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3日至5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到以色列作了三天访问。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法国总统访问以色列,这还是第一次。一般认为,密特朗访以,虽有一些有利条件,如法国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但也冒有风险。因为法国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密特朗访以可能引起法以之间的争吵,也可能失欢于阿拉伯国家,或者两头招怨。那末为什么密特朗要在此时毅然访以呢?  相似文献   

2.
法国曾在印度支那作了几百年的殖民梦,终于被1954年奠边府的隆隆炮声震醒过来。如今,40年过去飞,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已成历史。今天密特朗总统重又做起法国在印度支那“重振雄风”的梦来。2月9日-12日,  相似文献   

3.
主角:法国总统萨科齐配角: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在法国总统萨科齐的眼里,10月18日的巴黎是阴郁的。当天,法国交通部门举行联合大罢工  相似文献   

4.
法国总统密特朗即将来我国访问。这是第三位来我国访问的法国总统,也是他本人第三次访华。密特朗总统的来访无疑是中法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样的时刻,重温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将引起人们许多美好的记忆。中法两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是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戴高乐总统亲手架设起来的。1964年,戴高乐总统以他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毅然决定两国建交,从而使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19年来中法两国关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  相似文献   

5.
法国当选总统雅克·希拉克5月17日入主爱丽舍宫,从密特朗手中正式接过了总统权杖。根据宪法,法国外交事务由共和国总统大权独揽。人们原以为,希拉克总统可以从容地在6月中旬的哈利法克斯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6月底的戛纳欧洲联盟  相似文献   

6.
王朝晖 《世界知识》2012,(11):28-29
许给法国人"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左翼新政"能坚持多久,"法式社会主义"能支撑多长,事实上没有人知道。5月15日,奥朗德就任法国总统,政府新班子次日如期全面展开工作。但社会党自密特朗卸任后已17年未执政,面对当前法国经济低迷、欧债危机肆  相似文献   

7.
<正>贝聿铭是美国华裔著名建筑设计师,其设计以别出心裁著称于世。1982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贝聿铭为新卢浮宫做全面的统筹设计。得此机会殊为不易,法国本土和世界各地云集着各种风格与流派的建筑大师,为新卢浮宫做设计,也是他们的向往。然而,一次偶然的会面,贝聿铭给密特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议会多数派的代表人物、保卫共和联盟主席,巴黎市长希拉克第二次任法国总理,与左翼总统密特朗共理国政,这是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密特朗大权在握,老谋深算;希拉克踌躇满志,精明能干。希拉克得到议会多数派的支持,密特朗身后有强大的少数派,希拉克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实施其内外政策,成了法国人瞩目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法国对阿尔及利亚曾进行过长期殖民统治,在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斗争中,两国还打过几年的仗。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独立后,两国由于传统的关系,经济往来不断.但是政治上却一直比较冷淡。去年12月初,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阿尔及利亚,在其首都受到群众的夹道欢迎,这在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是头一回,使人觉得,法阿关系有了发展。阿尔及利亚在布迈丁执政时期,它的首都曾是来自世界各地的  相似文献   

10.
法国总统密特朗,在7月上旬的一周之内,先后访问了美国和苏联。他出席了纽约自由女神像落成百周年盛典并同里根总统晤谈,接着又在莫斯科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会谈。舆论认为,法国这次重火外交行动的意义和作用大大超过了双边关系的范围。密特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访问美苏的呢?一方面美苏首脑在酝酿新的会晤,里根对苏联6月提出“灵活的”裁军新建议作了某些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美多次表示要废除美苏反  相似文献   

