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科技》2011,(33):33-33
[科学时报]如果缺乏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疟蚊携带的疟原虫将无法感染红细胞。图片来源:威康信托基金会桑格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从疟原虫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的疫苗成份和宿主的遗传基因限制性等方面,深入研究抗疟疾疫苗。作用于红细胞前期的疟疾疫苗主要是抑制疟疾的临床发作,控制疟疾的传播;作用于红细胞期的疟疾疫苗诱导宿主体液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抑制疟原虫侵入和感染红细胞,达到减少疟原虫虫荷,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作用于疟原虫有性生殖时期,控制疟疾传播的疟疾疫苗,其在于控制一个地区疟原虫的感染率和疟疾发病率,但对已感染疟原虫个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意义不大。在设计疟疾疫苗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不同个体的遗传基因限制性问题。由于疟原虫生活史的复杂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疟原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成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感染人体后经历肝细胞期和红细胞期2个阶段.红细胞期是恶性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和产生临床症状的主要阶段,其能量代谢完全依赖于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葡萄糖首先通过宿主红细胞膜(erythrocyte plasma membrane,EPM)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进入红细胞胞浆,再由疟原虫质膜(parasite plasma membrane,PPM)上的己糖转运蛋白(P.falciparum hexose transporter,Pf HT)完成疟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针对恶性疟原虫红细胞期葡萄糖转运途径中的关键蛋白进行序列分析,合成相应多肽,并获得了特异性识别GLUT1和Pf HT蛋白的抗体,为葡萄糖转运蛋白在恶性疟原虫感染中的机制研究,及抗疟药物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缘起自有人类以来,疟疾就如影随形。四种能够感染人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上万年间,与人类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生存竞争,甚至人类的基因都为之变异。在西非和中非,人们演化出了Duffy血型,使得红细胞表面的Duffy抗原缺失,阻断了间日疟进入红细胞的通道。而针对危害性最大的恶性疟,非洲人还演化出了镰状细胞贫血,这是β珠蛋白基因单一碱基突变导致的性状,可将恶性  相似文献   

5.
硫酸软骨素A介导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粘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硫酸软骨素的粘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可粘附于各种器官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这种粘附被认为是红细胞膜表面分子与内皮细胞表面分子间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CSA为内皮细胞表面感染的红细胞的粘附受体和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1的配体。  相似文献   

6.
<正> 疟疾俗称发疟子;也叫打摆子;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冬春季是根治疟疾的最好时机,在这个季节对有疟疾史者进行一、二次抗复发治疗,很有必要。1 疟疾复发的原因疟原虫在人体内寄生有两处,一处是血液中,另一处是肝脏里。血液中的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大量放出毒素,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典型疟疾症状;肝脏里的疟原虫,如果不经治疗,能长期存活,在身体抵抗能力低时,乘虚而入,进入血液里繁殖,造成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7.
嗜多色红细胞具有基因转录活性,而成熟红细胞却没有基因转录活性。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嗜多色红细胞发展到成熟红细胞过程中,HMG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显著地变化。高分子量类型的HMG蛋白质(HMG_1,HMG_(2a)和HMG_(2b))总含量升高;而低分子量类型的HMG蛋白质(HMG_(14)和HMG_(17))的总含量降低。 用DNase I有限度地消化嗜多色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染色质,发现DNase I对嗜多色红细胞染色质的消化速率比对成熟红细胞染色质的消化速率要高的多。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剂量的伯氏疟原虫接种小白鼠,目的在于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以较小剂量如1×10~3个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接种,出现原虫血症的小鼠仍可达100%。当以较小剂量接种时,原虫血症出现较迟,小白鼠存活的时间可以延长。原虫血症出现后,所有小白鼠最后均死亡,而不能自行痊愈。由于使用的小白鼠数目太少,仅作初步简报。  相似文献   

