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台湾钝头蛇-中国钝头蛇复合体"(Pareas formosensis-chinensis complex,后简称"复合体")分类的历史、现状及进展。【方法】主要依据最新文献资料及色斑、鳞被特征等形态学资料,对"复合体"的分类进行探讨。【结果】1)分子系统学研究恢复了中国钝头蛇(Pareas chinensis)的分类地位,它的分布范围可能仅局限于四川省及邻近省份;2)综合分类研究恢复了阿里山钝头蛇(Pareas komaii)的分类地位,并设立新种泰雅钝头蛇(Pareas atayal);3)根据形态特征,云南钝头蛇(Pareas yunnanensis)应为有效种;4)台湾钝头蛇(Pareas formosensis)、广东钝头蛇(Pareas kuangtungensis)、缅甸钝头蛇(Pareas hamptoni)可能是亚种关系。【结论】"复合体"并非1个种,最少应包含5个种。综合分类学方法为解决本类群的的分类争议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国异腹胡蜂属(Parapolybia)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方法】基于形态学特征进行传统形态分类。【结果】中国异腹胡蜂属包括8个已知种,其中黄侧异腹胡蜂(Parapolybia flava Saito-Morooka)为新纪录种,提供了这8种的重要鉴别特征和特征图;列出并详细比较了变侧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易变的颜色特征;制定了异腹胡蜂属世界已知种类检索表。【结论】异腹胡蜂属世界已知13种,中国存在8个已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中国异腹胡蜂属(Parapolybia)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方法】基于形态学特征进行传统形态分类。【结果】中国异腹胡蜂属包括8个已知种,其中黄侧异腹胡蜂(Parapolybia flava Saito-Morooka)为新纪录种,提供了这8种的重要鉴别特征和特征图;列出并详细比较了变侧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易变的颜色特征;制定了异腹胡蜂属世界已知种类检索表。【结论】异腹胡蜂属世界已知13种,中国存在8个已知种。  相似文献   

4.
王锦蛇,红点锦蛇的形态、核型和Ag-NORs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宁  魏刚 《贵州科学》2004,22(2):69-70
本文对王锦蛇Elaphecarinata和红点锦蛇E.rufodorsata的形态特征及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指数和Ag-NORs进行了比较分析。两种锦蛇在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染色体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两种锦蛇的Ag-NORs无差异。讨论了锦蛇属的核型,银带在分类特征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考察牛奶菜(Marsdenia sinensis)治疗蛇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和水回流提取法制备牛奶菜提取物,再采用石油醚、三氯甲 烷、乙 酸 乙 酯、正 丁 醇 对 水 提 物 依 次 萃 取,对 各 萃 取 物 进 行 气 相 色 谱-质 谱 联 用 法(GC-MS)分析。【结果】从牛奶菜中共检测出77种组分,其中含有大量具有抑制蛇毒活性的组分,包括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六烷酸衍生物、十八烷酸衍生物、十八烯酸及它的衍生物、2,4-二叔丁基苯酚、谷甾醇、豆甾醇等。【结论】牛奶菜主要通过抑制蛇毒氧化损伤以及抑制蛇毒神经毒素发挥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考察牛奶菜(Marsdenia sinensis)治疗蛇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和水回流提取法制备牛奶菜提取物,再采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水提物依次萃取,对各萃取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结果】从牛奶菜中共检测出77种组分,其中含有大量具有抑制蛇毒活性的组分,包括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六烷酸衍生物、十八烷酸衍生物、十八烯酸及它的衍生物、2,4-二叔丁基苯酚、谷甾醇、豆甾醇等。【结论】牛奶菜主要通过抑制蛇毒氧化损伤以及抑制蛇毒神经毒素发挥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补充铃腹胡蜂属(Ropalidia)中国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运用传统形态分类鉴定法,查阅相关文献,在显微镜下进行标本鉴定。【结果】鉴定出中国铃腹胡蜂属 3个新 纪 录 种,分 别 为:毛 织 铃 腹 胡 蜂(Ropalidiaaristocratica(de Saussure,1853))、大 铃 腹 胡 蜂 (Ropalidia magnanima magnanima van der Vecht,1941)和 刻 点 铃 腹 胡 蜂(Ropalidiasculpturata Gusenleitner,2001),并对3新纪录种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及局部特征图,更新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结论】研究结果为完善中国铃腹胡蜂属系统分类和更好的利用该属资源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特征筛选对单木树种分类精度的影响,以及多源遥感数据协同下单木树种分类的有效性,分析不同特征对单木树种分类的影响程度。