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采用汞空位扩散模式,解释了高温(600℃)短时间(10'~15')热处理后使Hg0.8Cd0.2Te变成P型的现象,把热处理后样品逐层减薄,同时用范德堡法[1]在77K (液氮温度)下进行霍尔测量,得出在不同汞压、不同时间下样品中汞空位的分布.由此验证了汞空位扩散模式,并计算得600℃下Hg0.8Cd0.2Te中汞空位扩散系数DL为2×105微米2/小时左右;汞空位最终浓度Lf与汞压成反比,其比例常数(KF)/Ki为5×1019·厘米-3大气压;汞空位激活能Q为0.6电子伏特左右.  相似文献   

2.
用特别处理的石英舟生长纯度InAs晶体,不仅避免了Si沾污,而且能克服沾舟的困难.晶体的电学性质μ77在54000~60000 cm2/V·s之间,最高达68800 cm2/V·s,n77在1.5~2.0×1016cm-3范围,比一般石英舟生长的为好.用它作GaInAs气相外延的源,也能得到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薄带,研究退火温度(Ta)对Fe81Zr7Nb2B10合金结构及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530 ℃退火,α-Fe晶体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750 ℃退火,有Fe2Zr化合物析出.670 ℃退火后样品的GMI最高,随外加纵向磁场的增加,低频下该样品的GMI效应不断减小,高频下GMI效应先升高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减小.  相似文献   

4.
指数和在扩频序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为奇素数,n、m、e、r是满足如下条件的正整数:n=em,1 ≤ re-1,(r,e)=1,kp次本原单位根,q=pm,J:z→ktrm1(z)是有限域Fq上加法特征.对任意a,bFqe,定义指数和e(a,b)=∑xFqeJ[trmn(ax+bxqr+1)],其中trmn(°)表示从FqeFq上的迹函数.文中求出了指数和e(a,b)的值,并讨论了该指数和在扩频序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按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的载流子输运理论,计算了n或p型InP的比接触电阻ρo值.计算结果以势垒高度φB自0.3~1.0eV,ρo与载流子浓度(1018~1021cm-3)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当退火温度小于350℃,3分钟退火Au与InP的φB并不改变.如退火温度大于350℃,则Au与n-InP在3分钟退火后形成差的欧姆接触,但对p-InP则只是势垒退化,即φB降低.这样合金化开始温度应在350℃左右.用本文实测及文献中发表的AuZn/p-InP的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对目前p型InP欧姆接触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了非晶态(Fe1-xNbx)84.5B15.5(x=0,0.02,0.04,0.06,0.08,0.1)合金,测量了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得到居里温度To随Nb含量x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其递减率dTo/dx=17.6 K/at%Nb.  相似文献   

7.
用穆斯堡尔效应对Nd15Fe85-xBx(x=0,2,4,8,11)合金的物相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讨论了硼在决定合金的相组成进而影响合金磁性能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B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四方相的量逐渐增加.在x=8处达到极大值.根据四方相的量及磁矩取向度计算了合金的剩磁,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8.
(BiTm)3(FeGa)5O12磁光单晶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BiTm)3(FeGa)5O12膜的液相外延和磁光特性.研究了外延工艺对膜的生长速率和磁光性能的影响,得到膜的磁光优值θF/α达2.9deg/dB,并观察了膜的磁畴结构和内部缺陷.对该薄膜制成的磁光调制器进行了低频调制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证明了位置集L=GF(2m)、生成多项式G(z)=z2+az+b的二元Goppa码,除m为偶数并且S1=0,S3=a-1外,是准完备的.当m为偶数,那末不存在重量不大于3的矢量具有伴随式S1=0,S3=a-1;但至少存在一个重量为4的矢量具有伴随式S1=0,S3=a-1,此外,还给出L=GF(2m)、G(z)=z2+az+b的二元Goppa码的一个完全译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实验研究了Y1.2Gd1.2Ca0.6V0.3InxFe4.7-xO12(x=0,0.2,0.4,0.6和0.8)的磁性、铁磁共振和穆斯堡尔效应,并用Néel,Gilleo和Dionne理论分别计算了材料的饱和磁矩和居里点,结果表明实验与Gilleo理论(居里点)和Dionne理论(饱和磁矩)符合较好.由唯象理论讨论了铁磁共振线宽在3.6~17GHz频段内随频率呈线性增加的实验结果.由顺磁穆斯堡尔谱间接确定了V5+和In3+离子在四面体(d)和八面体(a)晶位的占位.  相似文献   