9.
探讨新型荧光光源吖啶橙(AO)梯度染色法检测伯氏疟原虫的效率和实用性.对经血液腹腔接种传代感染5d的伯氏疟昆明小鼠(60只)以红细胞的疟原虫寄生率计算法计算原虫密度,并用正常小鼠新鲜血10倍倍比稀释其尾血或眼球血,同时推制薄血片.用新型荧光光源AO法和瑞氏法染色后高倍镜检,记录每片发现三次原虫的平均时间,5min观察300个视野未发现疟原虫者为阴性.本AO染色法、瑞氏染色法能检出的伯氏疟原虫的最低原虫密度分别为11虫/μL、19虫/μL.当原虫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两法检测发现疟原虫的时间有差别,前者比后者快.原虫密度适中的稀释倍数组原虫密度与各法检出的时间为负相关.不同稀释倍数组两法检出时间均为正相关.新型荧光光源AO梯度染色法是检测人体疟原虫的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实用的方法,可推广作为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及后期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1975年5月,广州动物公园赠给我们一只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婴猴,该猴据说购自广西。同年8月,我们将这只婴猴带到广西百色地区作血传恶性疟原虫的试验。切脾之后半个月,曾静注接种一恶性疟原虫患者的鲜血,次日在它的血中查出一种与三日疟原虫颇相似的疟原虫。追查接种前的血片标本,发现在切脾后和接种前该虫已出现,可见它本来就寄生于熊猴。我们用静注接种的方法,使该虫在猕猴中反复传代,发现在切了脾的猕猴中可大量繁殖,红细胞的受寄生率最高可达90%以上。有4只猕猴在原虫寄生率达到高峰时死去;存活的则变为慢性感染,而原虫在猴体可持续出现一年以上。为了定种,我们首先致力于该虫红内期繁殖周期的研究。在同年11月至12月期间,我们对两只受染的猕猴,在8天期间进行不间断的2小时一次的血检。每次制血  相似文献   

11.
17种蕨类植物凝集素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7种蕨类植物叶组织经磷酸缓冲液抽提,硫酸铵沉淀,得到蛋白质提取液,用不同类型的红细胞检测凝集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有12种蕨类植物的提取物中含有凝集素,能凝集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红细胞,不同种类对红细胞的凝集效应不同,产生凝集作用所需的最低蛋白质浓度相差很大,从0.8μg/ml到1100.0μg/ml,在供试的红细胞中,鸽子红细胞对蕨类植物集素提取物最敏感,某些种类提取物与兔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可分别被1种或多种类型糖类所抑制,多数种类凝集素提取物能够耐高温处理(90-100℃),这可能与蕨类植物凝集素的某些化学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将抗疟原虫基因移入媒介按蚊种群,可能会成为公共卫生工作者防治疟疾的工具。目前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尚难将这一设想转变为现实。科学家着重对确定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过程中的潜在弱点进行了研究。 通常认为在选择的作用下,疟原虫可以克服任何一种遗传建立的屏障进入按蚊体内。然而疟原虫适应的多面性是有限的。哺乳动物的疟原虫由按蚊传播,而鸟类疟原虫则由  相似文献   

13.
虽然疟色素很早就为一些病理学家所报道(Meckel,1847,Virchow,1849,1858),疟原虫的发现主要应归功于Aphonse Laveran.他于1880年11月6日使用一台较原始的显微镜观察到“出丝”现象,于是认为疟疾是由一种产生色素的寄生原虫入侵红细胞而引起的(Laveran,1880).尽管它为另一法国自然历史学者Richard于1882年所证实,但Laveran的发现并未立即被当时有影响的意大利学术界所接受。可是不久,意大利人弥补了自己的过失,涌现出疟原虫形态学、疟疾病理学和临床特征及症状的许多专家.Golgi、Celli、Grassi和Feleti描述了人和鸟类的疟原虫.尤其Grassi被认为是伟大的形态学者.Celli成为“罗马热”(Roman Fever)的伟大史学家.Marchiafava、Bignami、Celli和Bastianelli相继对疟疾热作了明确的描述(Grassi  相似文献   