【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中林施业区的两块100 m×100 m样地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机载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和多光谱遥感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基于机载LiDAR数据提取高度、强度和树冠大小等共37个特征,基于CCD影像提取光谱和纹理共21个特征;其次,以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特征筛选,之后以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两种非参数分类器,结合不同数据源和特征,采用12种分类方案,利用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 OA)、用户精度(user’s accuracy, UA)和生产者精度(producer’s accuracy, PA)对分类结果进行对比与精度评价。【结果】经随机森林特征筛选后,分类结果优于未进行特征筛选的结果,总体精度可以平均提高3.47%,使用机载LiDAR和CCD影像协同分类相较于仅使用CCD影像总体精度平均提高6.07%。【结论】随机森林特征筛选可以优化特征,减少特征冗余,提高分类精度;多源数据结合也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在多源数据结合时,光谱特征最重要,LiDAR提取的强度特征相较于高度特征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蛇的尾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生活在丛林中的蛇尾巴又细又长,生活在丘陵山区的蛇尾巴相对粗短,生活在荒漠中的蛇尾巴短而钝,穴居的蛇尾巴大都已退化,生活在海洋中的蛇尾巴均呈侧扁状。蛇的尾巴千姿百态,到底都有什么功能呢?运动功能我们知道蛇是从蜥蜴类进化而来的,当它的四肢退化后,蛇尾巴便替代了部分四肢的功能。盲蛇形状如蚯蚓,主要营穴居生活,行动迟缓,尾巴极短已失去存在的意义。蛇在运动时尾巴起平衡身体、协调运动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纤细的蛇尾巴就像人的手指一样,非常灵活。树栖的绿瘦蛇,尾巴的长度几乎相当于头和躯干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了解贵州省野生青蛙和蛇类自然感染曼氏裂头蚴的情况。方法:从我省贵阳、安顺、惠水、织金及水城5个地区捕捉野生青蛙和蛇,进行解剖检查和镜下鉴定曼氏裂头蚴,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野生青蛙裂头蚴的自然感染率为18.04%(882/4 888),感染强度为1~41条;野生蛇类的自然感染率为24.04%(25/104),感染强度为1~212条,其中,以乌梢蛇和王锦蛇的感染率较高。结论:蛙、蛇体内裂头蚴感染率高,与我省裂头蚴病不断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俗,保护野生蛙和蛇对预防裂头蚴病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机器学习中不同算法适用于具有不同分布特征的数据集。在用整个训练集上训练得到的单个分类器预测新样本类别时,由于缺少对局部区域样本的针对性,可能导致分类器对某一区域数据的预测能力较差而产生错误分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k-means+ +的多分类器选择算法。【方法】首先用3种分类综合性能较好的算法———Ada-Boost、SVM、随机森林(RF)在训练集上分别训练得到3个分类器作为候选基分类器,然后利用k-means++算法将训练数据集分为k个簇,用3个候选分类器分别对每个簇进行分类测试,选择对这一簇中数据分类精度最高的分类器作为与它的数据相似数据的分类器。在对新样本进行类别预测时,首先判定样本属于哪个簇,然后用它的分类器进行分类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9个UCI数据集上优于单个分类算法。【结论】基于局部区域动态选择最优分类器可以提高模型分类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白花茶藨子(Ribes fragrans Pallas)是茶藨子属(Ribes)的落叶灌木。白花茶藨子的发现对当地植物种类多样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茶藨子属的分类和起源的研究或有助益。【方法】对白花茶藨子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与相似种臭茶藨子(R. graveolens Bunge)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花粉进行观察,并描述了花粉形态特征。【结果】结果表明,白花茶藨子在中国的分布区为大兴安岭西坡,为该种的自然分布区最南端。【结论】白花茶藨子是中国被子植物新记录种,目前只发现1个种群,亟需保护。凭证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标本馆(NEFI)。  相似文献   

13.
