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油茶粕经济价值,充分利用油茶粕资源,以油茶粕为原料,采用热水连续多级逆流提取油茶粕中的茶皂素,优化了单级提取和连续多级逆流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单级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时间85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6 g/mL,油茶粕提取粒度60~100目。在单级提取基础上,确定连续多级逆流提取的优化提取级数为3级,每级优化的提取时间为20 min,此时得到的提取液中茶皂素的质量浓度为33.14 mg/mL,比单级提取质量浓度提高了1.23倍,提取时间缩短了29.41%,提高了提取效率。水溶液结合连续多级逆流提取,获得了质量浓度较高的茶皂素,并且缩短了提取时间,提取流程绿色环保,更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对紫色鸢尾花色苷溶剂提取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剂体积分数等因素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是影响花色苷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10、提取剂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60℃.此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提取效果较好,可用于紫色鸢尾花色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青蒿药用成分提取方法--冷浸提取、回流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温浸提取、超临界CO2萃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等方法及检测技术,综述了以上技术在青蒿药用成分提取和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青蒿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野木瓜藤茎部位总皂苷闪式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木瓜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了闪式提取、乙醇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3种方法对野木瓜藤茎部位总皂苷的提取效果,并利用正交实验对总皂苷的闪式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所用提取时间短,最佳提取工艺为50倍量50%的乙醇,闪式提取2 min为宜.与乙醇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法相比,闪式提取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野木瓜藤茎部位总皂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不同提取剂从油茶籽饼中提取茶皂素的效果,并对这些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9~#提取剂是较好的,它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率和产品纯度高等优点。此外,还研究了139~#提取剂的最适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6.
甘草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秀兰  常瑜  常艳红 《应用科技》2001,28(12):46-48
系统考察了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的工艺参数。通过正交设计对提取介质、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以及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探讨,得出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沙棘果渣中总黄酮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从沙棘果渣中提取黄酮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和果渣脱脂与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沙棘果渣总黄酮的常规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脱脂,质量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80 ℃,提取1 g果渣的每次溶剂用量为8 mL,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为1h),在常规提取的最佳条件下沙棘果渣的总黄酮得率高达0.534 4%。尝试了超声辅助提取,结果表明提取前用超声预处理15 min,可以大大减少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而黄酮得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甘草叶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一种高效提取甘草叶中总黄酮的方法,对比研究了闪式提取、索氏抽提、搅拌提取、超声波提取4种方法对胀果甘草叶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利用正交实验对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所用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4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6min.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甘草叶中总黄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成本低、提取效率高、环保、节约的绿茶中茶多酚提取方法,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微波加热法从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酚。研究了提取剂浓度、料液比、微波提取功率、微波提取时间、提取级数几个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获得了微波法提取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采用50%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g/mL)为1∶9,提取功率设定为320W,提取时间18s,微波浸提2次,此提取条件下,绿茶中茶多酚提取率较传统提取法高,可达23.4%。该方法较传统提取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提取时间短、节约能源,可广泛用于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  相似文献   

10.
提取天然高粱红色素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用液泛提取器从高粱壳中提取出高粱红色素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液泛法提取该色素与回流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的不同提取效果。实验表明:液泛提取法提取该色素时色值最高,耗时最短,杂质低,相对省溶剂,无需破碎与过滤。  相似文献   

11.
杨宁  许嘉  **  吕品    李陶深     《广西科学》2019,26(4):398-404
为了解决现有的乱序数据流聚合查询处理技术不能在降低查询处理延迟,同时保障聚合查询结果的最终正确性的局限性问题,本研究设计了混合嵌入分布式流处理模块和分布式批处理模块的乱序数据流分布式聚合查询处理技术。该技术一方面基于用户给定的结果质量,限制自适应地优化流处理模块所用的缓冲区大小,从而尽可能降低流处理的查询处理延迟;另一方面基于备份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的历史流数据,并以批处理的方式实现对极其晚到流元组的查询处理,从而保障聚合查询结果的最终正确性。基于真实的乱序数据流数据集对该技术进行测试分析表明:该技术在平均查询处理时延、查询结果精度和系统可扩展性方面,比目前最好的基于缓存的乱序数据流处理技术均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2.
流数据的处理需求复杂多变,业务人员要进行相应的算法定制,不仅需要相关的编程知识,更要应对繁琐的处理流程和冗长的开发周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流程建模的流数据处理及服务化系统,提供了对于多源流数据的实时接入,流数据服务化以及流数据处理服务化的能力。该系统将流数据处理过程封装为服务提供给用户,允许用户拖拽组合流数据处理和服务化模块、配置相关参数,定义流数据处理及服务化的过程,快速又自然地实现流数据处理及服务化的任务,将处理结果经由服务路由实时推送到其他应用系统,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案例分析表明,与传统的流数据处理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高效、灵活、可配置等特点,在实用性、可用性和伸缩性方面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网民在线快速处理图像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图像处理系统,阐述了Web Service的图像处理功能的实现过程,采用这种技术使得系统层次分明,既便于图像处理功能的实现,也便于处理功能的扩展与维护.系统界面简洁,方便实用,用户通过本系统就能在浏览器上直接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得到需要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大数据量图像和复杂图像处理算法,并行处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基于消息传递接口,设计了一种并行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并在曙光4000L并行机上予以实现.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图像处理能显著减少计算时间,更多的计算节点能得到更大的加速比,该并行图像处理算法对于大数据量图像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图像规模的不断增长,为了快速且有效的处理医学图像并使各类图像处理算法得到应用.文章将传统的医学图像处理方法与Spark整合起来,提出了基于Spark的并行医学图像处理方法.首先,采用基于二进制的图像预处理转换方法,存储图像到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中;其次,应用传递函数的方法,避免了图像处理算法进行MapReduce转化,实现了快速的通用图像并行处理;最后,以肺叶DR图像分割算法为实例证明了基于Spark医学图像并行处理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效率,并适应大规模图像的并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滚切齿数大于100的质数齿轮时,会因找不到合适的挂轮而影响加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近似分齿”和“补偿”的加工方法,阐述了其加工原理、计算方法、误差分析。为其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经加工及检测得知,加工出的齿轮可达一般机械的精度要求。因此,实际加工中可采用近似分齿法和补偿法。  相似文献   

17.
时间是我们生存的基本维度,理解时间加工的神经基础对于感知觉、运动控制等领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总结了毫秒级和秒级时间加工的神经基础,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时间加工的神经基础是分布式的而非集中式的,主要在小脑、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层进行.目前还未有理论能统一解释时间加工的机制,未来研究还需深入对时间加工的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转变边缘传感器读取系统的信号处理需求,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信号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图形处理器、通用并行计算架构等平台进行信号仿真处理技术研究;将联合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与图形处理器的信号处理模式应用于TES的信号读取和处理中,简化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信号处理系统的灵活性,并利用模拟信号,验证了将该处理模式应用于中国西藏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遥感系统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扩展,致使海量遥感数据快速处理的要求与处理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利用分布式的处理策略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在分析遥感图像数据处理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运用Condor建立了实用性的分布式处理软硬件环境,编写了适宜于该环境应用的基本遥感处理的算法模型和任务描述脚本,实现了遥感数据基本处理的分布式操作,最后对分布式环境下的遥感数据处理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由于数字图像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依靠软件方法实现的图像处理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FPGA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图像处理中.本文对图像处理的算法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并将合适的算法通过Verilog语言进行实现,再利用quartusⅡ软件进行仿真,最后应用于实际的图像处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