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煤粉配比、操作方法、设备因素等提出了引起捣固焦炉塌煤现象的主要成因,同时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从配煤工艺、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关键设备上进行改进,能够明显降低塌煤率,有利于理论指导实际生产,提高捣固焦炉的生产效率,为焦化厂的顺利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结合捣固炼焦工艺的特点,研究了高堆积密度配煤炼焦对焦炭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捣固炼焦工艺对焦炭气孔结构影响明显.采用N_2吸附法研究发现,9种捣固焦以小于10 nm的中、小气孔为主,平均气孔直径小,比表面积分布广泛;3种顶装焦存在一定数量20~50 nm的中孔,平均气孔直径大,比表面积小.捣固焦总气孔率、显气孔率和显气孔比例基本均低于顶装焦,捣固焦的假密度明显高于顶装焦,真密度相差不大,假密度可作为区分捣固焦与顶装焦的简易方法.焦炭光学组织主要取决于配合煤性质,捣固焦与顶装焦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
推煤过程中煤饼坍塌是影响捣固焦化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的因素之一。文章以6.25 m捣固焦化设备中SCP一体机推煤机构为例,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分别对牵引链不同驱动位置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对推煤机构运行过程中横向位移波动、纵向速度波动及链轮角速度波动曲线作对比,得到不同布置形式推煤机构的运行平稳性及对塌饼现象的影响程度,对推煤机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金石镁业有限公司的焦化分厂是2013年建成的设计年产能240万吨的5.5米捣固焦焦化厂,受到焦炭市场疲软的影响,目前一座焦炉处于低负荷生产以及与周边各焦化公司对标过程中。捣固焦的成焦率指标"煤焦比"各不相同,为了搞清楚这个指标,该公司先后安装三种计量秤进行计量对比,并用这个"煤焦比"指标指导生产。通过长期皮带秤运行的统计分析中,掌握皮带秤的计量可信度,并提出相应皮带秤的标定方法的改进措施以及皮带秤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捣固焦炉推煤过程中塌饼现象是焦化工艺常见故障之一,对生产效率和工人劳动强度有很大影响。为有效解决机械塌饼现象,在推煤机构工况分析、载荷确定及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ro/E建立推煤机构链牵引实体模型,并导入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用宏命令对实体模型施加接触与约束,完成牵引链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的仿真,得到链条、链轮的速度与加速度曲线图,通过比较单一变量的改变而得到稳定性的比较,为推煤机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在生产过程中焦炭冷、热强度的分析和研究,改进了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焦炭质量.从捣固时间、高焦炉煤气掺混比、配煤比及入炉煤细度4个方面进行焦炭质量的影响的试验,得到不同因素各自对焦炉生产的参考值,实施优化,有效提高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拟高炉实际条件,研究了温度、富碱条件等对五种捣固焦气化反应的影响,并结合光学组织和微观气孔结构分析了捣固焦在高温下的碳溶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和富碱均能较大地提高捣固焦气化反应失碳率。不富碱时,捣固焦气化反应失碳率随温度升高先缓慢增长而后急剧升高,在1000℃以下时反应较少;富碱后,四种捣固焦失碳率随温度升高先急剧升高而后趋于平稳,在1100℃时已达到最大值。捣固焦内部闭气孔比例较大,大气孔较少,微小气孔较多,局部存在盲肠状气孔,反应后大气孔和贯穿孔数量增加。除反应性最低的捣固焦A外,其他四种捣固焦以基础各向异性和粗粒镶嵌结构为主,在1000℃和1100℃时抗碱金属侵蚀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8.
