另一方面加强了副高西侧偏南气流的水汽输送;高原南侧的南支槽的强弱对水汽的输送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地面观测数据、历史天气图和NECP再分析资料,普查了近10年莆田地区秋冬季低层东风回流下的非典型降水天气个例,对形势场合成以及对回流天气过程的动力条件、水汽来源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莆田秋冬低层东风回流下的非典型降水概率为11.9%,回流天气产生降水时中高层受西南气流影响且有弱的辐散维持,地面高压楔前部以及沿海冷空气共同充当"冷垫",中层暖湿气流遇到冷的下垫面产生弱降水;降水区低层有反气旋存在,且此反气旋自北向南呈斜楔状;降水区近地层有弱的辐散区,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产生降水的水汽来源于中高层西南气流,低层偏东风相对干燥。500hPa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起止时间与降水的起止时间相对应,可作为判断降水时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NCEP/NCAR(1981—2014年)的全球逐月经向风和纬向风、比湿和位势高度场等再分析格点资料及贵州省84个地面观测站1981—2014年7~8月降水资料,研究了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异常与贵州旱涝的关系。分析表明:贵州7、8月降水异常旱、涝年份,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存在显著的差异。旱年,中国大部分地区低层以东北风水汽输送为主,贵州等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是水汽辐散区,不利于降水的产生;涝年,则以西南风水汽输送为主,贵州等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为水汽辐合区,为贵州的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由此进一步证明水汽输送的建立是贵州夏季旱涝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热交換的理論和实驗研究表明:貼近物体表面的流層中的湍流脈动,对于具有大普朗特数的流体中的热交換的影响是很大的。普朗特——泰勒的二層热交換理論(將流动分为層流底層和湍流核)沒有將上述因素考虑進去,因而他們的理論只有在普郎特数接近于一的情况下才适用。卡蔓最先考虑到流体中分子交換过程和流体微团变換过程的相互作用,并部分地考虑到这种相互作用对流态的影响。他將附而層分为三部  相似文献   

17.
刘康 《科技信息》2011,(33):76-77,95
本文根据川渝地区47个台站1981—2000年夏季日常观测降水资料和同期副高特征指数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和副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渝地区降水带是随副高脊线和北界位置北抬而向北移动,随西伸脊点的西进东退而变化,降水偏多的地区主要出现在副高北侧边缘水汽输送带附近,而副高本体控制区域往往降水偏少;多雨年,副热带高压为经向性,强度较弱,位置偏东偏南,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水汽输送;少雨年,副高为纬向性,强度较强,位置偏北,西伸明显,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水汽的输送。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四川九寨沟和冶勒地区各种水体的同位素资料,讨论了反映大气降水蒸发、凝结过程的不平衡程度的氘过量参数(d=δD-8δ18O)在降水和地下水中的主要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比了岩溶水和非岩溶水中氘过量参数d值的变化情况以及与水体氚含量变化的相关规律性.指出氘过量参数d值,是研究水/岩作用、地下水动力学和地表径流动态组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指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水文地质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环境水文学的观点出发,应用水量平衡理论对福建省的水循环进行探讨。分析了福建省水汽输送,降水、蒸发及径流的特性,它们的地理分布和年际变化规律。阐明了水循环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并对水量供需平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大气降水中δ18O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安大气降水中δ18 O的特征及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方法根据IAEA/WMO提供的西安站数据(1985.1~1993.12)作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西安大气水分来源复杂,有西南季风输送的印度洋的水汽,东亚季风输送的太平洋的水分以及西风带输送的水分,同时由于受地区地形的影响,二次蒸发对δ18 O的影响也比较大。结论δ18 O与温度和降水量的季节效应明显,但是月平均δ18 O与温度和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是很明显,这与西安位于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在不同季节,影响它的水源地、水汽运输距离不同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