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25-26
课题着眼于西北旱作农业区的发展,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重点对西北旱作区农村社区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技术、农业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2-23
课题着眼于西北旱作农业区的发展,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重点对西北旱作区农村社区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技术、农业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示范区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能是太阳辐射能经过生物转换而储存的能量,所以品种非常繁多,主要包括6大类:(1)植物的木质素;(2)农业废弃物;(3)各种水生植物;(4)油料作物;(5)食品加工排放物和生活垃圾;(6)人畜粪便.据粗略估算,世界每年仅植物吸收太阳能转换就有400多亿千瓦,全球植物生长总量每年约为1400~1800亿吨(干重),仅此1项就相当于世界总能耗的10余倍,现在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活能源多依赖于生物质能,约占世界总能耗的15%,但因利用率低,浪费极大.据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世界各地生物质能资源的年产量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五"攻关计划重大项目"中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课题"岷江上游山地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通过5年多来的不懈努力和研究,在我国西部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岷江上游地区建立了拥有2大系统(恢复系统、支撑系统)的3段示范区(亚高山、中山、干旱河谷)的二元恢复体系,构建了"林草交错带退化疏林改造模式"、"林草交错带典型退化灌丛生态经济型改造模式"、"亚高山森林快速恢复模式"、"中山落叶阔叶灌木低效林生态功能恢复与调控模式"、"椒农复合种植模式"、"果蔬复合种植模式"以及"种草一养畜(圈养)模式"等3大类13个生态恢复重建组合模式,提供了适宜的试验示范技术体系22套.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全球能源紧缺的局势越发严峻,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推动并加速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007年以来,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依然稳步增长,促使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发展与壮大。欧洲已成为引领全球太阳能光伏发展的主导地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与政策日趋完善,电价逐年降低,太阳能光伏技术已呈现梯度发展格局,各国相关产业促进政策相继出台,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研究工作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研究所呈现的"机制微观化"、"过程安全化"、"技术集成化"和"系统生态化"等基本特征,总结出污染物的去除与转化、化学物质能源化以及再生水循环过程的生态风险控制等在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了为促进我国城市水系统可持续发展而应重点开展的4个研究方向:(1)污水再生及循环的物质转化与能源转换机制;(2)再生水生态储存与多尺度循环利用原理;(3)城市水系统水质安全评价与生态风险控制方法;(4)基于"再生水+"的可持续城市水系统构建理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2,(17):51-52
一、主要技术内容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需要,技术方成功地研制开发出了生物肥料(包括生物复合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料);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农药);生物饲料(包括生物饲料添加剂)等系列农业生物制品,为发展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的绿色产业链提供了可靠保证.技术方推出的"绿色产业链--综合生物工程"生产方式,即"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良种良苗→作物生长用生物肥料、防病治虫用生物农药、农副产品发展养殖业用生物饲料(畜禽粪便回收再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料)→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中,能源的开发十分重要,因为能源是生产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动力和保证.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西部版图中,蕴藏有十分丰富的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开发此类能源,自然成为人们考虑的头等大事.但是,请不要忘记,在我国西部各省特别是西北五省之中,所拥有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资源也是特别丰富的.甚至可以说,西北五省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因此,对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更应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内容:(1)建立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热载体陶瓷球加热系统;(2)建立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反应器;(3)开发生物油的冷激和净化技术;(4)研究热载体陶瓷球与残炭的分离和循环技术;(5)研究工艺参数对于生物质液化结果的影响和参数优化;(6)探索生物油作为燃料、脱硫剂、脱硝剂和其它精细化工原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多学科理论方法,对黄河口特殊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主要问题、约束条件、互动关系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协调和兼顾黄河下游防洪减淤、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目标需求,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河口综合治理方向、总体布局与治理目标和措施,为河口地区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意性的施用农药降低农业生产主体田间劳动效率和生产管理效率,进而阻碍农业整体的安全生产。