刘冬野 《科技资讯》2014,(31):71-71
捣固侧装煤车是配合立式捣固侧装煤焦炉设计的专用装煤设备。运行在捣固焦炉机侧的轨道上,捣固侧装煤车上设有煤槽装置,当捣固侧装煤车运行到煤塔下,利用捣固锤将煤槽里的洗精煤捣固成煤饼,并通过装煤传动装置,由托煤板将煤饼运送至炭化室内。捣固侧装煤车的煤槽是由煤槽侧壁、托煤板、前挡板和后挡板组成的上部开口的矩形结构。煤槽侧壁可以向外移动,侧板壁的侧移装置有双侧活动壁平开侧移式和单侧活动壁侧后移两种形式。该文从捣固侧装煤车工艺流程、装煤稳定性、煤箱结构构成及成本分析等角度,对两种侧移装置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在捣固密度为1.10t/m3下测定配合煤捣固胶质层指数(Yd,Xd),以配合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黏结指数(G)和捣固胶质层最大厚度(Yd)为自变量,分别以焦炭的冷态强度(M10,M25)和热态性能(CRI,CSR)为因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捣固密度下的Vdaf-G-Yd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F检验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捣固胶质层指数(Yd,Xd)能更准确地反映配合煤在捣固炼焦过程中的黏结性能与结焦性能;与传统的Vdaf-G-Y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相比,Vdaf-GYd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准度,除M10的相对误差略有增加外,CRI、CSR、M25的相对误差均有所减小,其减小幅度分别为5.7%、12.8%和10.1%。  相似文献   

10.
堆积密度对捣固炼焦焦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个配煤方案进行捣固炼焦试验,研究不同的堆积密度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入炉煤堆积密度对焦炭的灰分和硫分基本没有影响,而对焦炭的气孔率、冷态机械强度及热性质影响显著.捣固炼焦的最佳堆积密度为0.9~1.1 t/m3.最佳堆积密度及在最佳密度下的焦炭性能还受配合煤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可扩大炼焦用煤范围的捣固炼焦工艺。捣固炼焦工艺是通过增加入炉煤的堆比重,以改善入炉煤的结焦性能,使得在配煤炼焦中可大量增加气煤及弱粘煤等传统焦炉极少用到的煤种的配入量,从而降低配煤、吨焦成本,并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焦炭质量,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捣固机械存在的问题以及捣固推焦方案的改进,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新型保塌剂的合成路线方法,改进了保塌剂的保塌时间等一系列参数指标,探究了各实验条件下合成保塌剂产品对保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捣固锤质量、抬锤高度、捣固锤数量等工艺参数对捣固炼焦相关设备的设计和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这些参数多采用经验选取,并无明确的理论支撑.以捣固效率和捣固功为指标,结合DKM本构关系模拟煤饼,对捣固煤饼过程进行正交仿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捣固工艺参数组合.试验为捣固煤饼工艺参数的选取和相关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介了煤的显微纽分及典型煤和碳的结构,阐述了用 x-射线衍射术和光学显微镜进行煤、沥青碳化机理研究的成果;讨论了焦炭光学组织对其强度和反应性的影响;介绍了预热煤捣固炼焦实验室研究的成果;讨论了中国某些种类煤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捣固车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在线采集监测捣固车的工作状态信息,通过专家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结合监测铁路维修情况对捣固车运行状况做出合理判断,以确保捣固车作业质量,并为后续维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实际运行,它提高了捣固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捣固炼焦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捣固炼焦生产在资源综合利用上具有的技术优势.对捣固炼焦生产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法,对炼焦生产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对D09—32捣固车工作小车横向锁定机构的改进,提高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捣固镐是利用振动原理进行作业的,但如果振动得不到合适的控制就会带来负面效果.介绍了所设计的内燃捣固镐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对该型捣固镐的减振设计做了详尽的论述,并对其振动装置做了针对性的振动计算和验证.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型捣固镐的减震器具有优良的耐用性能和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最近一次的DCL-32连续式捣固车技术改进中,对该车液压系统的部分操作方式进行了改进。本文简单分析了此次改进的原理。旨在希望设计人员在产品的设计阶段更多的考虑操作的简单易懂。对于国外引进车型也要进行适当的进行符合我国铁道施工模式的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