11.
水基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许多研究集中在兼具液体流动性和固体磁性的双重性质的磁流体的制备上.磁流体中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大约10nm左右.为防止粒子团聚必须将粒子进行很好的分离,这种分离由向液体中滴加表面活性剂来完成.所以表面活性剂对形成稳定的磁流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中我们找到了有效形成水基磁流体的两种表面活性剂.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并且用双层表面活性剂对粒子进行包裹.纳米粒子的大小通过XRD及TEM分别进行了表征.本文获得了粒子分散良好的稳定的水基磁流体.主要对磁流体的粘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流体的粘度很小并随外磁场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磁性斯特林制冷机的最优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传热不可逆、过程速率有限对磁性斯特林制冷机最优性能的影响,导出最佳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关系,从而为磁性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磁性材料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非平衡态统计算符方法,研究了海森堡磁流体的能量输运现象,讨论了外磁场对其能量输运的影响,并计算了海森堡模型磁流体系统在非均匀外场中能流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非平衡态统计算符方法,研究了多种相互作用磁流体两个子系间能量的输运现象,讨论了两种不同外磁场对其能量输运的影响,计算了多种相互作用磁流体系统处于两种不同外磁场中能流的平均值,并得到其输运系数.论证了两种不同外磁场主要是通过两种不同方式来影响磁流体系统能量的输运.  相似文献   

15.
使用等效介质理论研究层间有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存在的超晶格的推迟模.特别是,考虑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对推迟模的影响,给出了层间存在着反铁磁耦合的磁性超晶格的自旋波衰减随波矢k,外磁场H0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6.
指出电流排周围的磁场由总磁场的若干分磁场组成。总磁场和分磁场存在着依赖于磁路最短原则的切变线。用电流排磁场切变理论解释了间绕电感的工作原理并解决了这种电感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细胞磁融合的方法。将人红细胞用生理盐水离心洗涤(1500转/分,5分钟)2—3次,再用蛋白酶(2—3mg/ml)处理30分钟之后,置细胞悬液于磁场(磁场强度1—5×10~3奥斯特)中30—45分钟,制片、镜检,发现磁场可促进人红细胞融合。本实验还发现细胞融合率与被融合细胞所处磁场强度及其在磁场中的时间长度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蛋白酶预先处理对于细胞融合的意义,细胞融合与磁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选用廉价低纯度钕稀土取代高纯度金属钕,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Nd-Fe-B永磁体.样品最大磁能积(BH)max达41MGOe (0.328MT·A/m).使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磁天平、提拉样品磁强计和脉冲强磁场等实验方法,对Nd-Fe-B合金进行了分析测量.在1400K附近有相变峰.低温下,Nd-Fe-B合金磁滞回线呈现异常,来源于磁体中Nd2Fe14B主相锥面型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9.
铁纳米线阵列的结构与微观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平行排列的Fe纳米线阵列。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测量系统和穆斯堡尔谱分别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宏观磁性和微观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形状均匀,但沿纳米线方向有晶体织构,且存在着很强的形状各向异性。利用结果,结合计算机模拟,对样品中原子磁矩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用有限元方法,对数字磁记录中的磁头-介质系统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磁头-介质一体化的磁场分布以及磁力线分布.介质磁化过程遵循矢量磁滞模型,用磁头材料的测量值作为磁头的磁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