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西藏农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农业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认为要实现西藏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入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贯穿始终。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分析了当前西藏实现持续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和新的挑战。提出了从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入手。以农牧区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主体,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为基础。以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保障;通过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实现西藏农业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农业资源环境是保障食物供给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地承包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农产品生产规模和产品多样化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农业生产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本文从区域尺度分析了4种颇为突出的区域农业资源环境问题:1)东北地区旱田改水田规模的持续扩大加剧了区域水资源压力并产生了负面生态影响;2)华北平原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和化肥等大量投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环境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3)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南方土壤酸化和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并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屏障维护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最后提出了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即加强区域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系统推进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强化全球农业资源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资源型城市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功能不完善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未来的发展应在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体制转换的基础上,完善其服务、生产、生态、商贸等功能,培育内部增长的活力,营造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与空间。本文提出了“稳定资源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营造城市的创新环境、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和加快开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的观点,以及以就业、环境治理、经济多元化为目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能源危机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以及生态平衡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农业是一个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的产业部门,如何完成江泽民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任务?一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农业生产与那样资源的关系;三是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搞好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淳安县白马乡针对人多地少,山多效益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等实际,采取多方位、多种措施,把发展效益农业引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4586万元,比1998年增加413万元,增长9.9%,1999年农业人均收入达3002元,比上年增加299元,乡财政收入也逐年递增,1999年达43万元;1999年全乡粮食总产达2561吨,单产比1992年增长7.7%,年均递增1.1%。白马乡近几年取得粮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同步增长的原因,最主要是得益于注重科技。乡党委政府重点…  相似文献   

6.
论新形势下的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国家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以来 ,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投资重点 ,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乡村就业机会及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 ,一直是中国各级政府及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内容。但在新形势下 ,中国农业运行的经济背景发生了3方面的转变。(1)市场环境发生转变。1989年以来 ,由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持续增长 ,国内粮食、水果、蔬菜、肉类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趋于饱和 ,导致中国农业运行的市场环境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本文阐述了重庆市农商行在促进农业发展持续增收中积极发挥立足城乡,服务“三农”的作用,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村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8.
江苏以苏州、无锡、常州等市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坚持“环保优先”理念,切实把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使国际公认的环境与经济“倒U形”曲线关系的“拐点”提前到来,环境状况持续向好转变,出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同步发展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社会迈向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开始被人们认识,并引起广泛的关注。70年代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学说。先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后工业化经济”;后来是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然后是福莱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明确地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很快在国际经济学界和社会发展领域形成了热点。知识经济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以土地为主要依托的农业经济,以传统工业和物质资源为基础的工业…  相似文献   

10.
抓住机遇,适度超前发展西藏旅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并提出“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为加快发展西藏旅游业创造外部条件,而且西藏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所以抓住历史机遇,智谋超前发展西藏旅游业,并使之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自治区优先重点开发的产业这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振兴西藏经济的龙头产业,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西藏旅游业国民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本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藏要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是国家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文章探讨了在发展西藏旅游的同时,要利用好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体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丰富西藏农牧区旅游内涵,实现农牧区经济增长、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提出的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资源恢复与污染治理后的最终成果。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绿色GDP在实际核算中非常复杂,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很难评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绿色GDP。要从“环境换取增长”的阶段转向“环境优化增长”的阶段.即指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济是整个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宋代江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辅之以养殖业、渔业、菜圃业,发展较快。表现为:人口不断增长,加速了耕地的开垦,耕地面积属全国之冠,粮食丰足而富余;多种经济的的发展,为江西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江西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原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又是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省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更好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力促中原经济区协调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耕地资源不足、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利用贵州省近5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的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因子,并对耕地和粮食数量变化的相关关系作了初步研究.贵州耕地面积变化经历了快速增加-缓慢减少-快速减少-平稳减少=缓慢增加5个过程,驱动因子可归结为经济建设、农业发展、交通建设及人口压力4个方面;用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率进行的耕地和粮食的相关分析显示:1969年以前两的变化呈同向波动,粮食增产主要来源于耕地面积的增加;1969年以后基本呈反向变化,在大部分年份,耕地减少的同时粮食实现增产,单产的提高是增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河南将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三化同步”。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的两个“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而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导致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过剩,价格持续走低等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进而影响了整个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前进的步伐,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建设数字西藏是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的实现路径之一。准确评价数字西藏的发展成效,是确保数字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前置条件。文章首先以全国为视野,通过省际比较剖析数字西藏发展的亮点;继而构建数字西藏发展的成效评价模型并进行定量评价,剖析其各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主要结论:数字西藏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仍展现出亮点,充分彰显了数字西藏的“后发优势”;2011-2020年数字西藏的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十九大以后展现出强劲活力;四个维度按支撑力强弱依次是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创新;2019年之后,四个维度相互支撑,共同推动数字西藏的发展进程。面对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以及兄弟省份的竞争,建议在推进数字西藏建设过程中处理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协调问题,并由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勉县粮食生产从1949年总产4.79万吨、亩产89kg,提升到2013年总产13.47万吨、亩产291kg,分别增长2.81倍、3.27倍,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笔者梳理分析了建国以来勉县粮食生产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的背景下,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原因,除政策因素外,农业科技进步,良种应用、配方施肥、病虫综防、规范栽培、高产创建是粮食提单产、增总产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为勉县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孝昌县农村人口、土地、区位、粮食、资源等因素,从孝昌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分析了孝昌县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潜在优势,探讨了孝昌县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向,指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综合举措,旨在谋求贫困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