国外蛇趣     
今年是中国的蛇年。人们对世界上的动物持褒贬态度最针锋相对的怕就是蛇了。有的民族敬蛇如“神”,有的民族却视蛇如“孽”,但大多数人对它常有一种恐惧、厌恶心理。然而蛇的世界是千奇百怪的,其中也不乏妙趣。神蛇在希腊西法罗尼亚岛上,有一种蛇被当地人称之为“神蛇”。它头上有着十字架花纹,每年8月6日至15日从山崖洞穴中爬出,数以千计地汇集于岛上两座教堂的圣像下面爬来爬去,从不伤人,而且任由游客抚摸。几天以后,这些蛇又陆续自动离去。这一奇景己经持续了数百年。火蛇南美洲北部的丛林中,有一种火蛇,体长2至3米,头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补充突伪叶甲亚科(Statiriinae)中国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分类鉴定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进行标本观察和鉴定。【结果】鉴定出突伪叶甲亚科5个中国新纪录种,分别为:印管伪叶甲(Donaciolagria impressipennis Pic,1914)、四斑外伪叶甲(Exostira bisbimaculata Pic,1935)、富士大伪叶甲(Macrolagria fujisana Lewis,1895)、粗头大伪叶甲(Macrolagria robusticeps (Lewis,1895))和紫色丘伪叶甲(Sora purpureipennis Borchmann,1930)。对这5个新纪录种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及雄性阳茎图,更新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结论】研究结果对于突伪叶甲亚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也为更好地利用该亚科的资源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自2012年至2021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对省内鱼类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在整理标本期间,发现在黄河与淮河采集的多尾蛇鮈属鱼类与此前河南已有记录的蛇鮈(Saurogobio dabryi)和长蛇鮈(Saurogobio dumerili)形态明显不同.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发现其唇薄简单,不发达,上下唇均无明显乳突,其他可量和可数性状也完全符合光唇蛇鮈(Saurogobio gymnocheilus)的鉴别特征.此外,基于Cyt b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也显示其与长江流域的光唇蛇鮈具有最近亲缘关系,遗传距离仅为0.9%,应为同种,支持形态学鉴定结果.基于此,确定本次采集到的蛇鮈属鱼类为光唇蛇鮈,是河南省新纪录种,同时也是其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分布的首次记录(此前记录仅在长江中上游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形态分类学的方法探讨中国贵州荔波发现的蜻蜓目(Odonata)扇蟌科(Platycnemididae)扇蟌属(Platycnemis Burmeister,1839)一标本的分类地位。【方法】将新发现的标本与中国已知的扇蟌属种类进行比较形态学分析,确定标本种类并进行必要的分类学纪录。【结果】鉴定出蜻蜓目扇蟌科扇蟌属一中国新纪录种,即白足扇蟌(Platycnemis phasmovolans Hmlinen,2003)。对该物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描述,同时讨论了中国扇蟌属的分类学现状,编制了扇蟌属中国已知种的分类检索表。【结论】白足扇蟌的新分布纪录的发现拓展了人们对该稀有物种的了解,对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从进化的角度论证了本属雄性中后足胫节的特化起源于雄性间的争斗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巨紫荆为重要的园林树种,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拟对其分类处理予以厘定。【方法】采用了分类文献考证、实地采样调查及形态比较分析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原定名不符植物命名法规,巨紫荆的名称为无效发表。【结论】将巨紫荆归并入湖北紫荆(Cercis glabr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补充铃腹胡蜂属(Ropalidia)中国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运用传统形态分类鉴定法,查阅相关文献,在显微镜下进行标本鉴定。【结果】鉴定出中国铃腹胡蜂属3个新纪录种,分别为:毛织铃腹胡蜂(Ropalidia aristocratica(de Saussure,1853))、大铃腹胡蜂(Ropalidia magnanima magnanima van der Vecht,1941)和刻点铃腹胡蜂(Ropalidia sculpturata Gusenleitner,2001),并对3新纪录种作了详细描述,提供了整体图及局部特征图,更新了它们的地理分布。【结论】研究结果为完善中国铃腹胡蜂属系统分类和更好的利用该属资源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菊头蝠科蝙蝠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进行研究,以7种127个蝙蝠为研究对象,测定了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1140kb),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建系统发育树,对菊头蝠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进行分析,角菊头蝠、菲菊头蝠和大耳菊头蝠属于较原始的种类,且彼此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大菊头蝠、皮氏菊头蝠关系较近,为较原始的类群;马铁和中菊头蝠关系较近,为后分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20.
你可能无法想象、蛇既没有翅膀,也没有类似翼膜的附肢,它们怎么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蛇不仅会飞,而且还是飞行高手。飞蛇摇动肋骨产生动力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杰克·索卡8年来一直在对蛇的飞行能力进行研究。近日,索卡在一份专业杂志上揭示了飞蛇擅长飞行的原因。他说:“尽管飞蛇缺乏类似翼膜的附肢,但它们仍是技艺高深的‘飞行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