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当前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评价方法进行探讨,认为定性评价应进一步定量化,同时更加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分析了基于网络的几个常用评价指标,指出了这些指标与高校学报综合质量的关系,同时指出了改善这些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学报质量评估过程中一些难以量化的定性问题,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对学报质量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学报评价是作者、读者、学报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包括核心期刊评价、引文数据库建设、政府主导的期刊评奖等。国内学术期刊现行评价体系存在"核心期刊"异化现象突出,高校学报的特殊属性与定位未能充分体现,建议地方高校学报评价体系应体现其特殊性、差异性,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为了推动漳州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学报可持续发展,作者从本身的工作实践出发,论述了突出高校学报的学术性、前沿性,加强高校学报版式规范化,提高编辑素质,广辟稿源,提升量化评价指标以及注意高校学报的科技保密性是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期刊质量的六大要素.  相似文献   

5.
影响因子是科技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高影响因子的高校学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高校学报的较高水平,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高影响因子的高校学报进行统计分析.对2011、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高校学报按影响因子进行排序,对前10名的影响因子、他引率、学科影响指标以及是否是核心期刊、是否为211大学主办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核心与非核心、211大学主办与非211大学主办对影响因子、他引率、学科影响指标影响进行了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在前10名的学报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核心期刊,有近一半不是211大学主办,部分学报的他引率与学科影响指标偏低;影响因子在核心与非核心、211大学主办与非211大学主办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他引率和学科影响指标则大部分表现出显著差异.仅有4种学报连续2年进入前10.  相似文献   

6.
依据发文量和被引量两个计量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007年的核心著者进行了测评,评出23位核心著者。这些著者全部来自高校,其中很多是学界的名家。指出,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著者群,是《学报》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玮 《科技信息》2012,(6):472-473
为了准确了解高校学报的现状,确定影响高校学报发展的因素,分析其影响程度。本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CSCD)的统计数据,对该刊《学报》2n05—2010年载文信息及期刊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关注各项统计指标的变化趋势,以期全面评价该刊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师范类高校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内向性和综合性,以及办刊体制的局限性,使其长期以来形成了稿源受限、办刊宗旨不明确、竞争力低下的局面.根据师范类高校学报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运用统计学分析、指标评价方法,并结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办刊实际,分析了师范大学学报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探讨师范类高校学报应对高校...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为评价工具,采用文献计量学、数值比较和分类统计的方法,对内蒙古13家高校学报2002~2006年的评价指标(载文量、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13家高校学报总体质量不断提高,但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与全国同类高校学报相比,内蒙古高校学报质量偏低,作为地方高校学报应找准定位,走特色化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定性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2~2007年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在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等多个文献计量指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近6年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引用情况以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影响力及地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与全国综合类高校及其"211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这些学报网站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重视不够和人手不足是导致这些普遍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并对学报网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69种高校学报的文献计量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晓军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2):143-147
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中收录的广东省69种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各学报的载文量、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及Web即年下栽率等文献计量指标,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对广东省高校学报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高校信息化三级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及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二级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与设计中的不足,结合高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制约条件,对指标要素集合中的定性元素及重要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三层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对高校教育信息化要素的主成分特征及各从属层指标进行整理后导出第三级指标,并采用方根法和MATLAB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校度检验,设计出均衡的可降低评价过程中主观随意性、提高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框架模型,为提高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网站的建设使学报从传统的办刊模式走向开放互动的新模式,既符合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又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因此,对学报网站功能建设的研究及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报网站的建设要注重功能性和服务性,对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科学、全面、实用的原则,细化指标内容,强调实用性能,在具体实践中加强和完善高校学报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年份数字入手,列举了高校学报中的大量实例,既指出运用中的不一致问题,也提出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德尔菲法评价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科学地评价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采用德尔菲法筛选出8个特征性强、易操作的指标。即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率、平均引文率、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并确定8项指标的权重,再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定量模型,确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高校学报评价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探讨琪指标的全面性、完善性、重点性及有机结合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用经济的手段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要建立学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控制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高校学报的性质与出版定位,探讨了高校学报的使命,指出高校学报应针对所在高校的优势,积极扩大稿源,加强国际交流,吸收校内外优秀研究成果论文,把学报办成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  相似文献   

20.
刊宗旨、刊期变更情况、基金论文比和均篇论文作者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以及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情况等量化指标的角度评价了期刊质量。同时,也指出了只有继续追踪学术热点,进一步贴近工程实际,力争各项评价指标再上新台阶,才能使学报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