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视频图像侦查技术在公安部门迅速普及应用,但视频侦查技术专业应用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因此,培养高素质、有创新力的视频侦查技术专业人才,是当前公安视听技术专业(视频图像侦查技术方向)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育模式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建立和发展与教学模式匹配的智能视频图像侦查技术应用平台,将平台在不同逻辑结构层次上与专业教学进行融合,包括平台数据流在专业教学中的分析应用、平台视频工具集的深度应用等,通过该平台开展的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视频侦查技战法的应用能力。视频侦查技术应用平台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即促进了视频侦查技术应用的实战效果,又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可较好地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视频监控已被广泛运用到案件侦破中,利用监控视频为现场勘验提供帮助和补充,能够有效提升现场分析、物证提取的效率,是视频侦查在刑事技术领域的延伸。该文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利用视频监控为现场勘验服务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视频侦查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有效率的今天,分析监控视频中嫌疑人的行走步态特征已经成为侦查破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破案一线工作中,视频中人体运动信息却往往仅凭人的观察和总结,应提供大量的数据实验以及量化标准支撑。Codamoti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能有效准确的分析人体运动上的规律,总结出人体运动的稳定特征和特定特征,为侦查破案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丁娅力  陈宝靖 《甘肃科技》2011,27(24):36-37,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将在各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此,主要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定义、编解码标准、技术体制和视频接口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视频侦查与现场勘查是发现线索、收集证据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融合视频侦查与现场勘查资源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以构建面向视频侦查的可视化平台为研究目标,充分运用KML、Sketchup等技术实现视频资源信息管理,以虚拟仿真技术整合现场勘查资源,并借助Google Earth软件实现视频侦查资源和现场勘查资源的可视化展示,最后通过案例仿真可视化平台的应用效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视频监控图像侦查作为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信息化侦查措施,在打击和防控刑事犯罪中正日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但是,在其发展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管理维护不到位、“重建设、轻使用”、操作不规范、工作机制不健全等,制约了视频监控图像侦查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规范视频监控建设、完善视频监控图像侦查工作无疑具有重大的理...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社会,GPU视频编辑特效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我们平时经常接触到的电视节目,其核心处理技术就是GPU的视频编辑特效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GPU的视频编辑特效技术越来越成熟,大大提高了影视制作与数字多媒体的呈现效果,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GPU的视频编辑特效技术已成为现代视频制作及图像处理的重要手段。该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音频已成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但由于视频数字化信号比特数增加也就意味着带宽的增加,给视频传输和处理带来了困难,由此产生了视频压缩技术.我们将着重探讨视频压缩算法的特点和处理流程,对基本的视频压缩算法进行解释,包括静态图像压缩、运动估计、图像去噪,以及色彩空间转换.  相似文献   

9.
视频图像侦查作为一种新的侦查方法,已经在侦查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继续推进视频图像侦查的深度运用,必须要坚持以侦查为主导,正确处理与传统侦查手段的关系,在侦查中常态化地加以运用。在视频图像侦查中,要紧扣案件的时空要素和特征明显的人、车、物等要素进行分析,要充分利用视频图像信息去扩展挖掘更多的视频图像信息、通讯信息、银...  相似文献   

10.
视频以其丰富的信息承载能力,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展现方式、引人入胜的视听效果,已成为网络时代重要的媒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阐述了中职学校图书馆提供视频信息资源服务的必要性,从转变观念,强化对视频信息资源服务的认识,构建完善的视频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中职学校加强视频信息资源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呈现出智能化、隐蔽化和专业化趋势,检察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在侦查实践中,侦查工作与技术工作分处不同部门由不同人员负责,严重阻碍了二者在工作中的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充分发挥检察技术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为促进侦技之间的深度协作,可以从增强侦技人员协作意识、建立上下级联动格局、尝试队建制、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形式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刑事犯罪案件正朝着逐年攀升的趋势发展,而且犯罪的手段也趋向于多样化,最烦的反侦察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侦查人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研究,提升案件侦查效率。基于此,该文探讨分析了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建国 《科技信息》2010,(20):I0042-I0042,I0045
侦查信息化越来越成为我国公安机关办案侦查的有利武器,它针对传统侦查方法的不足应运而生,应对犯罪分子挑战性的反侦查活动.然而,侦查信息化也存在缺乏统一标准、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落后以及侦查人员信息化素质不高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文章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侦查信息化的统一标准、加强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建设以及提高侦查人员的信息化素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视频通信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无线网络属于易于发生差错的信道,基于无线移动网络的视频通信业务必然要受到信道差错的影响.为了对抗信道差错,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目前,差错复原技术已成为易发生差错信道下视频编码的重要组成部分.AVS-M标准是我国自主制定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对AVS-M标准的差错复原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两套用于AVS-M标准的差错复原编码方案,并对其差错复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套方案具有良好的差错复原性能,重建图像的主客观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自二战以来 ,尤其是近十几年来 ,世界各国刑事侦查程序的公开程度越来越高 ,已成为刑事诉讼改革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正前后 ,侦查公开也引起了我国法学界和司法界的广泛关注 ,从而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前沿问题之一。笔者认为 ,就现行法规定而言 ,中国既未采用侦查公开的原则 ,也未固守侦查秘密原则 ,而只是借鉴了英美法系的某些侦查制度。侦查公开制度有利有弊 ,对于今后一定时期而言 ,应当确立侦查相对公开制度 ,不宜全面实行侦查公开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公安实践中广泛存在的监控图像模糊问题,若国家立法可以强制规定监控录像的安装、设置、使用等技术参数,即可达到提高监控录像图像质量的目的。通过法律手段提高监控录像质量,将提高视频监控的质量和效率,进而能有力地打击刑事犯罪,提高破案率,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重点突破新时代新型犯罪的跨区域、高科技、低成本、分布广等困难,充分发挥视频侦查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三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电信行业正在不断提高接入带宽,从而使用户对高清视频的选择越来越多(如CNTV. CN、迅雷、PPTV、优酷等),传统电视正在逐渐失去新新人类用户群。本文从网络结构、节目处理技术、信号传输技术、平台的可靠性和网管系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虑研究高清广播电视业务平台,以顺应视频广播节目的高清化发展趋势,提升网络价值,给相关行业的网络建设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8.
HTTP流化自适应流媒体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媒体视频传输. 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码率控制算法, 将视频资源缓存、网络吞吐量共同作为混合控制的主要参数. 在视频资源缓存控制机制中, 通过采用缓存空间均衡的方式, 调整单个视频分片进入缓存区所消耗的时间, 使视频数据总量保持在均衡范围内. 在网络吞吐量控制机制中, 根据当前网络状况, 利用保守策略提升视频码率, 并利用逻辑斯谛方程确定码率下调幅度. 通过使用双参数进行码率决策, 能有效避免单一使用某一个参数而产生的决策精度上的不足, 从而实现控制性能最优. 在实际网络带宽情况下, 该算法已在使用MPEG-DASH标准的参考平台上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部分现行标准参数滞后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以致于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案件侦查中要求人与物的深度识别时就会出现偏差,影响了案件的侦查质量。提出在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现有的执行标准中增加视频技术参数的修改意见,用接近于广播级的视频技术指标来引导衡量本行业,以提高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强的源泉.做为综合实力竞争的制高点,新世纪发展的火车头和未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的有力杠杆,高科技越来越为整个人类所关注.经济发展的速度已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科技进步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