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60-60
氢能源作为环保型能源,已经引起广泛地关注。利用有机废水为原料的生物制氢技术,因其原料来源广泛,制氢成本低廉,环保高效等优势,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氢气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而氢气生产是氢经济的基础,生物制氢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的发酵生物制氢技术,均是基于糖酵解一丙酮酸脱羧代谢作用,单位基质的氢气转化率低,原料中的大部分氢元素仍被固定在诸如丙酸、丁酸、乳酸和乙醇等发酵产物中,如何突破厌氧活性污泥对生物质发酵产氢的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3.
氢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要靠相应的生产来获得。利用生物质制氢可分为热化工转化和微生物制氢2类。利用有机废水生物制氢的研究我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未来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氢能需求是任何单一的制氢技术所不能满足的,需要多种制氢技术互为补充,低成本、环保的制氢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非常必要,文章介绍了未来社会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情景,最后对氢能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化石能源制氢最普遍采用的是天然气或汽油蒸汽转化法.为了解决化石能源短缺问题,主要对制氢原料、催化剂、工艺等3方面进行改进,以处理高硫石油焦和沥青等劣质原料的非催化部分氧化POX制氢工艺结合电汽联合循环工艺(IGCC)是发电、供热和制氢3者结合的优化工艺路线.采用等离子体法烃类化石能源分解成氢气和炭黑的工艺路线制氢,是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F0003-F0003
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重要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废水排放量很大的行业,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黄瑞敏教授课题组,创新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和回用工艺,取得的成果有:“有机混凝脱色剂-悬浮滤床生物反应器联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技术”获得2005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复合式折流板厌氧-混凝脱色-悬浮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技术”获得2009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6):26-26
有机废水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也阻碍经济发展;控制污染物排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的矿化处理有机废水技术利用光和添加剂把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把有害的污水转化为无害的、可以再利用的水;不产生淤泥,也不产生二次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的能源及CO2减排压力日趋严重,发展氢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新战略是解决这一困局的理想方法。氢能经济的核心是氢能的高效、清洁、低成本、可再生的规模制备,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可将太阳能直接高效转化为洁净、可再生的氢能,是世界发达国家重点支持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制氢新技术,其中微藻光解水制氢在光能系统的自组织、能量的自发积累和能量的定向转化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已成为太阳能直接转化制氢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氢能以其燃烧效率高、燃烧产物洁净、易于低成本储输以及用途广泛、储量丰富等突出优点,被认为是新世纪的重要二次能源.尤其是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人类能源更替已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氢气大规模经济地制取、安全高效的储输(包括车载氢燃料箱的提供、加氢站的建立以及氢的配送等)已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O3-BAC)工艺对去除水源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具有显著效果,并以其新型、高效的优势,成为微污染水深度处理领域中的主流工艺之一.本文对该组合工艺的技术特点、净水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介绍了其在国内外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同时提出了05-BAC工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能源短缺和因化石能源过度使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节能减排作为国家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已纳人我国当前能源战略研究的重点,以氢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要应用形式。在各类氢能生产技术中,光合细菌产氢以其产氢条件温和、无环境污染且能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力使用多种有机废弃物作产氢原料而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1.
氢来源于水,既可以通过各种化石燃料,如天然气,煤等与水反应来氢;也可以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或者二次能源(如电力)来开采"氢矿".氢能是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燃料电池,由电化学反应将氢转化为电能和水.不排放CO2和NOx,没有任何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还记得之前的那个"水氢发动机"大新闻吗?"车载水可以实现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不但环保节能,续航能力也强,一次加水续航里程能超过500公里"……如此"劲爆"的科技亮点,让庞青年的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一度成为网红,却招来不少质疑之声。牛皮吹得再大,终归有吹爆的时候。据人民法院公告网于11月10日刊登的一则破产文书显示,"因杭州青年汽车的破产财产已经  相似文献   

13.
氢能源在863燃料电池城市客车上的应用(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氢能源的应用 3.1供氢系统 如图5、图6所示,第一辆原型车车载高压氢气储存供应系统由储氢瓶组1、压力表3、滤清器4、减压器5、单向阀8、电磁阀10、手动截止阀及管路等组成.  相似文献   

14.
冷冻法具有能耗低、污染少、腐蚀结等特点,在废水处理、环境保护和能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均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介绍了冷冻法的基本原理及在生活废水、染料废水和含氯离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O3--BAC)工艺对去除水源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具有显著效果,并以其新型、高效的优势,成为微污染水深度处理领域中的主流工艺之一。本文对该组合工艺的技术特点、净水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介绍了其在国内外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同时提出了O3-BAC工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广外能源研究所生物质合成燃料实验室常杰研究员负责的"十五"863计划项目"生物质催化制氢及液体燃料新工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自2002年8月开始实施以来,经全体科研人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已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生物质气化制氢及合成二甲醚试验系统,成功实现了在实验室规模上常压生物质气化过程与高压二甲醚合成过程的衔接,开展了工艺优化和催化剂试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005年7月顺利通过科技部门组织的验收,获得与会专家的好评.在完成预期的制氢和合成燃料目标基础上,还结合生物质原料的特点,开展了固定床气化的研究,为将来生物质原料的适应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技术。它工作温度高,废热可以得到有效利用,能量转化效率高;因运动部件少,工作时安静;采用全固态结构,无酸碱腐蚀性物质包含在电池中,电池的污染排放低,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的一种绿色发电技术。此外,SOFC的运行温度使得燃料的内部重整成为可能,原则上不仅可以使用纯氢燃料,还可以用资源丰富而且经济的天然气、煤气、生物质气等作为燃料。这就使得SOFC的运行费用大大低于其它使用纯氢气的燃料电池。这种费用较低而效率高的能源技术特别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不但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传统火力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将带动和促进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主要技术内容 八达岭牌高效有机活性肥是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首批认证的绿色食品肥料.该产品是汲取传统肥料之精华结合现代生物创新技术,经科学配方采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有机、无机、生物复合型的高科技产品.其营养元素集速效、长效、增效为一体,具有提高农产品品质、抑制土传病害、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早熟等优点.该产品被列入<1999年国家级星火项目计划>,列入<2000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编号:2000G41D600027 );并还获得高新技术发明金奖.  相似文献   

19.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着重介绍了目前在华南地区常用的水解酸化一接触氧化法生化,该工艺废水的CODcP总脱除率达84.4%,色度脱除率为97.2%。探讨了减少废水排放的方法,着重提出了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并回用的新工艺——“臭氧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此工艺的深度处理,出水的COD值能低于;30mg/L,浊度低于1NTU,色度低于2倍。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丰富的木本油脂、松脂、蓖麻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针对非粮油料生物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发木本油脂、蓖麻生物质资源的预处理、催化转化、深加工制备功能产品表面活性剂、能源产品蓖麻基润滑油、关键化工中间体癸二酸中间体等环境友好制备工艺。研究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制备工艺技术,创制松香双子表面活性剂、油脂基阳离子和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漆脂基乳化蜡及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果和包装纸用乳化蜡等新产品;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通过对示范工艺系统优化和技术集成,实现木本油脂、非粮非木质生物质蓖麻的综合利用,将为木本油脂高值利用、替代石油的蓖麻基可生物降解能源产品的产业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为我国生物基材料的发展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