14.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4,20(3):145-145
据《自然》杂志报道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 ,一种基于中国传统中药——青蒿素研制出的药物能有效遏制疟疾寄生虫的抗药性 ,他们认为这种新药也许能革命性地改变疟疾的治疗方法。  世界上每年有 3亿人患疟疾 ,其中 1 0 0万人因此死亡。从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 ,氯喹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之一 ,但在非洲和亚洲 ,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药物越来越具有抗药性。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机理。部分研究人员认为 ,青蒿素中有一种名为氧化氢桥的化学结构 ,它在被铁离子分解后会形成活跃的自由基 ,能够对一系列蛋白质及其它的生…  相似文献   

15.
报导产于海南五指山区的2新种,即草游蛇疟原虫和银环蛇疟原虫。它们同主义工疟原虫。锐齿蛇疟原虫,佩氏疟原虫和绿蛇疟原虫都存在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6.
作用:我们知道,一滴血中有几百万个血液细胞,而在血液细胞中红细胞则占99%,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呈鲜红色的血红素,血红素又主要是由蛋白质和铁组成的。人体  相似文献   

17.
目前被公认的人体寄生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間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三日疟原虫(P. malariae),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和卵形疟原虫(P. ovale),此外经报告尚未肯定者尚有P. falciparum quotidianum Claig, 1909; P. vivax var. minuta Emin, 1914; P. ienue Stephens, 1914; P. perniciosum Ziemann 1915; P. falciparum var. aethiopicum Raffaelo and Lega, 1937; P. wilsoni Roberts 1940; P. sp. James and Kauntze, 1930等。1961年我校生物系和卫生保健室共同检查疟疾患病者的血片,发现一部分的教工和同学的血液中有一种疟原虫,其形态颇特异,虽与间日疟原虫比較接近,但是有好些重要的特点和Roberts氏1940年所记载的威氏疟原虫(Plasmodium wilsoni)相同。威氏疟原  相似文献   

18.
以正常人尿为原料,经过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硫酸铵沉淀、凝胶过滤、碱性制备电泳等纯化步骤得到一个分子量为59kDa的蛋白质,称为P59蛋白。该蛋白质在体外可以促进13d胎鼠肝细胞红系集落的形成,在体内可以刺激小鼠网织红细胞的生成,促使5/6肾切除大鼠贫血症状和Hymann肾炎大鼠贫血症状的改善,对尿毒症人的贫血症有明显疗效。根据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的结果推测该蛋白是一种新发现的促进红细胞生成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1%NP-40提取五种疟的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组分。各种蛋白提取物经SDS-聚丙烯安电泳后氨银染色,所得蛋白图谱经光密度扫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五种疟原虫蛋白区带数目及位置各不相同,但两条分子量分别为72KD和64KD蛋白为五种疟原虫共有区带。在五种疟原虫中,以伯多疟原虫与约氏疟原虫蛋白谱最类似,表明二者种间进化关系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完整人红细胞被成功地包埋于聚丙烯酰胺凝胶(PAG)和聚乙烯醇(PVA)。经长期贮藏,这些固定化细胞仍能保持住它们天然的外观。当PAG固定化细胞用5mM、pH8.0磷酸缓冲液溶胞,或PVA固定化细胞用水溶胞时,它们的内含物被除去,并因此被PAG或PVA截留下红细胞膜。经鉴定,该膜含有所有人红细胞膜已知的蛋白质组分。研究了PAG各种孔径对其截取各种膜蛋白的影响,发现用孔径为2.5nm的PAG所包埋的人红细胞,经溶胞处理后能截留下收缩蛋白、带3和PAS-1蛋白质。若再进一步用1%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增溶,PAG将只截留下纯的收缩蛋白质。就PVA固定化细胞而言,几种溶胞处理都能使PVA截留下人红细胞膜的表面蛋白质。这些结果显示,固定化红细胞对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的各种膜蛋白之分离与特性描述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最后,本文讨论了PAG和PVA所以能从固定化细胞中截留膜蛋白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