文章基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以及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现状,以农药施用的随意性行为为视角,重点考察家庭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户(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主体的行为差异,结合"理性经济人"、"风险规避"等相关理论依据,对不同类型农业生产主体随意性施用农药行为的产生机理及其具体表现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在农药施用的时间、剂量、安全间隔期以及农药品种的选择等方面,不同类型农业生产主体随意性施药的原因、行为表现千差万别,但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形式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主体的随意性施药行为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最后,提出以技术为导向,农业生产主体、社会组织、市场以及政府部门"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3月24日至2015年5月13日,香山科学会议陆续召开了主题为:"国家治理与系统工程""超强激光光源及其前沿应用""能源互联网:前沿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中国桥梁技术发展战略""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建立绿色肥料保障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会聚技术(NBIC)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的第522、S26、523—527次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2012年4月份,国家科技部连发洁净煤技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新型清洁能源产业的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工业生物技术与生物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生物技术产业由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工业生物技术3个部分组成。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先导,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基础,工业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支柱。生物炼制是未来生物产业的核心,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构成了未来生物技术发展的学科基础,能源作物、分子机器、细胞工厂、过程工程和系统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从发展清洁能源的角度看,氢是最理想的载能体.氢是可再生的,如果与利用太阳能结合在一起,则其资源量几乎是无限的.氢在燃烧时只生成水,可以实现真正的"零排放".常规的制氢方法主要有水电解法、水煤气转化法、甲烷裂化法等,这些方法均需耗费大量能量.生物制氢技术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生产项目,已在世界上引起广泛重视.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为此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生物制氢的发展规划,以期通过对生物制氢技术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在21世纪中叶使该技术实现商业化生产.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制取氢气,不但具有开发新能源、节省能量消耗及净化废水的重要意义,为社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对当今生物技术革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废水处理生物制氢工艺,不但可以提高对有机污染物质的处理能力,同时还可回收数量可观的氢气和高质量的甲烷气,产生显著的能源回收率.因此,我国科学家建立的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有着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目前看来这一技术是所有生物制氢工艺中,产业前景最为看好的新工艺,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继续领先国际同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能源微藻与生物炼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藻作为重要的生物能源原料,具有巨大的生物质生产潜力。本文结合目前能源微藻在藻种选育、规模培养以及生物炼制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各国在微藻能源开发方面的重要科研工作,并对微藻能源开发的相关研究方向和进展进行了评述和预测,对能源微藻生物炼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高产优质藻种筛选与培育、能源微藻规模化培养以及微藻生物炼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微藻生物质综合利用以及生态养殖是我国能源微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作为判断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法定权威机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本研究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获得了1997年至今全部七届委员会成员名单,并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得了委员相关信息。对该群体历时性的比较统计分析发现:(1)典型的安委会委员为毕业于精英院校、拥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职称、49岁左右的中年男性;(2)委员们聚集于少数城市的少数机构;(3)随着安委会的职业构成从科学家与政府官员共治转变为全部由科学家组成,安委会从一个具有一定决策功能的多部委技术协商机构演变为纯粹的技术咨询机构;(4)安委会中,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持乐观态度的专业群体一直占据人数优势。2009年底的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事件触发了安委会改革,但安委会仍存在专业构成不均衡、独立性不足、透明度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结构、网络优化以及网络区块三大方面测评区域创新环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具有较强的连通性,凝聚程度高,创新资源流动弱化了地理距离对区域创新环境发展的限制;(2)我国区域创新环境发展差距较大,某些发达区域没有产生较强溢出效应;(3)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网络鲁棒性较低,陕西、甘肃等省未能充分发挥其连接西北与中部地区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网络扩散以及跨区域发展的三大"活跃圈"实现路径。以期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为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煤炭、石油为主的非可再生性能源消费结构,许多国家纷纷调整能源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替代能源的研发、投资热潮,其中,生物质能备受关注。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和能源生产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清洁能源是一项必然的选择.作为人类传统燃料的农作物秸秆,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加之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O2而成为碳元素的汇(Sink)而被称为清洁能源[1].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高品位的商品能源的比例增加,秸秆所占的比重正逐步下降.燃烧秸秆成为被替代的对象,田间地头或田间焚烧的秸秆量逐年增加,这种污染在收获季节集中排放,使得短时间内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