11.
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日,特往“先贤祠”敬献三枝玫瑰。一枝献给社会党先驱若莱斯,象征继承社会党传统和理想;一枝献给二次大战中统一法国地下抵抗运动的让·莫兰,象征以社会党为核心的全国团结;一枝献给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舒尔歇,表明法国是第三世界的忠实朋友。三枝玫瑰表达密特朗的政策意向,从中显示第三世界在法对外政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密特朗出任法国总统14年期间,法国的外交战略始终是以推动欧洲建设和维护法国在非洲传统地位为核心的,其结果是近些年经济最具活力的亚洲被轻易地忽视了。更加具有全球意识的法国右翼政党——保卫共和联盟针对社会党在外交上的这一误区,提出了重视发展同亚洲关系的主张。1993年第二次左右共治期间,右翼政府制定了新的亚洲战略;今年5月希拉克当选总统后,进一步明确了亚洲在法国外交上的突出地位,法国新政府对亚洲采取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党领袖弗朗索瓦·密特朗当选为法国总统的当晚,巴黎市民在共和国广场热烈庆祝,通宵不散,盛况是空前的。之后法国社会党在国民议会选举中又获得了绝对多数。这样,社会党在野二十三年以后又一跃而为强大的执政党。这不仅是法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也是西欧和全世界所关心的一件大事。“温和”的“社会主义改革”以社会主义为标榜的密特朗和社会党将给法国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前景呢?密特朗在他的著作和竞选纲领中提出了一整套设想: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他主张  相似文献   

14.
法国与北约     
自密特朗出任总统以来,法多次公开支持北约关于部署美新式中程导弹的“双重决议”;今年6月北约外长会议在巴黎举行,自从17年前法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以来,这还是头一遭。法国重新靠拢北约的种种迹象在国际上引起一些议论和猜测:法国何以加强同北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党问鼎无望,右翼党派陷入倾轧,欧洲派忧心忡忡——今年法国将举行六年一度的总统选举,4月23日和5月7日将分别为第一轮和第二轮选举日。按规定,正式的竞选活动今年1月开始。但事实上,左右翼政党推举候选人的活动早就紧锣密鼓了。密特朗要下来,在野的社会党能不能再出个总统?这对社会党至关重要。据说,密特朗早在去年年中就召见当时的欧盟执委会主席德洛尔,他对德洛尔说:“你是最好的候选人。”德洛尔的呼声也的确很高。孰料,正式竞选尚未开始,德洛尔就于去年12月11日在法国电视一台突  相似文献   

16.
一个工人子弟登上权力之巅;新东方政策使其声名大噪;“肘腋之变”中被迫下台;身后为世人留下许多话题——著名的国际活动家、前西德总理勃兰特于1992年10月8日在家中溘然长逝,享年78岁。10月17日德国政府为他举行了仅次于国葬的国家典礼。魏茨泽克总统、科尔总理等德国领导人以及法国总统密特朗、英国王子查尔斯、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法国总统选举日子的临近,密特朗结束政治生涯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法国上下对此好像没有给予太多的注意。这不仅是因为人们早有了思想准备,而且眼下人们更关心的是谁将成为爱丽舍宫的新主人。  相似文献   

18.
4月26日—5月10日4月26日西德总理科尔昨今访问法国,与法国总统密特朗会晤。欧洲常规裁军谈判第6轮会谈3月15日至今在维也纳举行。27日第14届世界法律大会23开至今在北京召开。奥耶-姆巴当选为加蓬新总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总统哈韦尔结束对以色列为期3天的访问。  相似文献   

19.
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将原苏联的第14集团军和部署在摩尔多瓦的部队以及军事机关归俄管辖,并受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指挥。2日中国与阿塞拜疆共和国建交。法国总统密特朗任命皮埃尔·贝雷戈瓦(原经济财政和预算部长)为新总理,接替克勒松夫人。阿尔巴尼亚艾哈迈迪政府辞职。3日阿总统阿利雅宣布辞职。9日萨利·贝里沙在阿新议会当选为阿第二任总统,10日贝里沙任命梅克西为总理。波兰总  相似文献   

20.
法国政坛上的右翼宿将出山。如何平衡内外关系,把“负载过重”的船驶出衰退漩涡,新总理重任在肩。法国立法选举果不出人们所料,社会党修欣,中右冀联盟大获全胜。选举结果公布还不到24小时,密特朗总统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